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0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377篇
测绘学   216篇
大气科学   734篇
地球物理   192篇
地质学   561篇
海洋学   316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271篇
自然地理   10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41.
本文在常规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匹配追踪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新的完备库构建策略,并以雷克子波作为原子,利用原始地震数据最大相关性估计完备库的原子的位置和能量,使得分解精度进一步提高,极大地提高了算法的适应性;为避免原子间隔过小问题,引进了最小原子间距,使得分解效率和分解质量进一步提高.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应用表明,本文算法不仅提高了信号稀疏表示的质量,加快了收敛速度,而且算法的适应性和分解精度也得到提高;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挖掘地震有效信息,提高地震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942.
该文对黄村冷水源井的水温固体潮现象进行了观测研究,初步解释了冷水源井的水温固体潮汐的形成机理.通过对黄村观测井进行水温梯度的详细观测及不同深度水温的对比观测研究,得到了黄村井水温潮汐现象的观测结果:① 黄村冷水源井的水温固体潮的相位与水位的相位是相反的;② 黄村井水温梯度曲线呈下凹型,特别是在含水层及受含水层进出水影响较大的附近区域下凹程度大,且随着与含水层底板距离逐渐变大,下凹程度也变小;③ 水温传感器的观测值与含水层观测距离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距离含水层越远,水温潮汐差越小, 直至潮汐变化消失.这说明冷水源井与热水井的水温潮汐现象是不同的,前者是吸热过程, 后者是放热过程,由此造成二者水-热动力学特征的不同.   相似文献   
943.
《国土资源通讯》2005,(4):70-73
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省(市)13个城市的地价水平总体上呈平稳增长趋势,平均地价水平为每平方米1450元,比2003年每平方米增加了94元,平均地价增长率为6.90%,与2003年相比减少了1.15个百分点,地价增长幅度趋缓.其中,居住地价增长最快,工业地价保持稳定,商业地价增长幅度居中,商业、居住、工业平均地价水平值之比为10.670.17.各城市之间比较,上海、杭州、南京三大中心城市的地价变化平稳,其他重点城市的地价增长幅度较大,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4.
中国测震台网统一地震编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总体构成、技术系统、产出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测震台网现行的统一地震编目工作体系,对统一地震编目产出情况进行了简要统计分析,并与“九五”期间的地震编目产出进行了对比;最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945.
黄纲  杜小兵  杨琴 《测绘通报》2019,(10):160-162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升,对测绘工程的发展来说,现有的社会背景给测绘技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Trimble SX10影像扫描仪通过为测绘、工程和扫描专业人士提供世界上最创新的解决方案,重新定义了日常测量设备的能力。本文简要介绍了Trimble SX10影像扫描仪的核心技术,并结合其在边坡变形监测与治理工程及航道通航安全管理工程中的应用案例详解Trimble SX10影像扫描仪在测绘项目中的应用及与传统测绘方式相比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46.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场景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场景分类对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理解和信息提取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方法利用低、中级或语义特征来对影像的场景进行判别,但是针对高分影像涵盖的细节多、类别复杂等特点,中低层特征无法对影像语义进行准确描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场景分类模型。首先利用卷积层对影像的纹理、颜色等低阶特征进行提取,然后利用池化层对重要特征进行筛选,最后将提取到的特征进行组合,形成高阶语义特征,利用高阶语义特征对高分影像进行场景分类。为了解决模型的过拟合问题,使用了数据增广、正则化及Dropout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本文方法在UC Merced-21取得了91.33%的准确率,相比于传统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分类精度,同时证明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遥感影像分类领域优越性。  相似文献   
947.
在深入分析现有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强度修正算法在滩涂地区适用性的基础上,针对单纯利用激光入射角对滩涂LiDAR强度信息进行高光修正有可能造成强度修正中心位置偏移的问题,利用视点端的飞机姿态角对目标端的激光入射角进行精密校正,结合校正后的入射角和经典的Phong光照模型,提出了一种顾及飞机姿态角的滩涂LiDAR强度修正模型,通过对经典强度修正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高光修正,定量补偿了强度修正中心的位置偏移量,实现了强度信息中高光现象的有效消除。在MATLAB平台下对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经由该方法修正后的强度信息具有更好的同质性,可显著提高地物分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48.
附表是储量地质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成格式统一、规范的附表,是储量地质报告编写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生成附表的方法,一是在Excel附表的基础上形成Word附表,然后进行排版;二是对Excel附表直接进行排版,并且排版过程都是人工完成的,过程繁琐,效率低下,难以做到规范、统一。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该文介绍一种在Excel 2010环境下,利用程序方式,快速高效地进行储量地质报告附表排版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进行页面和格式设置,进行关键字栏目的合并,标注每页表格在附表册中的总页码及所属附表的页次和页数,大大方便地质同仁制作地质报告附表的工作。  相似文献   
949.
c-Jun氨基端激酶(c-JunN-terminalkinases,JNKs)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参与细胞骨架构建、细胞凋亡等多种细胞活动。本研究克隆了香鱼(Plecoglossusaltivelis)JNK1基因cDNA序列,并检测了其成熟卵在排入体腔保存不同时间(0—96h)的过熟过程中JNK1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香鱼JNK1基因cDNA序列全长1670bp,含一个长度1155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384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质量约44.2kDa、理论等电点6.61。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显示硬骨鱼类中JNK1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香鱼与黄鳝的JNK1序列相似性最高(97.6%)。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各种脊椎动物的JNK1、JNK2、JNK3分别聚为一簇;本研究获得的香鱼JNK1位于JNK1大簇中并与黄鳝JNK1优先相聚,表明二者进化关系较近。RT-PCR检测结果显示健康香鱼JNK1基因在脑和性腺中高表达,肝和鳃中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香鱼成熟卵JNK1基因的表达变化与卵的受精率、孵化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降低之间存在相关性:成熟卵随保存时间的延长JNK1表达量逐渐升高、在48h时达到峰值(24h、48h时的表达量分别为0h时的1.49倍和2.55倍),在此期间卵有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48h时分别为88.99%和67.32%);保存时间继续延长时卵内JNK1基因都处于高表达水平,72h和96h时的表达量分别为0h时的2.32倍和1.53倍,而卵的质量也在保存超过48h后急剧下降(72h时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50.2%和25.54%)直至基本失去受精、孵化能力(96h时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10.83%和0.54%)。综上,香鱼JNK1基因表达上调与香鱼成熟卵的过熟凋亡过程密切相关,为深入研究香鱼JNK1基因的功能及卵过熟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50.
依据2017年8—9月对黄海海域溶解有机物(DOM)的调查,探讨了夏季黄海海水中溶解有机碳(DOC)和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空间分布特征。在表层海水中,受陆源影响较大的近岸海域CDOM含量相对较高,北黄海冷水团区域由于水产养殖的饵料引起DOC浓度升高,且该部分DOC以无色为主。DOC浓度随深度逐渐降低,而CDOM逐渐升高,该特征在冷水团区域更为显著,因此DOC和CDOM在冷水团区域的表底差异远大于浅水区的非冷水团区域。陆源输入和初级生产是引起表层DOC升高的主要原因,而光漂白则引起CDOM降低,同时光漂白还导致表层水体中CDOM分子量和芳香性低于底层。底层溶解氧饱和度在冷水团为80%~93%,均表现为弱不饱和状态。层化不仅阻碍了O2向底层水体输送,还抑制了DOC和CDOM的垂向混合,这是引起冷水团区域表底层DOC和CDOM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