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80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299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23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81.
2007年1月10日,青海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鱼卡矿区建设的90万吨矿井主生产系统竣工投产。这是青海省机械化程度最高、单井生产能力最大的现代化矿井。这座矿井的建成投产,结束了青海省煤矿无机械化开采工作面的历史,是青海省煤炭工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也标志着柴达木煤炭工业又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82.
黄河“东西贯九州,南北串百川”,被尊为“四渎之宗”、“百泉之首”。她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黄土高原,到华北平原,在山东东营市注入渤海.全长5464km.流域面积75万km^2.是西北和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  相似文献   
83.
青海省岩石地层单位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三个部分对青海省岩石地层单位进行概要介绍。第一部分是建议采用的岩石地层单位(包括顺序号、单位名称、代号、地质年代、资料卡片号与现在定义);第二部分是建议采用的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索引(一)、(二);第三部分是建议不采用的地层单位名称。为方便读者查找,文前附有编辑说明。  相似文献   
84.
2012年10月12日,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地方地理科研机构研讨会在河南郑州成功召开,来自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青海省高原地理研究所、广州地理研究所等5家省级地理研究机构的领导、部分职能管理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及科  相似文献   
85.
在我国青海省的昆仑山区,有一个名叫那棱格勒的峡谷。这个峡谷内湖泊遍布,青草如茵,鲜花盛开,美丽诱人。不过,这又是一个令人谈谷色变的恐怖之地,因为进入其问的人和动物无一例外都会遭到死神的威胁,当地人叫它“死亡谷”。  相似文献   
86.
基于实际灾情的青海高原雪灾等级(评估)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晓宁  李林  王军  李兵  李海凤 《气象科技》2012,40(4):676-679
利用1951—2008年青海高原雪灾实际灾情资料,通过统计计算各年份雪灾造成的牲畜死亡率,并进行排序,参照了计算SPI(标准化降水指数)不同等级干旱在全部干旱中所占比例的过程,确定了不同雪灾等级的阈值,制订了基于实际灾情的雪灾指标。并对几次典型雪灾过程进行评估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确定的雪灾等级与DB63雪灾标准基本一致。在青海高原牧区,用雪灾造成的实际牲畜死亡率来确定雪灾等级指标,评估雪灾受灾程度,是一种较为科学和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7.
一个观察北极涛动与北大西洋涛动关系的典型个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南  王启祎 《气象学报》2010,68(6):847-854
北极涛动与大西洋涛动是否属同一气候变率模态一直是北极涛动动力学研究方面的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文中通过对"0801南方雪灾"期间及其前后北极涛动与北大西洋涛动异常及产生原因进行个例分析,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首先使用交叉子波变换与子波相关方法分析了两者的相位关系。发现在30—60天时间尺度上北极涛动与北大西洋涛动相位相差90°或-90°。而在10 20天这一尺度上北极涛动与北大西洋涛动具有大致相同的相位。对北极涛动及北大西洋涛动形成的动力过程及其在拉尼娜背景下各自特点的分析表明,这种不同尺度上位相关系的差异来自于波-流相互作用动力学的局域性。众所周知,北极涛动的3个活动中心的形成与分别位于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和北极平流层的3个波流相互作用中心有关。而北大西洋涛动则主要与位于北大西洋的波-流相互作用中心有关。拉尼娜事件的出现通过影响太平洋急流及行星尺度的准定常波从而进一步强化了30-60天时间尺度上北极涛动与北大西洋涛动的这种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太平洋急流或准定常行星波在对流层中直接影响了位于该区域的北极涛动的活动中心。同时准定常行星波冬季向上传播至平流层并与平流层极涡相互作用从而也影响了北极涛动在北极的活动中心。而在10—20天时间尺度上的北极涛动与北大西洋涛动同步关系则说明它们都是北极涛动的另一活动中心即大西洋上同一波-流相互作用现象——天气波破碎的反映。基于上述分析.文中倾向于认同将北极涛动和北大西洋涛动区别考虑的观点。  相似文献   
88.
《气象知识》2010,(3):F0002-F0002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发生7.1级地震.此后余震不断。截至4月19日晚20时,玉树地震遇难人员已达到2039人,失踪195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  相似文献   
89.
2008年初中国南方雪灾大尺度环流背景分析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王亚非  李琰  李萍云  刘英 《气象学报》2008,66(5):826-835
分析2008年1月到2月初发生在中国南方雪灾冻雨的大尺度环流场,结果表明:这次南方强雨雪天气过程是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暖空气在中国南方地区持续维持、高低纬系统相互作用的一个典型个例.AO指数在1月中旬由负变正,表明了半球尺度环流的大幅度调整,高纬度80°E附近地区阻高形势的维持是1月中下旬到2月初阴雨雪天气过程持续的清晰指标;阻塞高压所伴随的能量频散使得准定常波持续从中高纬地区传播到较低纬度的长江及其以南地区,使得当地的气旋性环流得以维持;在乌拉尔山到贝加尔湖的强大阻塞高压的控制下,冷空气不能大举南下、只是不断的渗透到南方,与此同时受拉尼娜影响西太平洋暖池的海温不断增高,暖湿空气势力也是持续增强,代表暖势力暖池海温达到历史最强,冷空气在南方受阻形成静止态势.一旦阻塞高压在1月30日前后崩溃,供给江南地区气旋性环流的能源被切断,所以2月1日的降水过程以后江南地区的持续性降水也就随之结束.  相似文献   
90.
《青海气象》2010,(3):F0004-F0004
<正>祁连县野牛沟气象站(以下简称野牛沟气象站)位于祁连县野牛沟乡。位于走廊南山与托勒山之间的祁连山腹地、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上游地区,距县城80千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