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3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488篇
测绘学   278篇
大气科学   1486篇
地球物理   274篇
地质学   275篇
海洋学   10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1.
吐鲁番一场罕见降雪天气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0·2”罕见降雪天气过程分析表明,低层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和低空急流的突然增强是产生降雪的关键.  相似文献   
92.
2000年2月18日嘉兴市出现罕见全市性暴雨,这场暴雨是700hPa、850hPa低涡东移,暖切加强,诱发地面江淮气旋发展入海而产生的.低空急流轴的左前侧有较强负散度区,正涡度区,两者相配合产生上升运动,水汽辐合加强,总温度梯度最大处层结不稳定为暴雨产生提供了3个必要条件.(D500-D850)相对散度的正值则有暴雨,负值则无暴雨.这对今后预报暴雨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3.
本通过分析2000年4月12日出现在柴达木盆地的沙尘暴天气,初步揭示了沙尘暴天气的成因,总结出了柴达木盆地春季大风和沙尘暴的发生机制和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94.
覃庆第 《广西气象》2001,22(4):20-22
通过对1999年秋季一次突发性降水过程高空急流的分析,发现急流人口区南侧辐散,其低层辐合上升,当低层有印缅槽活动的时候,对流加强,印缅槽发展,急流人口区北侧辐合,其低层辐散下沉,有向南的非地转风。  相似文献   
95.
本文在分析临海和临空经济区开发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上海南汇东滩地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提出了其开发临海和临空经济的产业定位。  相似文献   
96.
太原盆地东南部农村聚落空心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83,自引:0,他引:83  
在分析和界定空心化聚落的基础上 ,用雷达模型揭示了空心化聚落的激发因素和潜育环境 ;依据相对空化率和绝对空化率区位商构成 2× 2阶矩阵 ,将该区聚落划分为 4个空心化等级 ;并利用家庭预算曲线和地价理论 ,探讨了空心化聚落的成因机制 ;在研究聚落空间消长和应力状况的前提下 ,提出了反映聚落空心化的 5种过程模型 ,最后探讨了制止聚落空心化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97.
98.
张健俐 《地下水》2001,23(3):118-120
以淄川区洪山、寨里煤矿为例 ,分析矿区隐伏灰岩裂隙岩溶水在煤矿闭坑后的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矿区隐伏岩溶水水质恶化突发于煤矿全面闭坑以后 ,污染范围与老空积水区一致 ,污染重点呈点状分布 ,主要污染组份与老空水相同。煤矿闭坑后老空水位上升高于隐伏岩溶水 ,并从连通部位补给隐伏岩溶水 ,造成串层污染  相似文献   
99.
丘陵山区低空急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为锋  王庆安 《气象科学》1996,16(3):256-263
利用丘陵区边界层实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8-9月份低空急流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并从测站所处的地理环境,山凰 地形的力差异以及适中的风平流作用等,探讨了测站上空逆温的形成及其对低空急流的形成和维持作用,根据地形热力差所导致的气压斜压性,研究了低空急流的生消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00.
气旋爆发性发展过程的动力特征及能量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吕筱英  孙淑清 《大气科学》1996,20(1):90-100
本文对不同路径的爆发性气旋进行了动力特征及能量学研究。发现高空大值位涡空气的下伸是气旋爆发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初生气旋逐渐向强位涡区移近并形成上下位涡区相接的形势。使气旋迅速发展。高空急流与气旋发展有密切关系。发展中的气旋明显地向着急流左侧的辐散区移动。急流的突然加强及高空强风动量的不断下传,构成了下层的强风带及上下一致的急流结构。能量学研究指出在气旋发展前气旋内散度风动能向旋转风动能的转换突然增强。散度风动能在爆发气旋发展时有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