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466篇
地球物理   125篇
地质学   124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本文利用取自浙江椒江河口3个未扰动柱状沉积物样,进行了孔隙水化学测试、固相沉积物的活性分量与黄铁矿分量的分级提取和测试,结果表明:Hg主要以黄铁矿态形式存在于沉积物中。As在有机碳较高的河口区潮上带和沉积速率较慢的潮下带主要以黄铁矿形态存在[DTMP(degree of trace metal pyritization,痕量元素黄铁矿矿化程度)〉50%)],而在中潮带As的黄铁矿矿化程度略低(DTMP均值为40.99%),研究区DOP(Fe的黄铁矿矿化程度)值普遍较低(〈35%),Mn-DTMP低于3.32%。从而揭示了浙江椒江河口沉积物在数厘米以下,毒性痕量元素Hg和As被高度黄铁矿矿化的规律性,并指出在遇有海事活动或风暴潮事件对海底沉积物进行扰动时,河口沉积物与充氧的海水反应,高度黄铁矿矿化的痕量元素会转变成活性态,从而导致近海生态系统的毒性事件。  相似文献   
52.
云顶充满度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浩  廖仿玉 《气象科学》2002,22(3):337-342
本文采用GMS-5红外云母,提取了一个描述云顶结构特征的参数一云顶充满度VS。结合地面观测资料,引入了云高参数DTS,得到并分析了参数VS随云高DTS的分布特征,同时还讨论了VS的天气学意义。  相似文献   
53.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cloud parameters and the interactions with the ground albedo and the solar zenith angle have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model simulations. The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suitable for a cloudy atmosphere as well as for a clear atmosphere has been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Discrete Ordinate Method. This study leads to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for cloudy atmospheres: in the presence of a uniform cloud, the cloud scattering is dominant to molecular and aerosol scattering, and it is also wavelength-independent; the ratio of transmitted irradiance in a cloudy atmosphere to that in the background clear atmosphere is independent of cloud height and solar zenith angle. That’s to say, the radiation downwelling out of a cloud is quite isotropic; it decreases approximately exponentially with the cloud optical depth at a rate related to the ground albedo; the reflected irradiance at the top of the atmosphere is dependent on cloud optical depth as well as on solar zenith angle, but not on ground albedo for clouds of not very thin optical depth.  相似文献   
54.
中国大陆卫星反演云参数的评估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9  
魏丽  钟强 《高原气象》1996,15(2):147-156
该文选取1983年7月和1984年1月份代表夏季和冬季,利用中国地面气象月报的云量资料以及多年平均的地面观测云气修资料,与中国大陆地区ISCCP卫星反演的去量和云状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参照大气环流和云天气气候特征,从卫星得到的从云状是比较合理的,但干旱沙漠地区的高云量的估计不足,低云估计偏多。  相似文献   
55.
宁夏夏季降水性层状云微结构观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牛生杰  马铁汉 《高原气象》1992,11(3):241-248
  相似文献   
56.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transport of pollution in groundwater in the neighbourhood of a well in a uniform background flow. We compute the rate at which contaminated particles reach the well as a function of the place of the source of pollution. The motion of a particle in a dispersive flow is seen as a random walk process. The Fokker-Planck equation for the random motion of a particle is transformed using the complex potential for the advective flow field. The resulting equation is solved asymptotically after a stretching transformation. Finally,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is compared with results from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with the random walk model. The method can be extended to arbitrary flow fields. Then by a numerical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the analytical results can still be employed.  相似文献   
57.
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地区是我国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本文通过对2005a以来祁连山云水资源相关最新研究成果的总结,旨在揭示气候变暖对祁连山云水资源影响包括气候变化、水汽时空变化、地形云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评估了祁连山云水资源开发潜力及效益。实验研究表明,在祁连山区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每年可增加降水量3.7×108~7.4×108m3。近10年来,甘肃春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年均增加降水量为13.5×108m3,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30。  相似文献   
58.
人工增雨降温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对流云个例试验   总被引:1,自引:11,他引:1  
陈宝君  宋娟 《气象科学》2006,26(1):47-52
为减轻夏季用电负荷,2004年我国许多省市实施了碘化银催化增雨降温作业。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讨论了强对流云(冰雹云)催化降温的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实施碘化银催化后,地面降雨量增加、降雹量减少、地面温度降低。催化使得云中冰晶、霰和雨水的含量增加,造成云雨蒸发、霰的融化(蒸发)及冰晶升华量增加,从而使空气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59.
霍娟  吕达仁 《气象学报》2006,64(1):31-38
全天空图像自动云识别的研究相对来说是一项较新的研究领域。当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全天空图像云识别方法主要依靠图像蓝红灰度值对比的阈值方法进行判断。然而非洁净大气中气溶胶的增多给云识别增加了难度,同时太阳高度角不同天空色度分布情况也不同。文中利用Libradtran辐射传输模式,计算了不同能见度不同太阳高度角情况下3个典型波长(450,550,650nm;蓝/绿/红)无云及有云大气的天空辐亮度分布情况,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太阳高度角情况下,无云及有云大气中蓝红比值随能见度的下降呈单调下降趋势。在特定的云光学厚度和能见度情况下,天空色度彼此呈现出类似的分布状况。全天空图像阈值判断云识别自适应算法的建立需要与太阳高度角、地面能见度联系起来。当前尚无法建立一个判断阈值随太阳高度角以及能见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式。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建立典型能见度、典型太阳高度角情况下的辐射信息库,在具体云识别时,首先确定太阳高度角,而后根据天空辐射比情况确定天空能见度,并利用辐射信息标准库做云或非云判别。该工作为全天空云识别算法提供判别依据,同时建立云识别随能见度和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判别信息库。  相似文献   
60.
一次过冷层状云催化云迹微物理特征的卫星遥感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卫星反演技术,通过卫星观测到的一次人工增雨催化作业后形成的云迹线个例,分析了云迹线与其周围云的光谱特征、亮温、亮温差、云顶粒子有效半径等云微物理特征,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揭示了这次过冷层状云催化的微物理效应。云迹实际上是持续时间超过80 min、宽和深分别约为14 km和1.5 km的云谷。云迹周围的云顶粒子有效半径为10—15μm,而云沟内的粒子在15—24μm变化。周围云体由过冷滴组成,中间可能夹杂了一些低浓度的冰粒子,云沟内云的主要成分是冰。和周围未被催化的云相比,0.6μm通道的光谱反射率,在云沟处有明显的增加,而3.7μm通道反射率在云沟内是降低的,尽管其绝对变化幅度不大,但其相对变化幅度较大。随着播云时间的增加,云沟深度、宽度逐渐增加,云沟内和周围云体的温差逐渐增加,对通道4和5而言,在最早催化部位,最大分别达到4.2℃和3.9℃,4和5通道之间云沟内的亮温差也是随冰晶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大为1.4℃,而云沟周围云为0.2—0.4℃。云沟的形成、云沟内云顶温度的增加和4,5通道之间亮温差的增加,都足以说明被播云体变薄,其原因是由于云顶降水使得云内的水流失,云顶下降。云顶冰晶化、冰粒子增长成降水造成云顶下沉,是云沟形成的主要原因。对于本次播云作业,晶化作用在播云22 min后逐渐显现。在播云后38—63 min,有新的水云在云沟的中间部位生成,可能是由于冻结潜热释放引起的上升运动所致。而新生水云在形成较早的云迹中没有出现,这些较早形成的云迹在80多分钟的整个观测期间持续扩散。最终,在周围云从外向云沟内的扩散过程中,云沟开始消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