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138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26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106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在该海域潮流计算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二维的拉格朗日余流模型,得出了威海及烟台南部海域的拉格朗日余流分布。跟踪了文登、乳山、海阳、莱阳近岸主要排污口的污水输运轨迹,为沿岸县市污水排放的选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2.
本文从过海大桥对海浪挟带泥沙运移落淤影响的原理,分析南澳桥堤选址将是发育成为陆地的基础,将会改变海岸线格局和对沿海海港区的布局,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由于南澳过海大桥外于韩江东溪出海口附近,对东溪共水径流所挟带的泥沙淤积导向产生重大影响,提出了在南澳长(山湾)-夙(屿)-湾(头镇)建桥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163.
海洋牧场是改变近海生态环境和增养殖水产资源的渔业模式,其聚鱼效应、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及增殖渔业资源效果明显。该文选用海水深度及质量、海底地形、地层结构、沉积物类型、水动力条件等指标对日照市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选址适宜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日照市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和8个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中,不适宜建设人工鱼礁的海洋牧场有5个,适宜的有7个,主要位于日照市北部的两城镇东南侧海域和南部的涛雒镇东侧海域。7个海洋牧场所在海域离岸3~20km,水深6~22m,沉积物以砂为主,海底地势平缓,海底表面承载力为5~6t/m~2,流速介于0.2~0.8m/s,海水水质清洁,饵料生物丰富。  相似文献   
164.
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具有清洁、可再生能源、环境效益好、技术相对成熟等优点,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对于境内常规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力资源匮乏,而沿海风能资源丰富的南通而言,开发利用沿海风电意义不同寻常,已构成南通沿海开发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65.
调查了甘肃景泰荒漠草原区一处风电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荒漠草原区百兆瓦级风力发电场建设造成直接植被生产力损失量为6.79 g·m-2·a-1,间接植被生产力损失量为91.43 g·m-2·a-1。随着扰动程度增加,物种丰富度降低,均匀度减小。在工程运行后,经历近10 a的自然恢复,核心扰动区虽然物种单一,但植被生产力是次级扰动区的两倍以上,为间接扰动区和未扰动区的50%和33%左右;而间接扰动区植被生产力仅为未扰动区的50%。总体上,风电工程扰动对区域植被的影响,不仅在于建设期对局地群落植被生产力的完全丧失,更重要的是在运行期间对周边大面积间接影响区群落植被生产力的大幅度降低,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和持续性的。  相似文献   
166.
167.
王丹  高红燕  杨艳超  李博  张黎 《干旱区地理》2020,43(5):1261-1269
利用陕西省某一风电场区域内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风电场的风速规律,并引入最优训练 期方案,研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风电功率预报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风电场区域,不同 高度的风速及其高度间的风速差异均表现出最大值出现在夜间,最小值出现在白天,从低层到高 层的风速日变化趋势一致的特征。一日中,风速与风电功率在 09:00 ~ 17:00 时段的相关系数明显 小于其它时段。按照风速是否大于 5 m·s-1 将训练期观测样本分为 2 组,可以明显改善风速与风电 功率的回归关系。以风机轮毂高度处的风速作为预报因子,并引入风电功率与风速之间相关系数 的日变化规律、以及不同风速量级下风速与风电功率之间回归关系的差异性,采用最优训练期方 案和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的风电功率预报方程,具有预报误差小和最优训练期短的特点,满足 实际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68.
169.
针对风电场所需的时效在0~4 h,且时间分辨率不低于15 min的超短期风速预报。根据测风塔实时发回的实测风速序列,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电场风速时间序列外延预报模型。另一方面,建立 MM5模式预报风速与实测风速的误差序列,并利用BP神经网络作误差序列的外延预报,从而利用误差的预报值对MM5风速预报值进行订正,获得新的预报值。综合对两种方法的预报效果指标分析以及拟合曲线的比较结果表明:使用BP神经网络对MM5风速预报值进行修订的方法在总体上效果较优,特别是当影响风电场的天气系统变化明显,近地层风速变率较大时,该方法的预报效果更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0.
以大丰(H7)200 MW 海上风电场工程为例,分析了风电场所在的辐射沙洲海域在不同年份的海床地形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风电场南北两侧的浅滩地形自然变化剧烈,以冲刷为主;同时建立了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工程建设前后的潮流场,并利用经验公式估算了工程建设引起的海床冲淤变化,结果表明:风电场区建设后,桩基两侧垂直于涨落潮流方向有微弱冲刷。工程建设对海床的冲淤影响比较有限,但由于风机所在海床以冲刷为主,故建议加强对风机桩基的防冲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