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457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李琳  余俊 《气象科技》1999,(4):59-61
介绍了气象卫星综合应用工程及其数据库子系统、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讨论了运用Delphi技术实现基于Web 应用服务器的气象卫星云图浏览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搭载10个载荷: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Ⅱ、微波成像仪、微波温度计Ⅱ、微波湿度计Ⅱ、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近红外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广角极光成像仪、电离层光度计、空间环境监测器和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这10个载荷每天连续对地球探测,并获取数据,卫星将载荷探测数据经过实时空对地广播链路向全球用户广播;同时,通过延时空对地广播链路将全球延时数据对国内的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喀什,北极及南极站进行数据下传,这四个国内站及两个极地站收到全球数据后,在45 min内,通过地面商用通信链路将数据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汇集、分包、质量判断、预处理、产品生成等处理后,通过专线或互联网将数据发送给用户;同时,各气象、海洋及其他用户还可以通过用户利用站进行数据的接收及应用。  相似文献   
93.
地表温度是衡量地表水热平衡的关键参数,微波地表温度因其范围大、全天候等独特的优势,在气候、农业和环境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基于经质量控制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对风云三号卫星C星的微波地表温度日产品和月平均产品进行验证评估,结果显示:FY-3C卫星升轨(夜晚)和降轨(白天)微波地表温度日产品平均分别高估8. 7 K、低估13. 2 K,月平均产品平均分别高估7. 9 K、低估12. 0 K,日产品和月平均产品的反演误差都在15K以内。在全球空间分布上,升轨(夜晚)和降轨(白天)月产品误差分别呈现高估和低估,热带雨林区和沙漠、荒漠区域在夜晚分别高估5 K以内和30 K以内,白天则分别低估10 K以内和10~30 K。不同土地覆盖类型间FY-3C微波地表温度反演精度存在差异,总体上升轨(夜晚)比降轨(白天)的精度高,反演精度最高和最低的土地类型分别是常绿阔叶林和荒漠、稀疏植被,不同土地覆盖类型间的地表温度反演精度在季节上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分析结果,改进FY-3C微波地表温度的反演算法,可进一步提高微波地表温度的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94.
目前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广泛使用的1695~1710 MHz频段被2015年世界无线电大会考虑作为国际移动通信(IMT)系统新增划分的候选频段。为了保护气象卫星的频谱资源并了解气象卫星和IMT系统用户端的同频共用干扰情况,本文阐述了风云气象卫星地球站和IMT系统用户终端在1695~1710 MHz频段的特性参数,建立了IMT用户终端的干扰模型,分别仿真分析了潜在的IMT用户端对太阳同步轨道和静止轨道风云气象卫星地面接收链路的干扰,结果表明:工作在1695~1710 MHz频段的IMT用户端对静止和极轨卫星地球站的保护隔离距离至少分别是46km和61km。由于我国布设了大量该频段的气象卫星数据国家级站和省级用户接收站,且移动终端随机移动的特点,这两种业务实际运行中无法兼容共用1695~1710 MHz频段。  相似文献   
95.
聂晶  张琳  尹红刚  喻阳  赵延安  方箭 《气象科技》2017,45(6):968-973
1695~1710 MHz频段是我国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风云气象卫星广泛使用的空对地方向数据传输频段。2015年世界无线电大会(WRC-15)把这一频段作为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频谱划分的候选频段。为了保护气象卫星的频谱资源不受到潜在的IMT系统干扰,并探知风云气象卫星和IMT系统基站的同频共用情况,本文结合IMT基站和风云气象卫星数据接收站的链路参数,建立干扰模型,分别仿真分析了IMT基站对FY-3号气象卫星和FY-4号气象卫星数据接收的干扰情况。在我国城市和郊区布设了大量的国际级和省级气象卫星用户接收站的情况下,研究结果表明IMT基站和风云气象卫星接收站间距离很难满足隔离距离的要求,因此不建议IMT基站和气象卫星共用1695~1710 MHz频段。  相似文献   
96.
针对气象卫星地球站无线电执照的申办过程复杂,涉及领域广,专业性强等问题,以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的地球站无线电执照申办过程为实例,介绍了气象卫星地球站无线电执照的申办方法及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星地通信链路计算主要步骤、计算方法和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过程,可有效提高无线电执照申办效率,特别在“不属于某个卫星通信网的地球站”设置及无线电执照的申办过程中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97.
对NOAA/AVHRR通道反照率和植被指数的大气影响订正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利用大气窗区进行遥感时,大气成分对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作用造成辐射消弱,从而影响气象卫星(AVHRR)两个通道(可见光和近红外)反演地表反照率值及其差和比的植被指数值。在选取实测卫星资料对其作预处理并考虑仪器定标衰减作用后,利用LOWTRAN-7大气辐射传输模式对卫星资料进行大气订正的探讨,指出气溶胶、水汽等大气参数是订正计算中的敏感因子。    相似文献   
98.
利用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动态监测2003年江西夏季高温干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先介绍了利用正午前后极轨气象卫星4、2、1通道合成资料,进行监督分类,得到地表高温分布图的方法。然后结合江西省高分辨率耕地分布资料,分区计算出耕地高温干旱面积。另外,还采用图像镶嵌法和统计折算法,消除云的影响,以实现高温干旱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99.
5月10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自行研制的《风云一号》C极轨气象卫星,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出色地接收到(风云一号》C星发出的第一张高质量云图。我们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该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以及气象科学技术已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气象卫星走向业务化的进程,这是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枫云一号》C极轨气象卫星的成功发射,向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在新疆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新疆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1972年新疆气象…  相似文献   
100.
《风云一号》C极轨气象卫星是继1988年和1990年发射《风云一号》A星和B星之后,我国发射的第三颗极轨气象卫星。这是我国空间遥感科学技术的又一个新的大发展,是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里程碑。《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研制到发射、运行,共包括5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卫星、运载火箭、发射靶场、测控及地面业务应用系统。(风云一号》C卫星运行轨道是近国形的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870km,轨道倾角98.85”,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102ndn,偏。心率小于0.0034,一天内卫星绕地球运行约14目,轨道回时间14.4天,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