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341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418篇
地球物理   147篇
地质学   357篇
海洋学   235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淮北地区2010年4月异常低温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曙霞  李菲  冯还岭  白雪  班欣 《气象科学》2012,32(3):332-338
利用1961—201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4月淮北地区气温资料,用累积距平(CA)法、合成分析法对淮北地区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2010年4月淮北地区持续冷气候背景进行分析。文章分析了淮北地区4月冷、暖年的大气环流异常及要素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淮北地区4月气温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在1990年前后发生了突变。贝加尔湖南部,100°E以东的华北地区中低层的冷空气活动与淮北地区4月气温高低存在很好的相关性,该地中低层冷空气强(弱),淮北地区4月气温低(高)。冷暖年,乌拉尔山暖脊、东亚大槽、西伯利亚高压等差异显著,说明以上是影响淮北地区4月气温异常的关键系统。另据分析,El Nino与淮北地区4月气温异常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2.
The mid-Pliocene, the most recent warm geological period, is thought to be indicative of the fate of the Earth's climate under global warming. Earlier evidence has suggested that permanent El Nio-like conditions existed in the mid-Pliocene, though the concept of a permanent El Nio remains controversial. Here, the authors analyzed Nio 3.4 SST in pre-industrial and mid-Pliocene simulations with the low-resolution version of the Norwegian Earth System Model (NorESM-L). The simulated mid-Pliocene Nio3.4 SST, with a smaller standard deviation, indicated that a weaker ENSO existed in the mid-Pliocene relative to the pre-industrial experiment. Compared with earlier modeling studies, our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oblem of ENSO's standard deviations in the mid-Pliocene remains unresolved, although the mean and the period of ENSO in the mid-Pliocene have been resolved by earlier geological and modeling studies.  相似文献   
153.
为了适应高速铁路行车的平顺性和舒适性的要求,高速铁路轨道必须具有较高的铺设精度,甚至精度要保持到毫米级范围内,测量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无砟轨道板静态调整是控制客运专线高平顺性和高精度的最后一个工序,也是整个测量过程的重中之重,本文以石武客运专线SWZQ-7标段漯-驻特大桥为例,通过对CPⅢ测量、全站仪设站、外业数据采集及模拟调整等测量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说明测量技术在CRTSⅡ无砟轨道板长钢轨静态调整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4.
采用CAM3(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Version3)模式中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原方案和改进方案,利用观测海温驱动CAM3模式进行气候模拟,以分析模式对厄尔尼诺事件影响气候变化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采用CAM3模式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改进方案,模式能够更好地模拟出由厄尔尼诺事件引起的北太平洋和北美地区大气环流的变化,尤其是对厄尔尼诺年冬季阿留申低压强度和与PNA遥相关型有关的500hPa位势高度异常的模拟。  相似文献   
155.
利用1979—2007年NOAA重建海温逐月资料和中国160站夏季降水资料,使用扩展奇异值分解(extende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ESVD)方法,研究了冬季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与次年夏季中国降水异常季节内演变型之间的关系,指出前冬El Nino事件是与次年夏季中国降水季节内变化相联系的最重要的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模态。相应的降水异常季节内变化情况为:6月在长江以南为正异常,江淮流域有负异常;7月在华南沿海有负降水异常,而正异常北进到长江流域,华北地区也出现正降水异常;8月在长江南北分别为少雨和多雨。进一步研究前冬El Nino事件与次年春夏印度洋、太平洋海温异常、对流层低层风场异常以及副热带高压等的联系,结果表明:El Nio事件发生的次年春夏,热带西太平洋周边存在东负西正的海温异常分布;西太平洋反气旋异常较强;副高在6月、7月偏西偏北,但在8月迅速南退。虽然与El Nino事件相联系的6月与7月、8月的降水型不同,但是西太平洋反气旋异常带来的充沛水汽造成7月长江流域雨季多雨,8月副高迅速南退带来的又一次长江流域降水,造成了El Nino事件发生次年夏季长江流域涝而华南沿海旱的夏季平均降水异常型。  相似文献   
156.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possible warming effects of an E1 Nifio event on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SSTA) in the northwestern Indian Ocean. Most pure positive Indian Ocean dipole (IOD) events (without an E1 Nifio event co-occurring) have a maximum positive SSTA mainly in the central Indian Ocean south of the equator, while most co-occurrences with an E1 Nifio event exhibit a northwest-southeast typical dipole mode. It is therefore inferred that warming in the northwestern Indian Ocea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1 Nifio event. Based on the atmospheric bridge theory, warming in the northwestern Indian Ocean during co-occurring cases may be primarily caused by relatively less latent heat loss from the ocean due to reduced wind speed. The deepened thermocline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warming along the east coast of Africa through the suppressed upwelling of the cold water. Therefore, the E1 Nifio event is suggested to have a modulating effect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dipole mode in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相似文献   
157.
福建省冬季暴雨过程及其环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福建省66个气象观测站1960年12月至2008年2月的暴雨资料,分析了福建冬季暴雨的时空特征及主要影响天气系统。结果表明,冬季暴雨主要发生在闽西;福建冬季暴雨主要是南支槽东移、切变线维持和冷空气南下影响所致;冬季暴雨的产生与充沛的水汽、对流不稳定和辐合上升运动密切相关,但大气层结比汛期暴雨要稳定得多;冬季暴雨异常与500 hPa大气环流和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关系密切,它们可能主要通过大气环流的改变引起福建冬季暴雨异常。  相似文献   
158.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的成因与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南极气温资料、环南极海冰资料、臭氧变化资料、太平洋海温资料、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资料、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资料的综合验证,发现了构造运动与厄尔尼诺因果关系。大气、海洋与岩石圈的角动量交换在南半球和北半球有不同的形式,这是由陆海分布的差异决定的。南极上空臭氧变化和环南极海冰变化是赤道海温和全球气候准两年振荡的原因。其中,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变化起主要作用。这个结论给出了作者提出的“海洋锅炉效应”、“臭氧洞漏能效应”、“德雷克海冰气候开关效应”和“大洋地壳跷跷板运动”的相互关系,证明构造运动对厄尔尼诺的重要影响。强潮汐准4a周期的发现,表明南极海冰变化、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地球自转变化和厄尔尼诺都具有4a准周期变化的原因。海温和海冰开关的准2a周期和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9.
用1959~1998共40年全球格点风场资料计算了200 hPa与850 hPa的纬向风速差, 即对流层纬向风切变(简称TZWS),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其距平值。为了全面考察对流层中环流异常的年际变率特征, 根据TZWS的标准差分布, 文中选出了7个TZWS标准差数值大于5 m/s的代表性区域。这7个区域分别位于赤道中太平洋、赤道东太平洋、北太平洋亚热带地区、南太平洋亚热带地区、赤道大西洋、亚洲西南部以及东北部。前5个分别位于赤道、亚热带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区域TZWS指数, 其年际变率与ENSO循环有密切联系, 反映了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对低纬度地区对流层环流的影响; 后2个区域的TZWS指数反映的是亚洲西南部和东北部的气候统变率, 在年际时间尺度上与ENSO循环有着明显的区别。通过对全球陆地降水和温度场的分析, 比较了热带、副热带的TZWS指数以及北极涛动指数的异同, 发现后2个区域TZWS指数能很好且能独立反映出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陆地降水及陆地温度的异常模态。  相似文献   
160.
近年来,雪峰山地区的基性-超基性岩矿床找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了及时总结成矿规律,指导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本文在大量野外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该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岩体的地质特征、已有找矿进展的长界镍矿和字溪金矿地质特征及已发现的镍钴铜金等矿化特征,并与国内外同类型矿床的成矿特征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如下认识:雪峰山地区具备找寻基性-超基性岩矿床潜力,目标矿种主要为镍、钴、铜及金矿,主要矿床类型为岩浆硫化物型镍钴铜矿及蚀变热液型金矿。前者目标地质体以通道-洪江-中方-古丈一带新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群/带最为有利,后者则以隘口岩群及艾头坪-大洪山岩群的大洪山段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