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317篇
海洋学   90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危害自然与社会经济日益严重的荒漠化问题,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宏观调查了中国北方以沙漠沙地、戈壁和盐碱地为主的荒漠土地,建立了以沙漠为代表的荒漠土地数据库.荒漠土地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对直接影响荒漠土地发展的降水量和风力的气候背景的分析,发现荒漠土地分布地区少雨多风是其普遍特征,大部分荒漠土地处于干旱和极端干旱的降水条件下,同时中低风场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受降水量的分布影响,沙地呈现由东到西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减少,而半流动沙地和流动沙地逐渐增多的分布,戈壁和盐碱地则更集中于西北内陆.  相似文献   
12.
北山戈壁荒漠地区1:5万植物地球化学测量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北山戈壁荒漠景观区土壤垂直剖面不存在通常的A、B、C分层结构,且掺杂有大量风成沙。在公婆泉地区开展1:5万常规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研究的同时,进行了植物地球化学测量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两种方法的主要指示元素异常有很好对应性,红沙是我国西部干旱荒漠广大地区开展植物地球化学测量的一种良好采样对象。  相似文献   
13.
张年生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Z1):224-227
本文通过对甘肃北山-新疆东天山地区化探金异常检查评价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如采样介质、粒度、采样方式等,初步总结出在戈壁荒漠景观条件下开展化探异常检查评价的合理工作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北山戈壁荒漠地区1∶5万植物地球化学测量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山戈壁荒漠景观区土壤垂直剖面不存在通常的A、B、C分层结构,且掺杂有大量风成沙.在公婆泉地区开展1∶ 5万常规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研究的同时,进行了植物地球化学测量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两种方法的主要指示元素异常有很好对应性,红沙是我国西部干旱荒漠广大地区开展植物地球化学测量的一种良好采样对象.  相似文献   
15.
荒漠戈壁下垫面表面动量和感热湍流通量参数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合理筛选以后的野外观测资料,研究了荒漠戈壁地表湍流通量参数化的问题。首先,分析了Monin-obukhov相似函数的特征,并拟台出了其经验公式。结果表明,风速和温度相似性函数随稳定度参数的变化曲线与典型经验曲线差异较小,并且在经验曲线分布范围以内,但中性时的值有所不同。同时,还用该资料给出了动量和标量粗糙度(感热粗糙度)长度的平均值及其标量粗糙度随摩擦速度的变化关系。发现标量粗糙度的平均值大约比动量粗糙度的小一个量级,并且随摩擦速度的增大而减小,但明显比其理论预测值要大。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戈壁局地陆面物理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2000年8月~2001年9月在敦煌戈壁上观测的陆面过程资料,分析了敦煌地区荒漠戈壁地表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和土壤湿度的关系以及土壤热传导率与土壤湿度的关系,初步给出了具有试验基础的戈壁局地反照率和土壤热传导率的多因子参数化公式. 并通过与观测值的比较发现试验资料拟合的参数化公式能够比较好地反映降水等气候因子引起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7.
冯霞  程麟生 《气象》1997,23(3):8-14
1993年5月4—6日(“93.5”)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生了一次极具破坏力的“黑风暴”。为了诊断这次黑风暴发展期的热量和水汽收支,使用了具有高分辨PBL参数化及40km细网络的MM4对该例控制模拟的输出资料和热量与水汽收支方程。对视热源(Q1)和视水汽汇(Q2)的诊断结果指出,Q1的垂直积分在黑风暴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呈现一条显著的加热带和冷却带。在黑风暴区,Q1和Q2的区域平均垂直廓线揭示,黑风暴的Q1加热主要发生在对流层的上部,而其中部加热主要出现在发展初期;与Q1相应,Q2在低空和中空分别发生明显的增湿变冷和变干加热。这些结果不仅与因黑风暴过程而观测到的强剧强降温率一致,而且也为改进和发展用于模拟和预报黑风暴的中尺度数值模式提供了一些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四川呷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其与日本黑矿的类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呷村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缘。呷村银多金属矿床产于晚三叠世义敦古岛弧带的昌台火山-沉积盆地中,矿床规模经勘查证实为超大型。呷村矿床与日本黑矿类比,在构造背景、地质特征、剖面结构及蚀变和矿化分带、矿石类型、成矿机理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说明海底喷气-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在类似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均具有极大的远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报道了川西呷村黑矿型矿床硅质岩的硅、氧同位素组成,其δ~(18)O为12.8‰-18.3‰纵,形成温度约99-120℃,δ~(30)Si为0.0‰-1.5‰,与Mariana和GalaPagos热液硅质烟囱的δ~(30)Si值范围基本相当,揭示两者具相似的形成机制。硅质岩和硅质烟囱δ~(30)Si最大值与相伴火山岩δ~(30)Si值一致,反映硅质来自被热液淋滤交代的火山岩系。根据SiO_2溶解度-温度关系提出,来自海底之下1-2km处的水-岩反应带、温度高于320℃的初始流体,通过绝热上升或传导冷  相似文献   
20.
侯增谦  吴世迎 《地质论评》1996,42(6):531-540
本文首次报道了川西呷村黑矿型矿床硅质岩的硅,氧同位素组成,其δ^18O为12.8‰-18.3-‰形成温度约99-120℃,δ^30Si为0.0‰-1.6‰,与Mariana和Galapagos热液硅质烟囱的δ^30Si值范围基本相当,揭示两者具相似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