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6篇
  免费   361篇
  国内免费   349篇
测绘学   251篇
大气科学   300篇
地球物理   295篇
地质学   1264篇
海洋学   121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19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21.
小沟里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国芳 《甘肃地质》2001,10(2):74-80
小沟里金矿床属石英脉型金矿 ,产于西秦岭泥盆系中统碎屑岩中 ,矿床规模已达中型。蚀变以硅化、钠长石化、毒砂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特征 ,矿石中金以自然金为主 ,石英、钠长石、方解石和白云石是主要载金矿物。裂隙构造是矿床最主要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22.
地下水氘过量参数的演化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提出水体氘过量参数 (d值 )的依据、源于大气降水的地下水氘过量参数 (d值 )的演化特点、影响因素、误差来源 ,并分析和讨论了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3.
滑坡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与突变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基于对任-连续函数, 至少在较小的邻域内可以用多项式任意逼近的数学理论, 运用改进的Backus广义线性反演理论, 以斜坡位移时间序列为基础, 反演建立了斜坡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自治梯度系统与突变模型的等价性, 通过变量代换得到标准的尖点突变模型。以黄茨及卧龙寺滑坡为例对滑坡的发展孕育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该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不仅预测效果十分理想, 而且具有较高的自我调整适应能力; 斜坡临滑前都以突变特征值D的突降至零为前兆特征, 可作为-个具有物理意义的前兆指标。  相似文献   
124.
认述了CFG24型桩机的设计原则,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对该桩机的设计特点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25.
福建龙卷风的活动特点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鹿世瑾 《气象》1996,22(7):36-39
分析福建千余年25次的龙卷风记载,得出如下几点认识:(1)福建的龙卷均在春夏两季,且几率相近;1949年以来的12次龙卷有11次出现于13-18时(占92%),另一次是上午9时(占8%)。空间分布为:沿海地区有20次,占80%,内陆5次,占20%,且有多发挥地段,(2)龙卷风多出现于低压,高温,高湿点附近,天空以积雨云占多数,地面多有强风相伴,(3)福建12次龙卷风的诱发系统为:台风(6次,均在7  相似文献   
126.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震类型与地震分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根据1985 ̄1995年天池火山地震观测,对天池火山地震类型及地震分布进行了讨论,并对天池火山地震的波形特征作了分析,最后,对天池火山地震与监测提出了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7.
由环境应力值寻找地震危险区的尝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作者根据位错理论,采用二维矩形破裂模式,在导出了平均震源速度谱的基础上,导出了用地震波计算环境剪应力τ_0的公式。计算了1987—1991年中国和邻区大约1000多次4级以上中强地震的环境剪应力值τ_0,并把τ_0≥10MPa的地震看作是高剪应力值地震。自1987—1991年5年内,我国及邻区共发生M_s≥6.0的强震45次,和160余次高剪应力中强地震(M=4.0-5.0,τ_0≥10MPa),大约有1/4的强震和1/3的高应力值地震发生在台湾地区。说明台湾地区是一个高地震活动区和高应力值地区。新疆的喀什—乌恰—乌什地区也是高地震活动区和高应力值地区。我们对发生在其地区的强震,向前追溯了环境应力值τ_0的变化。发现有11个强震事件(约占全部事件80%)在震前1—5年内,在以强震为圆心,半径为200km范围内(个别略远),均有1—2个或多个高应力值地震出现。说明当高应力值地震发生时,该地区环境应力在增高,它可以作为将要发生强震的前兆。据此,推测了今后3年内大陆强震发生的可能地区是:①中印缅三国边境地区;②西藏波密地区;③青海北部到宁夏北部地区;④新疆伊宁地区;⑤纵贯新青藏90°E±2°线地带;⑥晋北忻州地区;⑦苏北及黄海地区;⑧山东长岛地区。  相似文献   
128.
一种干旱指数计算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29.
刘家坪杂岩体出露于扬子准地台西北边缘。该区扬子期岩浆活动,早期为刘家坪组海底喷发的中~酸性火山岩系,晚期先后侵入有角闪辉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辉绿岩脉。岩浆岩具有幔源岩浆及造山带地区火山岩的特征。据震旦系覆于刘家坪杂岩体之上,其底部砂砾岩的砾石中有杂岩体成分,以及杂岩体侵入于同位素年龄值为6.43亿年的刘家坪组之中,认为刘家坪杂岩体时代为前震旦纪。  相似文献   
130.
新疆北部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和布克赛尔、克拉玛依、玛纳斯—乌鲁木齐地区泥盆纪到白垩纪古地磁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首次建立了准噶尔西北缘及南缘石炭纪—白垩纪古地磁极移曲线,由石炭纪到二叠纪的古地磁极位置基本在同一区间,说明该时期这些地区为一个统一的构造单元,而其古地磁极明显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地块存在着差异。(2)该地区侏罗纪及白垩纪古地磁结果与塔里木地块结果一致,侏罗纪乌鲁木齐与和布克赛尔磁偏角相差30°左右,说明和布克赛尔地区相对乌鲁木齐地区逆时针旋转了30°左右,晚古生代以后曾发生过南向移动,而侏罗、白垩纪以来均向北发生了相当规模的北向运动,并发生了相对旋转,目前东、西准噶尔的构造格局可能就是由于局部相对旋转造成的。(3)中国大陆在早二叠世还不是一个联合的整体,而是以相互分离的独立块体分布于45°N—15°S的古特提斯洋中。(4)该地区二叠纪的磁偏角为165°—168°,而塔里木为218°,哈萨克斯坦为229°,说明存在35°—55°的逆时针旋转,这个旋转可能是由于西部推覆构造造成的。如果将西准噶尔超基性岩带顺时针旋转35°—55°后,东准噶尔超基性岩带、西准噶尔超基性岩带和斋桑泊—鲁布佐夫斯克超基性岩带应在同一构造带上。(5)该地区晚古生代古纬度变化不明显,位于30°—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