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0篇
  免费   1088篇
  国内免费   2188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3690篇
地球物理   397篇
地质学   1279篇
海洋学   123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24篇
自然地理   196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4篇
  195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61.
本研究利用1979—2012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ORAP5(Ocean Reanalysis Pilot 5)海洋/海冰再分析资料和ERA-Interim气象再分析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1979—1998年和1999—2012年两个时间段探讨了南半球热带外地区气候变化对两种不同形态ENSO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南半球热带外区域气候在1999年前后两个时段对ENSO的响应表现出了较大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79—1998年南半球热带外气候变量对Nio3指数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和空间上的响应强度都普遍大于Nio4指数,说明这一时段东部型ENSO对南半球热带外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要更强一些。在1999—2012年,不同形态ENSO与气候变量的相关性大小并无明显的规律,而且空间响应场的差异性并不大。海平面气压、风场和气温对ENSO变化的响应在南半球冬季表现最为强烈,在夏季最弱。三者在1999—2012年秋季对Nio3指数和Nio4指数的响应场中出现了纬向三波数结构。1999—2012年冬季,有异于海平面气压和风场,在罗斯海和阿蒙森海海域海表气温对Nio4变化的正响应明显强于对Nio3的响应,该特征在混合层温度中也有体现,表明海表气温随ENSO的变化受海洋特征变化影响较大。混合层深度和混合层温度的响应场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混合层温度响应在秋季表现最强,春季最弱,混合层深度响应与之相反。在1979—1998年,海冰密集度对不同Nio指数变化的响应差异主要出现在海冰结冰季节,而海冰厚度对不同Nio指数变化的响应差异在夏季表现较强。海冰密集度和厚度对Nio3变化响应的年代际差异在秋冬季节更加明显,对Nio4变化响应的年代际差异在秋、冬、春季都较明显。  相似文献   
962.
分析了1981年、1982年两年5-9月青藏高原地区上空大气低频振荡特征.夏季青藏高原地区上空是30-50天厚度低频振荡的活跃区和显著区,但低频振荡的位置、范围和强度存在明显年际变化.并且,高原地区上空30-50天厚度低频振荡与南亚高压活动密切相关,表明夏季高原热状况的低频分量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变化有重要影响,具有明确的天气气候学意义.  相似文献   
963.
介绍了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概况,特别是地震预报现状和发展专题,包括地震观测台网建设,地震预报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对地震现象的新认识与新理论,地震与地下介质的地球物理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4.
云南8月气温与春季气温场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段旭  严华生  董谢琼 《高原气象》1999,18(2):192-198
利用典型相关理论,分析了云南8月低温与当年春季气温场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春季影响云南的西风带南支槽、副热带高压和北方南下冷空气等天气系统的强弱(南支槽的强和弱用滇西气温的负距平和正距平表示,副热带高压的强和弱用滇东南气温的正距平和负距平表示,冷空气的强和弱用滇东气温的负距平和正距平表示)与8月份云南是否出现低温天气关系较大,8月份云南北部和西部出现低温天气与2月份冷空气和南支槽的强  相似文献   
965.
李德萍  黄明政  毕超 《气象》1999,25(1):52-54
历年10月东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温变化与来年初夏(6月)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呈明显的反相关;其海温的年际变化对于青岛地区来年汛期降水具有敏感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66.
通过对1951 ~1994 年我国夏季160 个站降水资料的分析,指出El Ni珘no 盛期在我国华北地区具有显著的降水负异常。为了解释这种降水负异常产生的原因,利用NCEP/NCAR1949 ~1996 年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印度季风区的水汽输送在东亚季风区水汽输送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印度季风区的水汽输送与我国华北地区的水汽输送有显著的正相关。El Ni珘no期间往往对应着弱印度季风,即El Ni珘no 盛期与弱印度夏季风相联系的弱水汽输送造成了我国华北地区水汽输送的减弱,使得华北地区上空大气中可降水量产生显著负异常,由此导致了负的降水异常。  相似文献   
967.
华北地区汛期降水与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和黑潮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根据华北地区18个代表站1951 ̄1996年月降水资料,利用对应分析法对该地区进行降水气候区的划分,并讨论了华北汛期降水与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和黑潮热输送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可划分为两个降水气候区;华北1区汛期降水与热带西太平洋暖池西部热含量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与前一年10月热带西太平洋暖池西部热含量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华北Ⅱ区汛期降水与同年冬季黑潮热输送有较密切的负相关关系。初步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968.
厄尔尼诺海区海温季节预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建立多项线性统计气候预测模型,对厄尔尼诺海区各季节海温进行了短期气候预测试验,并采用历史资料独立样本检验的方法,评定不同预报时效的预报技巧。结果表明,不同海区各季节的预报效果相差很大。赤道西太平洋( Nino 4区)有最高的可预报性,在夏季末做冬季海温预报的技巧最高,多数条件下,这个区域的预报性能比较稳定。以海温和南方涛动指数作因子场的预报效果最好,大部分预报以单季的海温和南方涛动指数为预报因子效果较好,但有些预报以连续2季或3季的海温和南方涛动指数作预报因子的预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69.
利用1995~1997年东北地区23个测站的地面气温资料、1950~1996年太平洋地区月平均海温资料以及1980~1994年全球月平均风场资料,分析了东北夏季低温冷害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探讨了太平洋各区域的海温异常与低温冷害之间的可能联系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用EOF分解得到的前三个特征向量(占总方差的84.28%)基本表示了东北夏季气温的变化,用这三个特征向量重建的气温距平场,存在着3~4年、6~8年和准16年的主周期,其中6~8年的主分量信号最强。在年代际尺度上,在1979年前后发生了由气温偏冷向偏暖的突变。热带西太平洋暖池(140°E~180°,10°S~10°N)是影响东北夏季气温的关键海域,那里前期冬季海表温度变化是预测东北夏季低温冷害的强信号。另一个关键海域是中纬西太平洋(130°E~180°,10~30°N),前期春季的海温变化也与东北夏季低温有较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70.
低温高压地质体因与地壳碰撞、俯冲等构造活动密切相关,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界关注的研究对象。但由于受研究手段、分辨能力所限,对于呈微米纳米级微粒形式存在于低温高压微地质体(即矿物)中的成分、物相及其成因等问题的研究,至今仍是地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