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431篇
测绘学   134篇
大气科学   175篇
地球物理   201篇
地质学   888篇
海洋学   76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Ages determined with the 40Ar/39Ar isotopic system affirms the Early Cretaceous volcanic activity in the Barton Peninsula, King George Island, Antarctica. Two specimens of basaltic andesite collected from the lowermost volcanic sequence of the peninsula were irradiated and analyzed in different experiments, yielding an identical age spectrum, and two magmatic thermal events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120.4± 1.6 Ma, 119± 1 Ma) and Early Tertiary (53.1± 1.5 Ma, 52± 1 Ma) are distinguished. The former is interpreted to represent the primary cooling age of basaltic andesite, whereas the latter is the thermal reset age caused by the intrusion of granitic pluton. These new ages clearly indicate that volcanism was active during the Early Cretaceous on the Barton Peninsula and that intensive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f Mesozoic volcanic rocks resulted from Tertiary magmatism.  相似文献   
992.
作者对油气化探单指标基础上的综合指标以及工区异常划分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认为综合指标不仅本身具有综合反师异常的能力,同时也是单指标解释的参照系,而多级划分则能提高给探信息的利用程度。基于R型因子分析,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定量确定单指标权系数的加权平均意义下的综合指标和因子得分意义下的综合指标,并且指出了在特定条件下的这二种指标的归一性。在所形成的综合指标基础上,作者又归纳了一咱对研究地区进行多级划分  相似文献   
993.
达坂城风力发电厂风的天气气候特征及预报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达坂城风力发电厂提供的1998年该厂单点风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天气气候特征,并运用天气学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找出预报指标,强调了单点风速预报制作过程中的实验问题。  相似文献   
994.
石家庄市地下水盐污染评价——双权均值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家庄市地下水盐污染是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恶化的突出表现,其研究具有典型示范性。筛选确定盐污染因子(地下水硬度、总固溶物、Cl^-、SO4^2-、NO3^-),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计算--双权均值法进行地下水综合盐污染评价,方法简捷,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995.
采自广东南澳韧性剪切带和莲花山韧性剪切带的6个单矿物的40Ar/39Ar年龄谱数据可分为3组:151~162Ma、117.5~129.7Ma、66~97Ma。第1组年龄代表较深层次逆冲、褶皱和动热变质的时代,该期间沿莲花山断裂带开始出现火山活动;第2组年龄(2/3样品40Ar/39Ar坪年龄值集中于这一组范围内),代表强烈韧性剪切、左行平移兼逆断层活动的时代,即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代,此期在南澳断裂带还发生了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第3组年龄代表后期热扰动,即韧脆性转化、右行平移正断层活动和地壳伸展的时代。  相似文献   
996.
K-bearing Mn oxides may potentially constitute useful objects for isotopic dating of ore-forming events. A comprehensive 40Ar/39Ar study performed on supergene K–Mn oxides sampled from different sub-alpine mountain terrains in Germany and France has been undertaken. The objective of these investigations was to provide new insight into how and when these secondary Mn accumulations may have formed. Developed in supergene environments at the expense of Mn2+/Mn3+-bearing precursor minerals, the Mn4+ oxides occur either as pseudomorphic ores or as cavity-fillings and linings.

The isotopic ages range from 25 to 1 Ma, indicating intense chemical weathering, especially during the Miocene and Pliocene. It is yet too early to decide whether the age range represents a more or less continuous process or distinct weathering episodes. Formation of supergene Mn oxides may result from combined climatic and tectonic factors: local uplift, exhumation, and associated fracturing of rocks provided fresh mineral surfaces for percolating meteoric fluids that induced subsequent weathering under warm–temperate to subtropi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97.
可靠性理论在边坡反分析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反分析方法和可靠性理论相结合,分析了两者的异同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方便而实用计算方法用于在边坡反算中选择岩土体参数,该方法给出了在统计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各参数均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8.
天山山区与南、北疆近40a来的年温度变化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分析天山山区近40 a来年温度变化的基本特征,并与南疆、北疆进行比较,其结果是:(1)天山山区年平均温度在冷暖变化阶段上与北疆的相似性强于南疆。(2)新疆三大区域年平均温度的最主要空间分布特征均是同步变化,但同步性的程度北疆较好,南疆及天山山区较差;而空间分布的反向变化性,南疆及天山山区较好,北疆较差。(3)三大区域年平均温度的年代际变化趋势是不同的,但均以20世纪90年代为最暖。(4)近40 a的显著线性增温趋势以年平均最低温度及年平均温度表现得空间范围最广,年平均最高温度最差;年平均温度的长期增温率以北疆最大,天山山区和南疆较小;年平均最低温度的10 a增温率变化在0.34~0.37℃之间。(5)三大区域最佳升温趋势出现的时段比较一致,增温率以北疆为最大,天山山区和南疆相同。(6)北疆与南疆年平均温度分别在1960年和1978年发生了由低向高的突变。  相似文献   
999.
利用中国东部的探空站资料以及ERA40和NCAR/NCEP再分析资料,详细地比较了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指内蒙古以及华北地区)的高低层位势高度以及温度的特征.结果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我国北方地区对流层低层无论是位势高度或温度都描述不好,存在着很明显的虚假年代际变化趋势.与实际探空资料相比,相对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ERA-40再分析资料对东亚地区对流层低层位势高度或温度的描述明显好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因此,研究东亚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应用ERA-40再分析资料要好一些.高层的结果要比低层好.在70年代以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于内蒙古和华北对流层上层的位势高度和温度的描述要好于ERA-40再分析资料,更接近于实际探空值,这说明这两份再分析资料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00.
华北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区干旱演变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磊  武建军  吕爱峰  张洁  赵林 《地理研究》2012,31(4):597-607
利用华北地区气象站点1960~2008年共49年的降水旬数据集逐旬计算1个月、3个月、12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序列。采用SPI历史序列的多年滑动平均和滑动标准差方法,解析研究区及3种主要地表覆盖类型区(草原区、农田区、阔叶林带)干旱在整个时间序列上的演变周期和幅度。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干旱的演变趋势和变化频度,并对趋势线进行预测。对比了3个子区域全年12个月份干旱演变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逐渐加重的趋势,且各月份干旱发展趋势有较大差异,夏季的6月、7月降水较历史时期增多,春旱(4月)、秋旱(9月和10月)加重趋势显著。草原区在整个历史时期的干旱变化趋势不如南部农作物区和中部阔叶林带明显。农作物区9月、10月两月份干旱加重的趋势最显著,说明黄淮海平原区的夏玉米将越来越受到秋旱的威胁,防旱抗旱形势重于冬小麦面临的春旱,冬小麦的秋种受干旱的影响将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