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3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测绘学   338篇
大气科学   1016篇
地球物理   177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73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5 毫秒
21.
低云和雷暴是夏季飞行安全保障中最重要的天气现象.低云对飞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干扰飞行员的视线;雷暴由于伴随着冰雹、低空风切变、下击暴流等多种天气现象,同时雷暴云中有大量的过冷却水滴存在,因此,雷暴对飞行的影响也往往表现在多方面.  相似文献   
22.
采用探空和测雨雷达回波资料,对大连1994--2001年出现的165次10.0km高度以上的雷暴回波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冰雹回波的探空阚值,为冰雹短时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
建立了HF—HN03密封酸溶以及Na2O2熔融处理样品,乙醇增强灵敏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直接测定地质样品中微量和超痕量碲的方法。样品溶液中加入乙醇(φ=4%),在0.85L/min的载气流速下,碲信号可增强2.5倍以上。碲的方法检出限(100,DF=1000)为0.02μg/g。用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标准物质的绝大多数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分析了大洋多金属结核样品及深海沉积物样品中的微量碲,结果与其他方法相符,精密度试验RSD(n=3)<10%。  相似文献   
24.
40~30ka B.P.中国暖湿气候和海侵的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40~30kaB.P.相当于末次冰期(75~10kaB.P.)中的大间冰阶或海洋氧同位素第3阶段的晚期(MIS3a),已有测年记录的冰芯、湖泊沉积、孢粉与古生物、黄土与沙漠地区古土壤、石灰岩洞穴中石笋、古河道沉积、滨海地区海相沉积等7种记录指示我国各区域的湿润程度即降水量高于现代,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尤为显著.西部和华南地区的温度明显高于现代,但较多的孢粉研究者认为东北、华北和长江流域的温度略低于现代.降水量的增加对内陆水系的合并和外流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等产生重大影响.渤海西侧、长江三角洲南北与珠江三角洲南部出现重大海侵,当时海平面高度仅低于现代海平面8~10m.当时暖湿气候与海侵的主要动力是岁差周期导致的中、低纬度太阳高辐射所提供的热力促使冰盖消融萎缩,海洋扩涨,青藏高原热低压增强,吸引季风降水,中、低纬度区海洋加热蒸发,增强夏季风与西风环流的水汽含量导致我国全境暖湿.高分辨率的西昆仑山古里雅冰芯记录和南京汤山洞穴石笋记录表明气候有许多百年级高频振荡波动,不是稳定暖湿,要作更深入研究才能说明其表现和影响.  相似文献   
25.
根据1961~2000年武威站雷暴天气实况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40年强雷暴天气发生的气候规律,并研究了河西走廊东部强雷暴天气发生的4种环流背景及4种主要天气条件,归纳总结出其短期预报着眼点,为雷暴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针对2002年5月辽宁一次强雷暴冰雹天气过程,利用天气学基本原理,结合天气图、传真图和雷达、探空、卫星资料。综合分析了东北冷涡形势下引发的强雷暴天气过程的物理机制及冰雹成因。  相似文献   
27.
28.
由位场异常高分辨率探测地质界线:增强解析信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高辨率技术,用于对接触带和断层之类地质界线成像,通过追踪由两个水平梯度的n阶垂向导数值的一个垂直梯度组成的增强解析信号极大振幅,可以确定地质界线的轮廓。  相似文献   
29.
罗天虎 《贵州气象》2004,28(Z2):57-59
利用遵义县1961~2003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对遵义县雷暴的时空分布特点作初步统计分析,并计算遵义县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年平均密度,划分防雷类别,对遵义县开展防雷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遵义县的综合防雷措施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0.
重点应用雷达回波资料结合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 ,综合分析了 50 0hPa中尺度切变与陕北南部地区对流阵性降水形成、发展条件 ,指出了 50 0hPa不同的中尺度切变与有利的环境合理配置 ,是导致对流云团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同特征环境风切变配置与对流单体的发展趋势、强度变化、移动和合并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