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4篇
  免费   641篇
  国内免费   567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300篇
地球物理   497篇
地质学   634篇
海洋学   1387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182篇
自然地理   35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Insight into the dynamics of the Antarctic Coastal Current (ACoC) is achieved by quantify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its driving mechanisms to the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its barotropic and baroclinic components. These mechanisms are sought out in the local wind, the sea-ice concentration, wind curl of the Weddell Gyre (Sverdrup transport) and the thermohaline forcing related to warming/cooling and ice melting and freezing. These driving mechanisms induce most of the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both the barotropic and baroclinic components of the ACoC by deepening the pycnocline towards the coast and sharpening the baroclinic profile following thermal wind balance. The resulting coastal current has mainly a barotropic transport (82%) and a major annual cycle, which explains 37% of this component's variability (tides and other high-frequency events generate 40%). The wind contributes with 58% of the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the barotropic component and 23% of the baroclinic; the sea-ice concentration contributes with 8% and 18%, respectively; Sverdrup transport with 4% and 30% and the thermohaline forcing with 30% and 29%.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obtained with analysis of fifteen CTD sections (potential density and geostrophic velocities) of RV-Polarstern obtained between 1992 and 2005, as well as composite, spectral and harmonic analyses of 9 years of time series from moored instruments (current speed and temperature), wind speed,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sea-ice concentration of satellite imagery.  相似文献   
982.
象山港内三维动边界潮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象山港是一具有广阔潮滩和大潮差区域的半封闭型海湾,进行数值模拟时必须引入动边界技术来考虑露漫滩的影响.在二维模式中引入动边界技术相对成熟一些,而将这些二维模式使用的露漫滩处理方法简单地搬入三维模式中,常遇到由于边界不连续变动而产生的数值"噪音"及计算不稳定现象.原始POM(Princeton ocean model)模型采用固定边界,没有使用动边界技术,故无法模拟漫滩流.借鉴BURCHARD et al 2004年的研究工作,在原始POM模型的基础上,突破其为固定边界模式的局限,基于尽量使模式物理上满足流动简化需要的原则,引入了一种较为自然的动边界处理技术,使得在非常浅水处和复杂的地形情况下,应用合理的数学表达式体现该物理过程.当总水深大于设定的临界水深时,体现的数学方程是通常形式的动量方程;而当总水深接近设定的最小允许水深时,模型的动量方程被简化为变化率、摩擦力和正压梯度等项之间的平衡关系,此时由于摩擦力占优,相应的流速也会趋于0,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计算中出现负水深.除在非常浅水处对动量方程作简化外,对于陡坡地形附近的露漫滩问题,当发生一个网格点上的水位低于相邻格点海床的现象时,还需对正压梯度的求解作一个简单的数值处理,以避免不合理值的出现.此外,通过修改原始POM模型的底摩擦系数表达式,可使模型在模拟露漫滩过程时计算更加稳定.改进后的POM模型被用来模拟象山港海域内的三维潮流场,模型计算结果与2个潮位站、1个锚系站和2个船测连续站资料进行了比较,符合良好.整个模型很好地再现了象山港内大区域三维涨、落潮流特征和变化规律,同时象山港顶区域涨憩、落急、落憩和涨急4个特征时刻的流场水平和垂直分布变化过程反映该模型能很好地反映涨、落潮造成的潮间带的露漫滩过程,由此说明对原始POM模型所作的修改是十分有效和可行的,有利于进一步扩充POM模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83.
根据胶州湾海湾大桥现场试桩结果,对海流作用下桩基局部冲刷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桩柱附近实测海流以及试桩前后桩柱周边海底沉积物粒度变化联合分析,发现桩柱竖立后,桩柱根部优势流迎流面发生局部冲刷,侧面和背流面发生局部淤积。桩柱附近海底沉积物粗化,且根部优势流迎流面海底沉积物粗化最为明显。说明桩柱竖立后,细颗粒物质迁移,使桩柱附近海底发生冲淤变化。  相似文献   
984.
Along the downwelling coast off Western Australia, late-autumn/early-winter chlorophyll a blooms are observed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south of Shark Bay (26°S), in contrast with summer blooms in the north. The late-autumn/early-winter blooms are in phase with seasonal strengthening of the Leeuwin Current and its eddy field. Anticyclonic eddies entrain the high phytoplankton biomass waters from the shelf and transport offshore into the oligotrophic, subtropical marine environment, as revealed by coalescing the finite-size Lyapunov exponent (FSLE) of the surface geostrophic flow field and the satellite chlorophyll a images.  相似文献   
985.
2008年3月6日至2008年4月9日, 在南海北部外陆架与陆坡上的沙波区进行了海底流速的连续观测,观测结果表明潮流与海流较弱,但时有流速达30—77cm.s-1的海底强流发生。强流方向与南海北部内波传播方向相对应,多分布在偏NW向与偏SE向。偏SE向流强于偏NW向流,与内波在传播方向上的下坡流大于上坡流的特征一致。对流速序列进行了旋转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高于M2分潮的频率中,众多的振荡分量具有内波流性质,说明阵发性强流为内波所致。采用观测流速计算了沙波的移动速度,计算结果得出强流能起动海底泥沙,由于NW向传播(上坡方向)的内波导致了SE向(下坡方向)的净流动,沙波偏SE向移动,但沙波移动速度不大,小型沙波移动速度小于1.6m.a-1。采用潮流、风暴潮耦合模型计算了强台风驱动的海底流速过程,表明潮流、风暴潮耦合也能移动海底沙波,但沙波移动方向与台风路径相关,不一定为SE向,且移动距离更小,潮流、风暴潮耦合不是沙波移动的主要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86.
地名与地址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地名和地址定义分析基础上,从语义构成、存在的先后顺序、空间形态、指代空间范围的确定性、时间形态、文化内涵几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地址是一种复合的地名或地名的延伸;地名在先,地址在后;地名一般表示较模糊的面状范围,地址一般表示较具体的定位点;地名有历史、现状和规划三种时间形态,地址只有现状地址才有意义;地名具有文化内涵,地址是地名的组合,侧重于应用。  相似文献   
987.
以黄上高原泾河流域为例,首先利用遥感植被指数和气候干燥度指数之间的回归模型,模拟出了潜在植被指数,在此基础上通过遥感监督分类方法得出泾河流域现生植被分布格局和潜在植被的分布格局,并利用转换矩阵方法得出了植被退化的空间态势.结果表明:泾河流域最主要的潜在植被类型是针阔叶疏林(32.44%)、阔叶落叶林(31.28%)和中牛灌丛(23.71%).与现生植被相比较,有25.08%的阔叶落叶林潜在分布区被开垦为农作物,13.32%退化为针阔叶疏林,13.04%退化为中生灌丛,14.22%变化为旱生灌丛,仅有25.90%的面积保持了阔叶落叶林植被;针阔叶疏林分布区主要退化为农作物(26.01%)、旱生灌丛(20.99%)、草甸(17.12%);中生灌丛主要退化为草甸(30.29%)和温带草原(43.21%).植被的退化以流域中部、南部的黄土残塬沟壑区退化最为严重,其次为流域北部的黄土丘陵区,而流域东部的子午岭山区和流域西部的六盘山区植被退化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988.
ADCP等测量新技术用于金沙江河道,取到了宝贵的成果,但GPS在山区使用受到限制,ADCP和测深仪会受含沙量影响不能满足测量需要,以及电波流速仪因电磁辐射干扰阻碍使用等。为此,通过分析仪器原理和环境条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处理办法,并在实践中得到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989.
侯二虎  杜敏  王兵振 《海洋工程》2015,33(5):118-124
为了研究潮流能水轮机尾流场的变化规律,本文在水平轴水轮机现有理论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建立了数值模型,计算了水轮机的功率特性,进行了网格独立性验证,比较了模型中旋转区域不同对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研究了全工况下尾流场速度衰减随尖速比和距离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在小尖速比下尾流场速度恢复情况相对大尖速比下较好;靠近水轮机轮毂中心线位置处,衰减相对较大。研究建议水轮机在同等功率表现下尽量选择在小尖速比下工作,水轮机组在实际排列时避免采用成列布置,水轮机设计阶段应综合考虑功率特性和尾流场衰减。本文研究内容可以为潮流能水轮机的研究以及阵列式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0.
采用有限元三角形网格的分步杂交方法,建立了广西近岸海域的二维潮流数值模型,计算值与实测资料符合较好。采用主要分潮组合输入,模拟了研究海域的平均潮潮流场。模拟结果表明:涨急时,潮流向为东北方向,最大涨潮流速为74cm/s左右;落急时,潮流向为西南方向,最大落潮流速约100cm/s,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近岸区域潮流为往复流,离岸边越远潮流越接近旋转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