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99篇
  免费   1581篇
  国内免费   1749篇
测绘学   5009篇
大气科学   2003篇
地球物理   2087篇
地质学   2861篇
海洋学   1155篇
天文学   1248篇
综合类   1410篇
自然地理   1356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440篇
  2021年   574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650篇
  2018年   458篇
  2017年   740篇
  2016年   655篇
  2015年   672篇
  2014年   784篇
  2013年   975篇
  2012年   877篇
  2011年   807篇
  2010年   622篇
  2009年   788篇
  2008年   825篇
  2007年   969篇
  2006年   895篇
  2005年   735篇
  2004年   693篇
  2003年   527篇
  2002年   451篇
  2001年   380篇
  2000年   307篇
  1999年   271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1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5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三维城市模型的研究与实践(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way we interact with spatial data has been changed from 2D map to 3D Virtu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VGE). Three-dimensional representation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on a computer are known as VGE, and in particular 3D city models provide an efficient way to integrate massive, heterogenous geospatial information and georeferenced information in urban areas. 3D city modeling (3DCM) is an active research and practice topic in distinct application areas. This paper introduces different modeling paradigms employed in 3D GIS, virtual environment, and AEC/FM. Up-to-date 3DCM technologies are evolving into a data integration and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represent the full spatial coverage of a city, to model both aboveground and underground, outdoor and indoor environments including man-made objects and natural features with 3D geometry, appearance, topology and semantic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 No. 40871212, No. 40671158), the Leading Academic Discipline Project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Committee( No.J50104).  相似文献   
952.
本文在分析和比较了三维GIS中多种数据结构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线性八叉树编码原理、线性八叉树数据结构以及线性八叉树的生成、显示与操作,并从数据结构的优缺点着眼,提出将BR 法与线性八叉树相结合的观点;从三维动画技术着眼,提出将原型法、CSG 法与线性八叉树相结合的观点,最后提出一种基于多元表示的三维GIS系统的构想框架  相似文献   
953.
用数学形态学变换实现空间分析中的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数学形态学的基本算法, 并将这一方法引入空间分析的数据处理中。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对于空间分析中一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4.
面向地学计算的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的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中,数据、计算和服务等各种资源存在着共享少、冗余大、标准杂等问题。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信息技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带来强大的技术支持。鉴于此,本文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为例,系统地介绍面向地学科学计算的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以及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元数据标准/元数据数据库技术、XML/GML技术以及网络会议/多媒体技术等。  相似文献   
955.
基于Oracle Spatial的空间数据库缓存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racle Spatial是目前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库存储模型,它实现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可以定义特定的数据类型,具有开放的存储格式,为GIS数据共享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但由于其采用扩展结构的空间数据库模型,对空间数据进行间接存取,数据存储和获取的效率较低。本文在阐述了扩展结构空间数据库模型的优势和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缓存技术来提高数据访问效率,重点研究了空间数据库客户端缓存的关键技术,包括缓存实现机制、数据编码方法、数据一致性控制等,并给出实验对比数据,证明了空间数据缓存技术对空间数据尤其是大数据量空间数据的读取上所取得的成效。最后,本文指出了这一技术尚存在的问题及初步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56.
散乱数据插值的HASM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高精度曲面建模(HASM)方法,研究了空间散乱数据插值算法,并以陕西咸阳彬县大佛寺煤矿区的实测数据为案例,使用交叉统计检验方法比较分析HASM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中常用传统插值方法的空间插值结果。结果表明,HASM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本文还分析了传统常用插值方法的一些统计结果,得出一些结论,这些结论对于使用常用传统GIS空间插值方法的研究者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57.
生态环境数据合理有效地组织与管理,对于开展区域生态环境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探讨了生态环境数据组织管理的基本流程。在此基础上,指出生态环境数据分类编码与元数据的规范化,以及生态环境模型的设计是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组织管理的难点所在。随后,笔者以云南边境地带生态环境数据为例,提出了生态环境数据分类编码与元数据方案。并且在深入剖析生态环境数据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生态环境数据的建模方案,提出了生态环境辅助数据模型(EcoADM)。最后,简要介绍了云南边境生态环境数据库管理原型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958.
姜莉莉  齐清文  邹秀萍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7,9(3):123-127,封2,封3
本文在阐述由DLG、DRG、DEM和DOM组成的4D产品的信息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4D"数据在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功能,包括生态环境的快速动态监测、三维生态景观的直观分析和表达、DLM与DCM相结合的生态模拟、多时空尺度的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等.并以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为例,研究了其在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技术流程,并通过案例分析,生成了系列生态环境地图.  相似文献   
959.
地理数据的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地理数据不确定性是制约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地理数据分析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输出的可信度。如何识别、量化、跟踪、减少、可视化表达地理数据不确定性,已引起地理信息科学领域专家的广泛重视,成为3S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先阐述地理数据不确定性研究的重要性,然后分析地理数据不确定性产生的根源,最后提出开展地理数据不确定性研究的方法及地理数据不确定性的优先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60.
数字油田是解决当前油田建设中数据冗余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大庆油田勘探、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数据量大、共享困难等问题,对大庆油田的基于统一共享平台的各种空间数据及其他非空间数据共享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基于ArcGIS产品的油田数据管理与共享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