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3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327篇
测绘学   136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553篇
地质学   857篇
海洋学   19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85篇
自然地理   18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中条山大陆裂谷发育于晚太古—早元古代,其构造演化完全受制于两大地壳波系的波浪状运动。本文提供了五个方面的证据:①业已从绛县群—中条群及邻区相应地层中,获得大量的2700~2300Ma的同位素年龄数据;②构造变形、岩浆活动等显示了两大地壳波浪的交替作用;③地层剖面结构显示出典型的大陆裂谷建造特征;④岩石地球化学表明绛县群火山岩为“双峰式”,火山岩稀土曲线与世界其它典型的前寒武大陆裂谷一致;⑤花岗岩可分两期,绛县期末为挤压环境,中条期为张裂环境。  相似文献   
922.
????????????丽???????????α?????????????????,??Okada??????????????????????2001??11??14??????8.1??????????λ????????????α??????????????????1??????8.1???????????????????????????????????????λ??????????????40 mm?????2??????????????????????GPS?????????????????????????????????????????  相似文献   
923.
在南天山中段,上志留统阿尔皮什麦布拉克组经历了两期变质变形作用。下泥益统彩华沟组的变质变形特点及变质期与阿尔皮什麦布拉克组的蜕变质作用时期完全一致。这两套地层的走向有30°~40°的交角,其间有出露长达14Km的底砾岩和古风化壳,构成了代表加里东晚期构造运动的不整合面。  相似文献   
924.
1 IntroductionThemodernspacegeodesytechnology (GPSes pecially)israpidlydeveloping ,andisabletoprecise lymonitorongoingsurfacechangeprocessatun precedentedspatialandtemporalresolution .Soithasgraduallybecomethemostsuitabletooltoob servegeodynamicalphenomena[1 - 5] .Theearthquakepreparationandoccurrencearecloselyrelatedtofaultanditsmovement.Activefaultanditsquantitativeanalysisisstillthepredomi nantfieldofseismologicalresearch[6,7] .Faultdislo cationmaycausecrustaldeformationaroundit.Onthebas…  相似文献   
925.
通过对日本3·11大震前后GEONET观测站位移时间序列以及中国东北三维形变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地震及大地电磁研究成果,探讨中国东北长白山火山区现今地壳运动特征及动力学环境。结果表明,奥羽山脉是日本东北地壳运动的分界带。3·11地震后,两侧点位以东向运动为主,大震对中国东北形变的影响还未结束。受板块俯冲及壳幔岩浆运动的影响,长白山火山区现今地壳变形及地震的发生与区域应力变化及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26.
黔中隆起的形成时间及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黔中隆起经历了水下和陆上两个发育阶段;都匀运动是这一发育转变的成因。问题的焦点是水下隆起的开始时间和都匀运动发生的具体时间。根据沉积相研究,受郁南运动控制,黔中隆起在下奥陶统桐梓组沉积期间已具雏形。对贵阳乌当发现的珊瑚化石Plasmoporella、Heliolites、Amsassia等重新厘定后认为黔中隆起大规模露出水面的时间为晚奥陶世五峰组沉积期结束之时,这也是都匀运动发生的时间。都匀运动本身,受到自南而北方向的滇桂—北越地块的挤压和南东—北西方向的加里东造山运动的挤压,因此在黔中及周缘地区形成了以黔中背斜、乌当—二比向斜为代表的东西向构造和以麻江背斜为代表的南北向构造并存的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927.
李博  吕桂恒  高飞  刘飞  郭文明 《气象科技》2022,50(5):702-712
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和ERA5再分析数据,对鲁西南2020年7月22日(简称“7〖DK〗·22”过程)和8月6—7日(简称“8〖DK〗·6”过程)两次区域性大暴雨及伴随的短时强降水形成机制诊断分析。结果表明:“7〖DK〗·22”过程是一次地面气旋降水过程,大暴雨主要出现在气旋中心至移向右前部的倒槽内,短时强降水是对流不稳定触发后,惯性不稳定的增强造成。“8〖DK〗·6”过程是一次副高边缘暖区降水过程,大暴雨主要出现在低空急流的前端、地面辐合线附近,短时强降水由对流不稳定的触发和释放造成。“7〖DK〗·22”过程暖湿急流较强,水汽通量散度和动力条件显著强于“8〖DK〗·6”过程,超低空强辐合区、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大值区、水平动能大值区边缘的强锋生区以及湿位涡MPV大值区边缘的|MPV2|小值区对短时强降水的出现区域指示较好。两次过程分析均表明垂直上升运动和深厚湿区的配合对短时强降水的出现时间指示较好。  相似文献   
928.
To better monitor the vertical crustal movements and sea level changes around Greenland, multiple data sources were us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tide gauge, satellite gravimetry, satellite altimetry, glacial isostatic adjustment(GIA). First, the observations of more than 50 GPS station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 and Greenland network(GNET) in 2007–2018 were processed and the common mode error(CME) was eliminated with us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GPS stations show an uplift trend and the stations in southern Greenland have a higher vertical speed. Second, by deducting the influence of GIA, the impact of current Gr IS mass changes on GPS stations was analysed, and the GIA-corrected vertical velocity of the GPS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vertical velocity obtained by 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 Third, the absolute sea level change around Greenland at 4 gauge stations was obtained by combining relative sea level derived from tide gauge observations and crustal uplift rates derived from GPS observations, and was validated by sea level products of satellite altime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the mass loss of Gr IS can cause considerable global sea level rise, eustatic movements along the coasts of Greenland are quite complex under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sea level changes.  相似文献   
929.
球面上的块体系统非连续变形反分析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球坐标系下弹性力学的几何方程,推导出球面上块体的位移方程。在球面块体边界均由大圆弧段构成的假设下,导出了块体间距离的计算公式,给出了排除块体间相互入侵和保持合理接触的运动学约束条件及其惩罚函数形式。按最小二乘原理,建立了球面坐标系下的法方程组及其系数矩阵的具体形式。最后,对入侵判定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30.
本文利用1971—1986年山东全省多期复测水准及部分测距成果讨论了本省的地壳形变特征。结果表明:以沂沭带为界,鲁东块体显示整体抬升,而鲁西块体虽以上升为主,但内部明显存在着形变差异运动。期间地壳垂直形变速率不高,一般不超过±3mm/年。近期构造运动显示继承性特点,地壳上升和下降的分界线与断裂相吻合。沂沭断裂带形变北强南弱。沿该带北西向益都、苍山-尼山断裂两侧形变差异较大,活动相对强烈,故对这两条断裂及其与沂沭带交汇处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