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131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济南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本亮  李艳平  杨芙蓉  胡鹏 《山东气象》2007,27(2):31-32,42
通过对1971—2005年济南雷暴资料分析表明:济南雷暴的空间分布呈从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增且市区少、郊区多的特点;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市雷暴呈减少趋势,市区雷暴呈增多趋势;济南雷暴只发生在春、夏、秋三个季节,主要发生在夏季,冬季无雷暴,季节性明显;济南雷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下午到前半夜为雷暴活跃期。  相似文献   
82.
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数学分析理论,建立以雷电为预报对象的多因子非线性叠套模型,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避免统计学的线性假设和模式输出值物理意义不明确的统计预报问题。特别是针对雷电这种小概率事件的预报问题,通过统计分析建模,并对24 h雷电潜势预报结果检验,该模型预报效果较好,能够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83.
王友强  关磊 《山东气象》2007,27(2):66-67
利用1961—2000年梁山雷电天气资料,对梁山雷电年、日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梁山近40年雷电及其灾害的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农村防雷对策。  相似文献   
84.
王荣礼 《贵州气象》2007,31(3):28-29
住宅区除了受大气候影响外,还受到地方气候和住宅小气候的影响。小气候对人体健康和节能有直接影响,因此,在选择居住场所时,必须全面考察当地的气候条件,它包括日照、湿度、风、降水、雷电等5个气象要素。  相似文献   
85.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一些台站收不到雷达资料,在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对天气系统的判断存在一定盲目性,与天气雷达比较,雷电定位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大、维持费用低及可连续长时间运行的优点。如果能有效地利用雷电监测数据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进行指导,将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86.
据媒体报道,中国发射火箭运送卫星上太空,就曾因天气原因而推迟时日,国外也有不步这方面的报道。那么,作为高科技的产品——火箭,也要受到气象的影响和制约。当前世界各国已研制出各种类型的火箭几百种,并且自60年代开始,战术导弹已在局地战争中广泛地使用。例如,1960年前苏联使用地对空导弹击落侵入国土的美国U-2高空侦察机(中国也有实例)。  相似文献   
87.
人工引发雷电的静态摄影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刘欣生  肖庆复 《高原气象》1998,17(1):106-110,T002
展示和分析了人工引发雷电的近距离静态摄影照片,从中可以获取雷电某些宏观特征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88.
中国内陆高原正极性雷电的观测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叙述了1997年夏季中日两国科学家在甘肃平凉地区合作进行的有关正极性雷电的综合观测实验情况,包括地布局,所采用的技术手 取得的主要结果。实验中采用人工引发雷电技术并取得了两次成功,其中一次是利用“空中解发”方式,即火箭拖带的细钢丝下端不直接接地,而是通过一段绝缘尼龙线与接地的另一段细钢丝相连。用这种方式可以更真实地再现自然雷电的初始过程。实验中观测到了空中导线两端先导的双向传输现象;电流、电场变化  相似文献   
89.
台山的雷电     
黄栋尧 《广东气象》1998,(A01):52-52
  相似文献   
90.
银峰  张其林  纪彤彤  姜苏 《气象科学》2015,35(4):480-487
全球雷电活动在地球-电离层空腔中产生的极低频(ELF)信号干涉叠加,在一系列固定频率上产生舒曼共振(SR)。利用2012年5月以色列Mitzpe-Roman(MR)站ELF水平磁场资料,采用频谱变换、时间平均、分析了实测SR日变化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同时基于全球ELF传播模式,利用OTD/LIS雷电卫星资料模拟了5~30 Hz磁场功率谱日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时域背景信号幅值的均值和偏差满足正态分布的期望和标准差;水平磁场前三阶SR谐振频率非常稳定,月平均下的谐振频率日变化相对8、14、20 Hz理论值的偏移量分别不超过0.3 Hz、0.55 Hz和0.6 Hz。东南亚和美洲地区雷电活动主要响应于南北磁场分量第一阶SR的07—09时和19—22时时段内。而东西磁场分量前三阶SR在12—15时时段内都对非洲地区雷电活动有指示作用。磁场功率谱日变化模拟结果与实测基本一致,表明利用单站正交磁天线的不同阶SR信号能够指示全球不同"热斑"区域的雷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