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9篇
  免费   2166篇
  国内免费   1919篇
测绘学   2760篇
大气科学   3603篇
地球物理   1487篇
地质学   2472篇
海洋学   1511篇
天文学   122篇
综合类   1011篇
自然地理   958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462篇
  2022年   452篇
  2021年   562篇
  2020年   527篇
  2019年   695篇
  2018年   526篇
  2017年   397篇
  2016年   413篇
  2015年   504篇
  2014年   717篇
  2013年   679篇
  2012年   753篇
  2011年   777篇
  2010年   613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721篇
  2007年   594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473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78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01.
探讨数字化地籍测量方面权属调查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并介绍数字化地籍测量产品质量检验中几种误差检验。  相似文献   
902.
在3维地形环境仿真中,经常需要输出大量文本信息.通常的做法是用位图方式进行渲染,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嵌入式操作系统)无法实现这一功能.针对某些3维地形环境仿真中位图方式渲染文本的局限性,研究如何用点阵方式渲染文本.研究内客包括点阵字库的创建和点阵文本的渲染,并根据实时渲染中不同类型文本的特点,将点阵文本的渲染分为缓存和非缓存两种方式.最后在基于VxWorks嵌入式系统的3维地形环境中实现了点阵文本的渲染.  相似文献   
903.
利用IDL开发矿山开采沉陷预计系统的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采沉陷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地质灾害现象,为了减少或者预防开采沉陷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环境和人员的损害,需要高效地开发出相应的预计系统。针对IDL语言的特点和功能以及矿山开采沉陷预计系统开发的需求,设计实现了矿山开采沉陷预计系统的关键功能,从矩阵运算、图形系统和3维可视化3个应用案例探讨分析了利用IDL开发开采沉陷预计系统的适用性及优缺点。通过试验系统开发表明,IDL编程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减轻编程工作量,提高可视化性能,是开发矿山开采沉陷预计系统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04.
为了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丰度和次级生产力的分布情况于2004年2月、5月、8月和11月共4个航次分别在长江口40个观测站采集大型底栖动物定量样品并利用Brey的经验公式对大型底栖动物栖息丰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进行了研究计算.该调查海域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202种,其中多毛类102种,软体动物51种,甲壳类27种,棘皮动物7种,其它动物15种.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丰度为394.7 ind/m2;年平均生物量以去灰分干重计,为2.58 g(AFDW)/m2;年平均次级生产力以去灰分干重计,为3.52 g(AFDW)/(m2*a);P/B值平均为1.53.结果表明,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自长江入海口向东呈递增趋势.本文分析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组成,主要生态类群的分布特征和次级生产力分布格局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比较,发现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次级生产力高于东海而低于渤海和胶州湾;P/B值高于南黄海、胶州湾和渤海,也说明了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个体小、生活史短,代谢快的种类所占的比例高于以上海域.  相似文献   
905.
基于图像的3D建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解决从地面图像生成3D模型问题。近景摄影测量很多年以手工或自动的像片测量方式生产高精度的3D模型。目前很多领域中3D激光扫描仪成为标准的数据来源。但是基于图像的建模仍然是最完整经济且轻便可靠方法。本文3D建模是基于地面数据的,考虑了不同的方法,分析了其所包含的步骤。  相似文献   
906.
针对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内外业工作的作业模式进行分析,讨论了目视解译与自动分类相结合的模式,分析了外业调查中可能应用的几种模式的特点,对不同的作业模式进行了初步评述。  相似文献   
907.
RS和GIS支持下的生态风险评估——以塔里木河下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为止,生态风险评估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本文以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下游区段为研究区域,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与模糊数学方法相结合,根据ERA框架和层次分析思想建立塔河下游植被的生态风险评估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塔河下游植被生态风险的遥感定量评估;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流域生态风险评估缺乏有效的定量评估方法的情况下,Fuzzy集合论与AH P方法结合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可行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评估结果的定性、定量和可视化。  相似文献   
908.
GIS中的方向关系描述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的相对方位位置。方向关系的定性推理是研究方向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方向关系定性推理的规律性研究是研究方向关系的提升。本文提出了X-Y方向关系和Z方向关系,根据方向关系的定义,用代数法详细研究了X-Y方向关系的推理规律和Z方向关系的推理规律,3D方向关系的推理规律是X-Y方向关系的推理规律和Z方向关系的推理规律的复合。  相似文献   
909.
哈大城市带网络结构韧性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结构韧性是城市空间组织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向,是社会经济稳定性与恢复力的结构保障。论文借鉴复杂网络指标,构建城市网络结构韧性演化评价模型,以哈大城市带为例,对比分析多重城市网络结构韧性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 多重城市网络层级性与匹配性存在分异,在层级性上,交通和金融网络趋于扁平,信息和创新网络趋于立体;在匹配性上,交通和创新网络分别表现为同配性与异配性且特征强化,金融和信息网络为异配性但特征削弱。② 网络结构韧性类型相对稳定,交通运输网络为“同配—核心边缘网络”,金融、信息与创新网络为“韧性网络”;韧性演化综合水平表现为创新合作网络>信息关联网络>0>金融联系网络>交通运输网络。③ 可以从整体结构、片区差异和要素流动三方面优化网络结构韧性演化水平。  相似文献   
910.
1960—2019年西北地区气候变化中的Hiatus现象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发生变暖停滞(Hiatus),然而Hiatus现象是否在全球各地均存在尚有争议,其在西北地区的表现及特征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基于1960—2019年气温地面观测数据,利用累积距平曲线、Mann-Kendall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及Yamamoto检验进行气候突变分析,结合线性倾向估计进行气候变化趋势分析,对西北地区气候变化中的Hiatus现象及其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 西北地区年均气温在1986年、1996年和2012年分别突变,1996年突变升温后在1998—2012年间保持高位震荡;② 1998—2012年间西北地区年均温变化率为-0.20 ℃/10a,呈现明显Hiatus现象,分季节看,冬季降温幅度最大,夏季仍保持升温,春季均温比秋、冬季提前1年开始和结束停滞期,从空间上看,西北地区东南部降温最显著,青藏高原不存在Hiatus;③ 2012年Hiatus结束后西北地区气温普遍快速升高,季节上以冬季升温最快,空间上以南疆升温最快。综合来看,1998—2012年的Hiatus现象在除青藏高原外的西北地区表现明显,停滞后的快速升温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