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98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309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灵石县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和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分析,认为地裂缝、不稳定斜坡、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等为区内主要地质灾害;阐明了地质灾害的严重性,提醒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要积极做好各项防治工作,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82.
根据2013年01月(冬季)和2013年06月(夏季)的调查数据对湛江港海域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铜、锌、铅、镉、砷和汞)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海域海水和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呈现岸边海域高于深海海域,东海岛北面海域高于东面海域;对比冬季和夏季的调查结果,调查海域海水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夏季高于冬季。用单项污染指数对海水中的重金属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冬、夏两季海水中的Pb污染较明显,Cu和Zn轻度污染,其余元素(Cd,As和Hg)均未超过相应的国家海水水质标准限值,夏季重金属污染指数高于冬季,可能与陆源重金属污染物入海的影响有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均低于相应的标准限值,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良好。采用瑞典科学家H覿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较轻,生态危害程度HgAsCdPbCuZn。  相似文献   
83.
秦瑞萍 《山西地质》2010,(3):42-43,46
通过对盐湖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分析,阐明了地质灾害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建议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积极做好各项防治工作,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灾害的发生,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4.
为探究磷矿资源采选对矿区周围水体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影响,以贵州开阳磷矿洋水矿区洋水河为研究对象,测试和分析了河水及表层沉积物中铀和钍的质量浓度、质量分数和分布特征,并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铀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受磷矿资源采选活动影响,洋水河河水中铀的平均质量浓度(0.958 44ng·mL-1)明显高于中国部分河水中铀的平均质量浓度,钍在河水中的质量浓度极低,接近于0,钍不易富集在河水中而铀易于富集;矿井冷却水中铀的质量浓度为2.87ng·mL-1,是河水中铀平均质量浓度的2.99倍,表层沉积物中铀平均质量分数为4.95×10-6,是中国水系沉积物背景平均值的2.24倍,钍的平均质量分数为5.43×10-6,低于中国水系沉积物元素背景平均值,钍和铀在沉积物中均有富集且富集程度相当;沉积物中铀的平均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分别为1.06和5.30,总体上属于中等污染水平,其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中等。  相似文献   
85.
青藏铁路格拉段风沙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铁路地处高寒低压环境,地表风沙危害形成过程与干旱、半干旱沙漠和戈壁地区有较大差异。青藏铁路沿线多大风、风力强劲、风向相对单一,主导风向以西风为主;各站点年输沙势DP均高于400 VU,属于高风能环境,合成输沙方向间于85.8°~89.8°;"风旱同季",风水复合侵蚀和冻融作用时空交错,地表抗蚀能力差,从而加剧了铁路沿线风沙活动强度。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风沙灾害特点、风动力环境、工程防沙措施及其防护机理等分析,提出了青藏铁路沿线风沙危害防治原则和防护体系:应逐步建立以阻沙栅栏、砾石方格、化学固沙、植被恢复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86.
水资源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过量开采破坏的现状,因而造成了许多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本文阐述了因过度开采地下水而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7.
郑河 《西部资源》2014,(6):142-143
水文地质研究在工程勘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水文地质作用会影响到岩土体工程的属性,甚至会对工程有着一定程度损害,破坏了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本文主要阐述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岩土水理性质,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等问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8.
陈新晓  雷永军 《地下水》2014,(4):111-112
疏勒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喀什三角洲冲洪积平原区,全县土壤盐渍化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全县除疏勒镇外各乡镇都有不同程度的土壤盐渍化分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许多危害和影响,其形成条件主要为疏勒县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地质、地层岩性、地形条件和不合理的人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9.
甘肃省是我国泥石流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4大省份之一。据统计,全省发育有泥石流沟6 260条,这些泥石流沟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河西地区较少。泥石流强烈发育的陇南、甘南山区,地势高差多在1 000m以上,山坡坡度≥30°。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广泛分布黄土、泥岩、千枚岩、页岩等软弱易滑岩土体,为泥石流发育提供了必要的地形条件和岩土条件,降雨和地震及人类活动是诱发因素。长期以来,频繁发生的泥石流地质灾害已给甘肃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建设带来了严重威胁和危害,造成约3 71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亿。其中,2010年8月8日,舟曲发生的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震惊世界,泥石流地质灾害已严重困扰和和制约着甘肃省的国民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因此,应通过科学规划人类活动,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制约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发生,减轻泥石流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90.
姜亚飞  王万金 《贵州地质》2014,31(2):147-149,146
贵州岩溶石山区岩溶洪涝洼地发育、内涝灾害造成了大量的耕地破。查明洪涝洼地成因并有效进行治理,对防灾减灾、生态环境治理、促进石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阐述了大海子岩溶洪涝的特征及其危害,探讨了洪涝洼地的成因,有针对性地提了治理方案。可为同类型治理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