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43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利用1970—2010年江西省16个气象站电线积冰监测资料和对应时段周边探空数据,将江西省分为赣北、赣中、赣南,分区合成分析江西省电线积冰特征和温度层结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江西省电线积冰日数逐年减少,90年代以后维持较低水平;(2)全省以雨凇型积冰为主,且赣北、赣中发生较为频繁;(3)赣北雨凇过后容易出现雾凇现象,造成持续电线积冰;(4)赣北、赣中雨凇型积冰温度层结符合"3层模型",融化层平均温度为1.5℃,800~900hPa为较强逆温层;赣南则类似于"1层模型",温度层结存在变化,但整层维持在0℃以下。  相似文献   
547.
利用运十二飞机在2012年冬季广西南宁地区开展的12架次层状暖云微物理探测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和观测结果表明,层状暖云垂直方向分层显著。存在逆温是典型宏观特征,降水云基本都为多层逆温,逆温位置主要出现在云顶附近。云滴平均浓度为652±607个/cm3;无降水云比降水云云滴平均浓度略大,分别为678±348个/cm3和615±363个/cm3。平均液水含量为1.03±0.73 g/m3,其中降水云远大于无降水云,分别为1.3±0.9 g/m3和0.88±0.6 g/m3。平均有效直径为18.2±5.6 μm,降水云略大于无降水云,分别为19.4±5.0 μm和17.3±6.0 μm。垂直分布上,云滴数浓度在接近地面的下层云中最大,峰值区主要出现在云底,且随高度一般呈现递减趋势。云滴谱分布显示在6.5 μm出现次峰值。降水云中大云滴主要出现在接近地面的下层云中,而无降水云中几乎没有观测到大云滴。   相似文献   
548.
飞机颠簸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产生飞机颠簸的天气形势和环境条件,在分析飞机颠簸预报指数和指标的基础上,揭示了产生飞机颠簸的气象条件,增强了飞机气象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549.
对云中微物理过程的研究是研究云降水形成过程和人工影响降水的重要基础,目前对积层混合云的对流区/对流泡中的微物理结构了解甚少。本文利用河北省“十三五”气象重点工程——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的示范项目(2017~2019年)“太行山东麓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技术试验”飞机和地面雷达观测数据,重点分析研究了2017年5月22日一次典型稳定性积层混合云对流泡和融化层的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此次积层混合云高层存在高浓度大冰粒子,冰粒子下落过程中的增长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在含有高过冷水含量的对流泡中,冰粒子增长主要是聚并和凇附增长,而在过冷水含量较低的云区以聚并增长为主。由于聚并增长形成的大冰粒子密度低,下落速度小,穿过0℃层时间更长,出现大量半融化的冰粒子,使融化现象更为明显。镶嵌在层状云中的对流泡一般处于0℃~-10℃(高度4~6 km)层之间,垂直和水平尺度约2 km,最大上升气流速度可达5 m s-1。对流泡内平均液态水含量是周围云区的2倍左右,小云粒子平均浓度比周围云区高一个量级,大粒子(直径800 μm以上)的浓度也更高。在具有较高过冷水含量的对流泡中降水形成符合“播撒—供给”机制,但在过冷水含量较低的区域并不符合这一机制。  相似文献   
550.
航空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飞机场污染物排放的关注。飞机污染物的排放过程主要包括起降过程和巡航过程。目前对机场飞机排放污染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飞机的起降过程(LTO循环过程),研究手段主要为模型分析,如EDMS模型分析、SMOKE/CMAQ模型分析等,只有少量的实地采样研究。未来的研究需更细化,增加实地采样,开展定量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