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41.
Optical linear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s of stars in the region of the cometary globules CG 30–31 in Vela–Puppis are presented. A polarization map representing the geometry of the magnetic field in the cometary globule complex is produced. The magnetic field is found to be nearly perpendicular to the cometary tails. This is unlike the case of the cometary globule CG 22 in which the field had earlier been found to be aligned with the tail. The observed field direction is more or less parallel to the bipolar molecular outflow from the young stellar object IRS 4 embedded in the head of CG 30.  相似文献   
342.
(张雨婷    任叶飞    米欣雪    温瑞智    王宏伟  )) 《世界地震工程》2023,39(2):189-199
大量破坏性地震震害调查结果表明:松软土层场地上的震害情况要比坚硬岩石场地上的震害情况更加严重,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类型场地上震害差别也较大,因此场地放大效应及区域场地分类的研究逐渐成为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高精度地形地貌数据及地理信息处理软件的逐步完善,区域场地分类方法的研究迅速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地形条件、地貌条件、地质条件及综合条件的场地分类方法,对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探讨,并分析了其在使用时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343.
针对山西永济地震台BBVS-60地震计在脉冲标定及正弦标定中出现的异常进行分析,排查原因,找出地震计和数据采集器在安装、使用及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并对今后的仪器运维工作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44.
利用2010年1—12月的T639数值预报产品作为预报形势场,以1980—2009年共30年的NCEP资料作为历史样本场。利用动态相似统计方法,对T639的预报产品,从30年的历史样本场中找相似个例。选取因子,采用多元回归法,对T639的预报产品进行订正方案设计。用2011年1—6月的T639预报产品对方案的订正效果进行检验。对比分析发现,方案对东北半球3天以上的高度场和4天以上的温度场订正效果明显,高度场的订正效果优于温度场。  相似文献   
345.
A MS6.8 earthquake occurred on 5th September 2022 in Luding county, Sichuan, China, at 12: 52 Beijing Time (4:52 UTC). We complied a dataset of PGA, PGV, and site vS30 of 73 accelerometers and 791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MS) sensors within 300 km of the epicenter. The inferred vS30 of 820 recording sites were validated.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maximum horizontal PGA and PGV reaches 634.1 Gal and 71.1 cm/s respectively. (2) Over 80% of records are from soil sites. (3) The vS30 proxy model of Zhou J et al. is superior than that of Wald and Allen and performs well in the study area. The dataset was compiled in a flat file that consists the information of strong-motion instruments, the strong-motion records, and the vS30 of the recording sites. The dataset is available at https://www.seismisite.net.  相似文献   
346.
从患病黑鲪分离病原菌HV0811的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症状为溃疡瞎眼的养殖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病灶处分离到3株优势菌HV0811、PT0811和JH0811,以肌肉注射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菌株HV0811为致病菌,其对黑鲪的半致死浓度为7.15×10~5 CFU/尾。通过对致病菌的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分析表明:菌株HV0811为革兰氏阴性菌,极生单鞭毛,短杆状,直径1~3mm,需Na+生长,低于4℃、高于42℃不生长。基于16SrRNA和HSP60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HV0811分别与哈维氏弧菌(AY750578和AY332571)相类聚,其中16SrRNA基因序列与哈维氏弧菌(AY750578)聚合置信度较低,仅有10%,不能有效地确定该种;HSP60基因序列与哈维氏弧菌(AY332571)聚合为一个分支的置信度达100%。综合该菌的形态、生理生化及HSP60基因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原菌HV0811为哈维氏弧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病原哈维氏弧菌(HV0811)对庆大霉素、新霉素、氟哌酸等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