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8篇
  免费   386篇
  国内免费   589篇
测绘学   454篇
大气科学   210篇
地球物理   564篇
地质学   1264篇
海洋学   651篇
天文学   268篇
综合类   278篇
自然地理   37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6年   3篇
  1905年   3篇
  1900年   3篇
  1897年   7篇
  1877年   7篇
  18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一种新的、快速的碳、氮、硫同位素测定手段──EA-IRMS连线分析技术储雪蕾(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关键词元素分析仪-同位素比值质谱仪,连线分析碳,氮,硫同位素碳、氮、硫三种元素的稳定同位素在地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受到了重视,...  相似文献   
112.
陕西凤县庞家河金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庞家河金矿床的地层、构造控矿特征,研究了矿床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及矿体、矿石的基本特点,分析了矿石及矿石矿物黄铁矿的O、S、Pb稳定同位素组成;认为庞家河金矿的成矿介质水为同生建造水,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上沉盆统下东沟组,矿床类型为热水溶滤成因的微细浸染型。  相似文献   
113.
甘树才  曹淑琴 《世界地质》1996,15(3):101-104
系统研究了Ge-ARS-H2C2O4-V体系报道极谱催化波的影响因素,测定了Ge-ARS-H2C2O4三元配合物的配合比为1:2:1。实验初步证明了该体系催化波为具有吸附性质的平行催化波。本法检出限为0.14mg.mL^-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89%,标准回收率为93.70%-109.0%,0-50mg.mL^-1的锗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4.
多电极直流探测系统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地质矿产部机电所研制的多电极直流探测系统的主要技术性能,硬件和软件设计特点,数据处理软件的配置以及在不同领域勘探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5.
应用直流电法仪在井下进行了工作面巷道底板电测深和掘进头超前探测,查清了工作面底板水层的富水性和掘进头前头的地质构造及含水情况。目前,大部分探测结果已得到生产实践的证实。  相似文献   
116.
On the basis of S wave information from Tai’an-Xinzhou DSS profile and with reference to the results from P-wave interpretation, the 2-D structures, including S-wave velocity V s, ratio γ between V p and V s; and Poisson’ s ratio σ, are calculated; the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 of the profile is presented and the relevant inferences are drawn from the above results. Upwarping mantle districts (V s≈4.30 km/s) and sloping mantle districts (V s≈4.50 km/s) of the profile with velocity difference about −4% at the top of upper mantle ar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V s, γ and σ in different media and structures, also with reference to the information of their neighbouring regions; the existence of Niujiaqiao-Dongwang high-angle ultra-crustal fault zone is reaffirmed; the properties of low and high velocity blocks (zones) including the crust-mantle transitionalzone and the boudary indicators of North China rift valley are discussed. A comprehensive study is conducted on the relat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 results with earthquak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antle upwarps, thermal material upwells through the high-angle fault, the primary hypocenter was located at the crust-mantle juncture 30.0∼33.0 km deep, and additional stress excited the M S=6.8 and M S=7.2 earthquakes at specific locations around 9.0 km below Niujiaqiao-Dongwang, the earthquakes took place around the high-angle ultra-crustal fault and centered in the brittle media and rock strata with low γ and low σ values. This subject is part of the 85-907-02 key project during the “8th Five-Year Plan” from the St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相似文献   
117.
杭州地区石笋稳定同位素古气候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4C测年技术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温度方法,对浙江省临安瑞晶洞穴的石笋进行了14C的测年和碳、氢、氧同位素测试,获得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演化记录、该记录表明,在5~1万年间有三次较明显的周期性古温度变化,最高温度为14.9℃,最低温度为6.6℃,最大温差为8℃左右,平均温差3~5℃。这段时期正处在大理冰期后期,但大理冰期并不是一个持续的低温阶段,它至少有3次温度波动。与我们获得的石笋同位素古温度相一致。另外,我们将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变化与同期东南沿海的海平面变化进行了对比,在时间上也较为吻合,也就是温度上升、海平面也上升,温度下降、海平面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18.
各种类型的金矿脉常呈不规则的几何形状产出,对它们用欧几里德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不仅难以精确地说明其几何形态特征,有时甚至无法作出实际测量,因此也就很难掌握其产状变化的准确趋势,给金矿床的定量定位预测造成了困难.分形理论为获得有关隐伏矿床(脉)分布的更为准确的信息提供了有利工具.通过对招远灵山和河东两个典型金矿床矿脉分维数、几何丰度和有效紧密度等研究,讨论了分形理论在紧密结合地质特征条件下,客观准确揭示不规则矿脉变化规律及在找矿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9.
采用定量描述地震活动强弱程度的地震活动度方法,研究了内蒙古地区1970年以来中强地震的分布特征和活动规律,发现内蒙古地区S值存在5年周期的起伏活动规律。在分区研究区的基础上,内蒙古地区从西到东,地震活动度S值呈现有规律的强一弱交替特征。  相似文献   
120.
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滇西地区的深部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滇西地区地处欧亚板块碰撞或俯冲的边界地带,曾受到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其地质环境和构造背景十分复杂,是我国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 本文选用国家、地方和流动数字台网的16个台站的远震记录. 其中PASSCAL甚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4个,提取有效接收函数近2 000条. 两条测线的直线距离分别为650 km和450 km, 横切了滇西地区的一些主要构造单元. 研究表明,怒江断裂可能是一条具有俯冲性质的缝合线. 川滇菱形块体东西两侧的分界线¾红河断裂和小江断裂可能是直立的缝合线或碰撞带. 攀西构造带仍具有大陆裂谷的特征,即地表凹陷、上地幔隆起. 滇西地区的构造格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造山带与缝合线相间分布. 滇西地区由北向南地壳厚度渐次减薄,S波速度整体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