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9篇
  免费   728篇
  国内免费   770篇
测绘学   1974篇
大气科学   635篇
地球物理   1641篇
地质学   1802篇
海洋学   533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683篇
自然地理   129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325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413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类网站信息服务覆盖广、浏览量大、易受到黑客和病毒的攻击。本文以资源网为例,主要介绍CDN技术在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中的应用。CDN技术的引入,可以大规模多区域加速,保证用户的就近访问,隐藏源站服务器,对于提高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类网站的响应速度,提高网站的安全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2.
通过分析虚拟参考站技术和主辅站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RTK技术——增强参考站技术(ARS).分析了这种技术的原理并阐述了该技术中改正数的生成方法,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RTCM编码的适合于该技术的改正数编码格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技术的RTK定位精度、数据传输效率和系统可靠性,从理论上说明了增强参考站的技术优势.最后,以四川综合GPS服务网(SIGN)的子网数据对该技术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高定位精度、高数据传输效率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网络RTK技术.  相似文献   
73.
针对目前常规水准测量在山区公路高程控制测量中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三角高程与常规水准测量相结合的混合构网方法,并通过实例得出,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两者的优势,在保证成果的可靠性和精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74.
VRS技术原理及网络RTK在城市规划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尔滨市GNSS双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其网络RTK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虚拟参考站(VRS)技术进行超短基线的实时差分GPS测量,进而获得较高精度位置信息.系统网络RTK覆盖面积达1.4万km<'2>,和传统RTK测量技术相比较,网络RTK有覆盖范围广、精度高、易于操作等优点,在城市规划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5.
在利用附合导线法对GPS网中已知点的可靠性进行检核时,本文对如何合理地、客观地确定限差,以达到有效检核的目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检核限差标准。并结合实例进行计算和分析,成功地剔除了含有粗差的已知点。  相似文献   
76.
用计算机模拟法,讨论了控制网不同观测量的平差结果,提出了选择矿区控制网方案的原则.  相似文献   
77.
武汉市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介绍了武汉市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的应用分析、评价以及应用GPS静态和以WHCORS系统的网络RTK的两种作业方法,对两种方法所得成果进行了精度分析,并论述了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8.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结合在线监测技术,在VB环境下利用MapObjects控件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污水管网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对污染源排污状况及污水管网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是城市污水管网运行管理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79.
This study pertains to prediction of liquefaction susceptibility of unconsolidated sediments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as a prediction model. The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was trained, tested, and validated with 23 datasets comprising parameters such as cyclic resistance ratio (CRR), cyclic stress ratio (CSR), liquefaction severity index (LSI), and liquefaction sensitivity index (LSeI). The network was also trained to predict the CRR values from LSI, LSeI, and CSR values. The predicted results were comparable with the field data on CRR and liquefaction severity. Thus, this study indicates the potentiality of the ANN technique in mapping the liquefaction susceptibility of the area.  相似文献   
80.
In the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Kimi Complex widespread tonalitic–trondhjemitic dykes, with an intrusion age ca. 65–63 Ma, cross-cut boudins and layers of amphibolitized eclogites. 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 proclaims the tied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the amphibolitized eclogites and the associated tonalitic–trondhjemitic dykes. The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contents and rare earth element patterns of the amphibolitized eclogites indicate formation of their protoliths by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f tholeiitic magmas in a back-arc environment. The tonalites and trondhjemites are characterized by moderate to high Sr contents (>130 ppm), and low Y (<8.2 ppm) and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 contents (Yb content of 0.19–0.88 ppm).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tonalitic and trondhjemitic dykes are best explain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a tholeiitic source like the amphibolitized eclogites with residual garnet and amphibole, at the base of a thickened crust during Early Tertiary subduction/accretion at the southern margins of the European contin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