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456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51.
《国土资源遥感》2006,(2):19-19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3月17日在北京发布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数据免费发放政策。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将于2007年发射,03、04星研制计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各项研制工作全面展开。“十一五”期间至后续5年内,我国将发射除海洋和气象卫星外的18颗陆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52.
王素娟  施进明  许健民 《气象》2007,33(4):10-14
介绍了FY-2(02)批静止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化阶段针对DPC子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运用软件再工程方法学原理,通过逆向工程、代码重构、数据重构、文档重构等一系列工程化过程,对FY-2(02)批预研阶段提交的资料和产品处理软件进行了面向产品和面向处理的流程再造,提取了公共服务,简化了处理流程,并形成了详尽的文档。软件再工程后的DPC资料和产品处理系统满足了FY-2(02)批地面应用系统的高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实时性等要求。  相似文献   
53.
9210工程即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是“八五”期间立项的国家大中型项目。该系统采用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分布式数据库、程控交换机等先进技术,卫星通信和地面通信相结合,以卫星通信为主.把遍布全国的地市以上的气象台站的计算机网络连成一个大型的网络互连系统。卫星网络系统见图1。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9210工程系统中地(市)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装调试的方法及一些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55.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的建设与运行,低轨卫星开始搭载GPS/BDS双系统接收机以实现卫星轨道确定.利用风云三号C(FengYun-3C,FY3C)卫星星载GPS/BDS双频伪距与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设置4种仿真试验方案,分别进行星载GPS/BDS在轨实时定轨数据处理,重点进行BDS观测数据对伪距实时定轨和载波相位实时定轨的精度影响分析和算法耗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伪距观测值,可获得1.0m的位置精度和1.0 mm/s的速度精度;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可获得0.3 m的位置精度和0.3 mm/s的速度精度,且引入BDS观测值后,伪距实时定轨精度降低,相位实时定轨精度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6.
东亚多卫星集成降水业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宾  师春香  姜立鹏  孟俊耀 《气象科技》2015,43(6):1007-1014
静止气象卫星与极轨气象卫星的集成应用,能够充分发挥静止气象卫星与极轨气象卫星的各自优势。东亚多卫星集成降水业务系统采用拉格朗日集成算法,利用静止气象卫星的红外观测信息计算的红外冷云移动矢量,为极轨气象卫星微波降水的发展提供约束条件,实现了静止气象卫星红外观测信息与极轨气象卫星微波降水的集成,综合了两类卫星观测的优势。同时业务系统的设计考虑了多数据分级管理、多业务单元的协同工作和插件式的系统整体框架,为业务系统合理、快速处理多种来源的红外观测数据、微波降水数据,以及未来的数据更迭和算法更新提供了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57.
1960年4月1日美国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1983年4月5日美国发射世界第一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1983年4月7日美国宇航员马斯格雷夫步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执行太空行走任务。成为首位从航天飞机步入太空的人。1990年4月7日我国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  相似文献   
58.
王素娟  崔鹏 《气象科技》2007,35(3):414-417
针对风云二号(02)批应用系统项目建设中气象卫星观测资料全球交换的需求,介绍了FM94 BUFR码的压缩原理、BUFR编码软件的信息结构和软件结构,并以风云二号C星云导风产品BUFR编码为例,给出了报文段3的详细内容和段4的数据宽度。编码结果表明BUFR编码有较高的数据压缩率,非常适合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59.
降水是全球能量/水循环中的重要过程。本文着重分析 FY-3 气象卫星降水探测能力,展望风云卫星后续规划中降水探测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表明,以 FY-3 降水星为主星,与其他 FY-3 极轨卫星组成的 FY-3 气象卫星降水探测体系,在设计层面上,从载荷类型、数量、通道设置等方面均优于由美国发起并已在轨运行的全球降水测量(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GPM)计划核心星的设计性能。FY-3 降水星设计装载 Ka / Ku 双频降水测量雷达,卫星轨道设计覆盖南北纬 50°范围内的中低纬地区,对影响我国区域的台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系统结构具有三维探测能力。FY-3 气象卫星星座的降水探测能力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了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60.
华北区域冰雹天气分型及云系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地面加密观测资料、FY-2E静止气象卫星观测资料和NCEP分析资料,选取2010—2012年华北区域内27次冰雹过程,按大气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系统和云系的云型特征等将其分为冷涡云系尾部型、低涡槽前型和偏北气流控制型3种类型。分析结果表明:3种天气型下冰雹对流云系特征存在差异,但90%以上的冰雹过程发生在对流云团的快速发展阶段中,降雹集中出现于准圆形或椭圆形对流云团边缘或带状对流云系的传播前沿区域,对应于云顶亮温梯度的大值区。在掌握背景环境的前提下,综合分析红外图像中对流系统的发展演变、水汽图像暗带和暗区变化等信息,对冰雹的监测和预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定量统计分析表明,大的亮温梯度值 (不低于8 ℃/0.05°) 是辅助判断冰雹能否发生的重要参量,而当冰雹云同时具备低云顶亮温和大亮温梯度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大于10 mm大冰雹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