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247篇
大气科学   124篇
地球物理   135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近年来山西省1∶10000 DLG数据更新及检查工作为基础,以GEOWAY软件作为更新平台,对更新过程中数据更新要点以及接边和自检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快速更新及加强DLG数据过程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依靠自主研发的Resee矿山遥感自动监测系统中的变化向导模块可对矿区进行方法评价及变化图斑提取,辅助相关部门监视工作区存在的部分违规采矿行为,很好地实现对矿区采矿行为及影像的动态监测,对矿山环境的变化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大大提高了矿山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3.
空间地理信息作为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貌数据作为空间数据的组成部分,其数据采集及更新十分重要。机载 Lidar 问世以来受到测绘行业广泛重视,其应用不断扩展。该文以地貌数据的快速更新为研究目的,深入分析了地貌更新流程以及机载 Lidar 数据成果,并在此之上提出基于机载 Lidar 数据的地貌快速更新方案,研究其具体步骤以及核心技术,同时采用 CAD 二次开发实现地貌更新数据预处理,大幅提高地貌更新效率。  相似文献   
74.
精密控制网测量中,气象因素对边长精度的影响不容忽视.文章针对测量机器人的主要误差来源,对影响精密控制网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自动目标识别(ATR)的主要误差源,指出了ATR观测中应选择最佳观测条件以保证角度测量精度;结合实测数据详细分析了温度、气压、折光系数K对边长改正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在高精度测量中应精确测定气象因子和选择最佳观测时段测量的思路,并提出了利用三角高程网平差后高差求解各方向动态K值进行边长改正的方法,可有效提高边长改正的精度.最后实例验证了这些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5.
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地质科研范式正由过去的经验范式、理论范式向数据密集型范式转变。基础地质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成果,反映了地质调查的精度和质量,是地质调查工作创新、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点与源泉,决定了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竞争力。在以密集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即将来临之际,基础地质数据的数量、质量和更新时效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质调查工作水准的基础标准之一。大部分国家按照严格的技术标准实现了基础地质数据库的实时更新和基础地质数据与图件的一体化表达,并面向社会需求研发出类别丰富的地质数据衍生产品。我国虽然建成了地质云平台,实现了一批数据库的汇聚和共享,但基础地质数据更新机制尚不健全,影响了宏观尺度的地质认知水平;基础地质数据更新标准与技术刚刚提上日程,制约了地质调查工作的支撑服务能力;基础地质数据研发服务能力不足,限制了数据更新的外在需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依托地质云平台构建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体系的建议:一是建立“地质云节点一盘棋”的数据更新工作机制;二是构建全国统一的基础地质数据更新标准体系;三是构建“大数据、智能化和在线化”三位一体的数据更新技术体系;四是打造多方稳定协同的数据更新队伍体系。  相似文献   
76.
郭玉荣    叶哲谦 《世界地震工程》2022,38(3):070-77
离线模型更新混合试验对构件拟静力数据进行恢复力模型参数识别,并更新数值子结构中相应构件的模型参数来提高混合试验精度,但该方法尚缺少真实试验的验证。本文基于课题组开展的足尺RC柱拟静力试验,取恢复力模型为集中塑性铰Ibarra-Medina-Krawinkler(IMK)模型,进行框架结构离线模型更新混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物理子结构取为RC足尺柱时,离线模型更新混合试验能获得接近于真实试验情况下结构的地震响应,从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验证。利用IMK经验公式,将真实试验模型参数识别值按轴压比进行对照修正,应用于不同层数的框架结构地震响应模拟,实现了试验数据的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77.
结合沈阳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更新项目,研究地理共享平台数据的更新方式、更新技术以及更新发布一体化流程等关键技术。采用增量更新技术矢量数据,基于历史要素与现势要素节点、分线段的位置关系,检测并提取数据库中更新的要素;利用分词检测方法检测地名信息的匹配度,进行地名数据的更新;基于地名与路网数据,对公交数据进行检测、采集、优化等流程,完成公交数据的更新;并建立平台数据更新与发布一体化流程。经过作业流程控制与编写辅助程序,极大提高数据更新的速度与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78.
针对地理空间矢量数据更新和相似性在地理信息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文章分析了不同几何类型目标之间的几何相似性,结合属性相似度,提出了针对数据联动更新的目标相似性的计算模型以及目标匹配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据变化发现和提取方法,并依据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多重表达矢量数据的联动更新。最后以某省矢量数据的水系要素之间联动更新为实例,证明了本数据联动更新方法能够完成多重表达地理空间矢量数据的更新,同时保证数据之间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9.
科技名词中文译名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基础。新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名词层出不穷,如何及时发现并确定新生术语的中文译名是一项普遍的社会需求。介绍了一套全新的天文学英语新词自动提取系统。该系统综合使用脚本过滤、术语识别、正则表达匹配等多种方法,能够自动追踪Ar Xiv论文数据库的更新,分析天文学论文的内容,生成推荐术语列表,从而将学科专家从繁重的科技新词收集整理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更能体现专业素养的新词审定工作当中。这个系统将为推动天文学等基础学科的新词收集,乃至学科标准化等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0.
江苏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与人工观测对比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10年江苏省20个土壤水分站的自动站与人工观测资料,分析了自动站与人工观测的对比差值、相关系数和各自的方差等.结果表明:人工观测值平均高于自动站观测值,两者在浅层的平均差值最小,相关性最好.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人工与自动观测对比差值增大,相关性减小,在出现强降水时尤为明显.在有效降水较少时,各层人工观测方差均明显大于自动站观测.自动站观测方差在浅层为最大,随深度的加深而明显降低,因为受降水影响很小,而表现比较稳定.人工观测却受降水影响相对较大,方差平均值在各层表现波动均较大,在较深层波动更明显.最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以六合站为例初步建立了土壤干旱预报模型并检验其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