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0篇
  免费   1973篇
  国内免费   3742篇
测绘学   549篇
大气科学   2254篇
地球物理   1496篇
地质学   6333篇
海洋学   1230篇
天文学   60篇
综合类   515篇
自然地理   328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71篇
  2022年   452篇
  2021年   420篇
  2020年   429篇
  2019年   550篇
  2018年   435篇
  2017年   370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423篇
  2014年   625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572篇
  2011年   560篇
  2010年   596篇
  2009年   621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499篇
  2005年   442篇
  2004年   375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湖南香花岭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南部燕山早期香花岭岩体主要由铁锂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岩石SiO:和K2O平均含量分别为73.72%和4.78%,Na2O+KO平均8.47%,K2O/Na2O比值平均为1.40,A1:03平均为13.81%。总体属强过饱和铝质钙碱性一碱性花岗岩类。氧化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及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反映香花岭岩体形成于后造山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02.
某基坑工程土钉支护工作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州天河荟雅苑基坑工程土钉支护进行试验和研究,分析了土钉支护体系的工作性状,并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太湖秋季光学活性物质空间分布及其遥感估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4年秋季在太湖进行的一次大范围水体吸收系数、散射系数、辐照度比等生物光学特性及光学活性物质浓度的测定和计算,分析了秋季太湖光学活性物质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水体生物光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内陆浅水湖泊非色素颗粒物、浮游植物色素和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的半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04.
基于边界反走样算法的地图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有反走样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地图可视化的边界反走样算法,并通过试验对该方法的反走样效果和效率进行了测试,在地图可视化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5.
水文和地球化学监测是典型试验场地特征描述和二氧化碳利流监测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次试验把二氧化碳注入德克萨斯州北部海湾地区河成三角洲Frio地层的含咸水砂层。注入的二氧化碳在原地形成超临界相,与周围咸水相比超临界相二氧化碳具有气体特征(低密度和粘度),而一些二氧化碳溶解于咸水。典型试验通过1个注入井和1个监测井完成。在两个水井均开展了压力和流速监测;在监测井持续采集地表流体样品和定期采集井下液体样品。在二氧化碳注入之前开展的场地特征描述包括:在抽水试验的同时进行压力瞬变分析,来评估单相流动特征;确定注入井和监测井之间的水力连通性;确定对应的边界条件以及分析地层范围内的环境条件。此外,在注入二氧化碳前开展的示踪剂试验,有助于评估在单相条件下注入井和监测井之间的动态孔隙率和流径的几何形状。在注入二氧化碳前开展的地球化学采样,能为随后开展的地球化学监测提供基准,并有助于确定注入二氧化碳时使用的最佳示踪剂。在二氧化碳注入期间,开展水文监测来评估两相流动特征,并协助监测注入的二氧化碳羽流的运动;而通过地球化学采样能够提供二氧化碳和示踪剂到达监测井的直接证据。而且,含有二氧化碳的水能起到弱酸的作用,可与含水层内多种矿物发生反应,在监测井采集水样时可提供明显的化学信号。单相示踪剂试验和二氧化碳(以及与二氧化碳同时注入的示踪剂)的临界点曲线对比结果显示: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固有咸水之间存在两相流动过程:为了有效地把二氧化碳封存于咸水含水层,必须充分了解二氧化碳封存场地当前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6.
日本每年都受到多种严重自然灾害的威胁,包括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洪水、滑坡、海啸和海岸侵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遭受了特大地震和台风的侵袭。1951年,日本成立了防灾研究所(DPRI),主要从事自然灾害形成机理和灾害缓解的研究。从此,DPRI成为自然灾害学科研究的先导,还与日本的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多学科研究。DPRI依托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灾害机理,确定减灾的综合方法,培养自然科学、工程学和信息学领域的研究生。DPRI有5个研究部、6个研究中心和1个技术事务部。此外,日本西部还有15个实验室和观测站,负责开展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试验研究和野外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7.
DS600和MAX6612是MAX(美国美信公司)新出的两款模拟温度传感器产品。这两款芯片在性能上各有其优越性,本文主要就其特征、参数、结构、功能等分别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实践情况进行了试验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8.
鉴于目前地震学综合定量预报指标的缺乏和预报工作的急需,尝试使用“对比筛选法(简称CSM方法)”进行地震学定量预报指标的提取试验。较之以往作法的进展在于:1.同时使用“有震”和“无震”两类样本对比筛选;2.对不同地区的地震学参数进行了归一化处理。这样做的显著优点是:1.可以较有效地提取“有震异常”和“正常变化”指标;2.提取的异常和预报指标具有定量化和普适性特点。 试验研究使用大华北地震区资料,研究对象取中强地震。经内符和外推检验,证明该方法提取的异常和预报指标有效性和实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9.
110.
本文通过对祁连山南部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特征的研究,建立了盆地形成过程中沉积充填与区域构造演化的关联。依据沉积充填特征、构造接触关系及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祁连山南部地区三叠纪盆地具有弧后前陆盆地的构造属性;综合分析年代学、沉积物性和盆地内部填充单元的差异划分出与柴达木岛弧带和祁连山南部弧后前陆盆地相关的区域大地构造单元。认为早三叠世-中三叠世中期,南部遭受俯冲作用持续向北挤压推覆导致盆地挠曲沉降;中三叠世中期-晚三叠世中期发生弧(东昆仑-柴北缘)-陆(巴颜喀拉地块)碰撞,祁连山南部盆地挠曲沉降增大,其间形成区域性断裂和不整合等盆地记录的地质事件;晚三叠世晚期祁连山南部盆地发生过补偿陆相填充,弧后前陆盆地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