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1篇
  免费   701篇
  国内免费   1197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2315篇
地球物理   141篇
地质学   725篇
海洋学   84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53篇
自然地理   57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58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0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黄河上中游"农牧交错带"土壤侵蚀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景可 《中国沙漠》2002,22(5):466-472
黄河上中游“农牧交错带“侵蚀环境形成于地质时期,发展于人类历史时期.现代侵蚀环境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环境要素的主要特征是: ①降雨量具有时间上年际的波动性和年内的集中性,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②地表组成物质松散,以沙性物质为基调;③植被类型简单,以草本植物为主,覆盖度低.由侵蚀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侵蚀产沙特点是:①侵蚀产沙类型复杂;②泥沙来源多样性;③区域产沙具有空间的不均匀性、年际的波动性和时间的集中性.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属性难以改变,但是人们可以通过退耕还林还草调整人-地关系,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产业结构来抑制和修复侵蚀环境.  相似文献   
102.
“数字黄河”科学工程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黄河”作为科学工程,是数字地球的组成部分。该文提出了数字黄河科学工程的框架,并依次论述了框架所包括的数字黄河科学工程的设计,数字黄河的空间基础设施,数据更新能力,虚拟现实与仿真,科学工程的网络以及应用工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数字黄河”基础研究,建立“数字黄河”科学工程示范和科学工程阶段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Firstly,the hydrological and meteor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bove Tangnag are analyzed based on observation data,and effects of El Nino and La Nina events on the high and low flow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a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El Nino and La Nina events possess consanguineous relationship with runoff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As a whole,the probability of low flow occurrence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is relatively great along with the occurrence of El Nino event.Moreover,the flood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occurs frequently with the occurrence of La Nina event.Besides,the results also show dissimilarity of El Nino event occurring time exerts greater impact on high flow and low flow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that is,the probability of drought will be greater in the same year if El Nino event occurs in spring,the high-flow may happen in this year if El Nino occurs in summer or autumn;the longer the continuous period of El Nino is,the lower the runoff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is.  相似文献   
106.
基于GIS的黄河上游龙羊峡库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项研究以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龙羊峡库区为研究区,应用遥感与GIS一体化的方法,建立了库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在系统的支持下,利用多时相、多波段TM遥感数据,对库区近十年来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分析,揭示了库区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以及建库近十年来生态环境时空演化的过程与发展趋势,为库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研究利用遥感和GIS技术,采用生态环境综合分类系统,在一次分类处理中通过多层次不同级别的组合获得了基于同一信息源的土地沙漠化、草场盖度、土地利用处地覆盖等多种环境类型信息,并利用环境信息模型对库区的土壤侵蚀进行了评价。基于GIS的分类后再处理使遥感分类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研究表明,在GIS的支持下充分利用遥感信息监测与评价生态环境,是区域生态环境定量化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7.
流域产沙中的地理环境要素临界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流域产沙中的环境要素临界是指在气候、下垫面、人类活动影响下, 流域产沙量发生突变的环境要素特征的转折点. 已往有关流域产沙的临界研究主要注重自然带的影响, 而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研究甚少, 尤其是对流域产沙中的复合环境要素临界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 研究表明, 流域产沙受环境要素的交互作用与综合影响. 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多元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 定量得出黄河中游河口镇-潼关区间影响流域产沙的环境要素复合临界.  相似文献   
108.
在青藏高原1∶25万地质填图中,新生代地貌演化调查方法是查明地貌组成的形态、分布、形成年代等特征,分析地貌成因类型,研究地貌与构造、气候、沉积的关系,通过夷平面、河流阶地等反映隆升过程的标志性地貌面调查,分析地貌发展阶段,建立区域地貌演化史.由黄河上游羊曲段阶地地貌调查结果,推断黄河在0.03 Ma才切开共和南山.对比黄河上游不同发育地段阶地,表明黄河上游地貌演化过程是伴随高原阶段隆升而向上游阶段性溯源侵蚀发展的.1.6 Ma黄河稳定出现在民和-兰州-临夏,1.1 Ma切开积石峡到达化隆-贵德,0.15 Ma切开龙羊峡出现于共和盆地,约0.03 Ma经历最新抬升事件,切开贵南南山及西秦岭,并沟通若尔盖盆地抵达黄河源区.  相似文献   
109.
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防凌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向阳  李旭东  蔡彬 《冰川冻土》2003,25(Z2):241-244
黄河下游属于不稳定封冻河段, 凌情变化复杂, 在历史上曾以决口频繁难以防治而著称.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 凌情有很大程度减轻.但由于凌汛的发生带有很大的突发性,冰塞、冰坝难以预测, 加之河道持续淤积萎缩, 弯道和浮桥众多, 影响凌汛的热力因素无法控制等, 黄河下游防凌仍将是长期任务, 今后防凌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10.
统计1965年以来影响韶关的热带气旋发现,韶关出现暴雨不仅与热带气旋的路径、强度有关,而且与大气层结稳定度或冷空气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由此结合实况、应用数值预报产品来制作热带气旋暴雨24小时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