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130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卷首语     
《青海气象》2007,(F06):1-1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公布的最为严重的10大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每年因雷电引起的气象灾害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程度的不断提高,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温家宝总理于2006年7月3日作出“提醒各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2.
雷电的形成     
《青海气象》2007,(F06):48-48
不管是直击雷还是感应雷都与带电的云层存在分不开,带电的云层称为雷云。有关雷云形成的假说很多,但至今尚未有一种被公认为无懈可击的完整学说,这里我们只介绍其中被认为比较完善并经常被推荐的假说。根据大量科学测试可知,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电容器。通常大地稳定地带负电荷50万C左右,而地球上空存在一个带正电的电离层,  相似文献   
73.
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措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雷电侵害网络设备的几种途径雷电侵害计算机网络有两种方式:直击雷侵害和感应雷侵害。直击雷击中建筑物,会产生强大的雷电流,如果电压分布不均会产生局部高电位,对周围电子设备形成高电位反击,击毁建筑物,损坏设备,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感应雷一般由电磁感应产生,通过电力线路、  相似文献   
74.
2007年1—6月,江西省自然灾害总体发生程度略轻于常年同期。受天气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全省自然灾害主要以暴雨洪涝、雷电、风雹、山体滑坡、泥石流为主,低温冻害和大雾等也有发生。全省先后遭遇5次强降雨袭击,呈现历时短、强度大、对流性强的特点,造成的损失较重。雷击灾害损失严重,死亡75人。  相似文献   
75.
吉林省雷电雷达回波特征分析及预警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2004-2005年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和探空资料,对发生在雷达有效探测范围内的雷电天气进行分析,发现随季节的不同,雷电天气雷达回波高度和强度存在一定差异;二次回波对雷电天气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大尺度辐合风场特征,对雷电落区及强度预报意义较大;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具有一定的阈值;K指数、正不稳定能量对雷电的发生反映明显。  相似文献   
76.
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农村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现阶段农村雷电灾害防御现状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农村防雷工作开展的一些建议,期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加快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进程,将农村防雷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7.
青海省自动站气象站防雷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自动气象站属于高科技微电子装置,如不进行雷电防护,很容易遭受雷电损害。本文通过西宁市大通县气象局自动气象站雷击事故为例,对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套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78.

利用1967—1988年和1992—2005年陕西省雷电资料,统计分析了陕西雷电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陕西雷电发生频率最高时段为7—8月,在空间分布上呈南北高中间低的特征。对典型雷电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能量场和物理量场分析,发现雷电发生前850hPa\[se场、涡度场均有较明显的反应,对预报雷电天气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79.
廖必军 《气象科技》2007,35(Z1):75-78
针对多雷山区自动气象观测站的特点,对自动站的雷电防护工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讨论了自动气象观测站防雷的两个重要问题对雷电"拦截"手段的理解以及接地网分设与合设的理解.提出将接闪器布置在自动气象观测站外围,内外圈地网严格分开的有效"拦截"方法;在对雷击有效"拦截"的基础上,再综合运用分流、均压、屏蔽、箝位等各项技术对系统设备进行全方位保护的设计思路.对于传感器通道的内外传输电缆线难以断开安装浪涌保护器(SPD)的问题,提出设计制作配套的输入输出端口、合成功能SPD的思路.在地线接好后,SPD安装时只需进行接口插拔,而无需断开缆线.  相似文献   
80.
热电厂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仲江  卢燕 《气象科技》2007,35(Z1):79-84
针对热电厂的特殊结构,结合南京某热电厂的雷电灾害实际情况,简化风险评估模型,尝试用2006年最新发布的IEC62305-2《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评估方法对电厂进行初步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表明,雷电对热电厂系统的损害类型主要为人身伤亡、不包括人身及社会价值的财产损失和不可接受的电力供应中断.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热电厂安装或改造外部防雷装置在经济上是非常合理的.同样,还需要在入户的架空电缆等设施上安装浪涌保护器,且经济实用.热电厂系统需要一个高效的防雷保护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