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60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3 毫秒
81.
The starting dates of the pre-summer rainy season during historical times (1736- 1911) in Fuzhou and Guangzhou of South China, were determined and re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the Yu-Xue-Fen-Cun archive, together with observed features of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pre-summer rainy season. In addition, starting dates of the pre-summer rainy season from 1953 in Fuzhou and from 1952 in Guangzhou were reconstructed for the instrumental period. These data allowed for analyses of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changes in the starting dates of the pre-summer rainy season in South China over the past 300 years.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starting date of the pre-summer rainy season in South China was the first pentad of May; in addition, periodicities in the starting dates of 2-3 years, 10 years, and 40 years were detected during the period 1736-1911, and of 2-3 years, 10 years, and 22 years during the instrumental period. From 1736 to 1911, the earliest starting dates at Fuzhou and Guangzhou both occurred at the fourth pentad of April, while the latest starting dates were at the sixth pentad of May in Fuzhou and the first pentad of June in Guangzhou. During the instrumental period, the earliest and latest starting dates were at the fourth pentad of April and the first pentad of June, respectively, in both Fuzhou during 1953-2010 and Guangzhou during 1952-2010. The maximum difference between neighboring decades during 1736-1911 was 2.2 and 1.6 pentads in Fuzhou and Guangzhou, respectively, and during the instrumental period it was 2.5 and 2.4 pentads in Fuzhou and Guangzhou,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82.
利用1961-2010年沈阳市的年平均气温和供暖期及供暖期前一个月、供暖期后一个月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及度日法,分析近50 a沈阳市年平均气温和供暖期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对供暖初日、供暖终日和供暖期长度及供暖强度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沈阳市年平均气温与供暖期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近50 a年平均气温上升明显,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气候变暖使得供暖初日推迟;供暖终日提前;供暖期长度缩短;气候变暖使实际供暖强度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83.
分析流域雨季特征,是水力发气象服务的重要基础.集雨区雨量及入汛和出汛、各量级降雨天数等特征值的统计是不可缺少的.掌握各集雨区气候特征,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利用1981-1996年新疆天山地区16个气象台站的积雪观测资料,研究天山典型区积雪初始、终止日期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受水热状况及复杂地形影响,研究区内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积雪初始日期逐渐推后,终止日期逐渐提前。9月末,天山海拔较高的地区开始积雪,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积雪迅速发展;天山中部和北部的积雪会持续到3月下旬,而海拔较高的台站则会持续到5月份,甚至6月份;天山南坡初日较晚,2月积雪就会终止。天山地区的积雪初始和终止日期年际波动较大,并呈现出积雪初日越来越晚,积雪期逐年缩短的趋势。随着海拔升高,气象台站积雪初日逐渐提前,积雪终日逐渐推后,形成倒三角形状,对积雪初始、终止日期和经、纬度的分析表明,其主要受纬度影响。天山南、北坡水热条件不一致,高度每上升100m,天山北坡积雪初日提前2.18d,终日推迟3.25d;天山南坡积雪初日提前3.69d,终日推迟3.18d。  相似文献   
85.
通过1961—2012年铜仁市各站的逐日降雨量统计出雨季开始期,利用EOF和小波分析方法,得出铜仁市雨季开始期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演变特点:铜仁雨季开始期主要是各地一致偏早(晚)型,其次是西北部与东南部雨季开始期呈反位相变化;雨季开始期偏晚年份为1975、1976、1986、1988、1995、1996、2005、2007、2011年,偏早年份为1961、1977、1989、1990、1993、2002、2008年;1985年之后,雨季开始期2~4 a变化周期显著。同时,利用NCEP/NCAR月平均北半球500 hPa环流资料,分析铜仁雨季开始期偏早年与偏晚年的3—5月之间的环流差异,让政府决策部门和公众对铜仁市雨季开始期时空演变特征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也为更好预测雨季开始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6.
将中国气象局的GRAPES三维变分系统与一η坐标中尺度模式结合,对模式初始场进行同化前后对比试验,研究η坐标中尺度模式对云南降水的预报能力,并用于2002年5月10~15日00:00云南雨季开始降雨过程的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维变分同化方案目标函数收敛快,采用同化方案的η模式预报的强降水中心、分布范围、预报精度比不进行同化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87.
88.
1961-2013年青海高原雷暴日数及雷电灾害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尚成  戴升  王敏 《冰川冻土》2015,37(4):888-897
利用青海省48个测站雷暴、 雷电灾害监测资料, 分析了1961-2013年青海全省雷暴日数、 1997-2014年雷电灾害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青海省年雷暴日数在2.3~73.8 d之间, 两个高值中心分别在囊谦及祁连山的大通, 而两个低值中心在冷湖和西宁. 多雷区分布在三江源大部、 青海高原东北部大部, 而柴达木盆地为雷暴低发区. 青海高原雷暴日数分布特征为自东南向西北随纬度增加而逐渐减少, 各地区雷暴日数减少趋势非常显著, 三江源尤为突出. 全省大部分地区经历了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演变规律; 各地雷暴的年内分布呈单峰型, 雷暴主要发生在5-9月, 主要集中在 6-8月, 最早出现在1月, 最晚出现在11月. 全省平均初雷日为4月16日, 最早初雷暴日为1月9日, 平均终雷暴日为9月15日, 最晚终雷暴日为11月28日. 青海省雷电灾害次数以微弱的次数增加, 直接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也呈增加趋势, 家用、 办公电子电器设备损失呈增加趋势, 而电力设备、 建筑物、 交通、 金融等行业发生的次数、 损失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9.
青藏高原雨季时长及雨季降水量的长尺度定量重建,是揭示高原西风、季风时空演变规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关键,其中准确判断高原雨季的起止时间是研究难点.本文通过寻找降水拐点的方法确定了高原不同地点的雨季起、止时间,并计算了雨季时长和雨季降水量,建立了表土孢粉组合与雨季起止时间、雨季时长和雨季降水量的转换函数,重建了具有年纹层沉积特征的高原北部库赛湖区和中部江错湖区过去2000年来的雨季起止时间、雨季时长和雨季降水量变化.结果表明,过去2000以来,库赛湖区雨季降水序列记录了5次高降水时段:AD580~680、AD1000~1100、AD1200~1450、AD1550~1780、AD1920至今,其普遍对应雨季天数长的时段;江错湖区雨季降水序列记录了4次高降水时段:AD80~500、AD800~950、AD1250~1450、AD1780至今,其与雨季天数长的时段在AD1000以前对应良好,在AD1000后关系不明确.在空间上,高原雨季降水呈现出“南北同湿”、“南北同旱”、“南湿北旱”和“南旱北湿”四种模式,其中“南北同湿”可能与异常强盛的夏季风有关,“南北同旱”与弱西风和弱季风有关,“南湿北...  相似文献   
90.
华南前汛期起止日期的确定及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华南地区74测站1957—2001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华南前汛期雨季开始期与结束期的定义标准作了改进;研究了华南前汛期降水雨量、雨日的年际变化特征以及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特征;用小波分析法分析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周期分布特征。分析结果发现:45年来前汛期开始期总体上呈现偏早趋势,而结束期具有偏晚的趋势,两者的年际变化十分显著;45年来华南全区总雨量、雨日呈正趋势变化,且两者的空间分布特征非常相似。华南前汛期内雨量、雨日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并且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存在准2年、3~5年、6~8年的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