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169篇
地质学   288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walls in dual (frame + wall) structures,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shear behaviour. Although dual structures are widely used in earthquake-resistant medium-rise and high-rise buildings, the provisions of modern seismic codes regarding design of walls for shear are not fully satisfactory, particularly in the (common) case that walls of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length form part of the same structur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leading seismic codes are first summarised and their limitations discussed. Then an extensive parametric study is presented, involving two multistorey dual systems, one with identical walls, and one with walls with unequal length, designed to the provisions of Eurocode 8 for two different ductility classes (H and M). The walls of the same structures are also designed to other methods such as those used in New Zealand and Greece. The resulting different designs are then assessed by subjecting the structures to a suite of strong ground motions, carrying out inelastic time history analysis, and comparing the results against design action effects. It is found that although modern code procedures generally lead to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among them do exist), the design of walls seems to be less appropriate in the case of unequal length walls. For this case a modified procedure is proposed, consisting of an additional factor to account for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walls of the same length to the total base and an improved envelope of wall shears along the height; this improved method seems to work better than the other procedures evaluated herein, but further calibration is clearly required.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新水溶性显色剂 2 - ( 2 ,3,5 -三氮唑偶氮 ) - 1 ,8-二羟基 - 3,6-萘二磺酸与钴的显色反应及应用 ,建立了测定钴的新方法。在 pH 9.9的Na2 B4O7 NaOH缓冲液中该试剂与钴形成 1∶1蓝色稳定络合物 ,λmax为 5 88.8nm ,Co的质量浓度在 0~ 1 .0mg/L内符合比尔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3.46× 1 0 4 L·mol- 1 ·cm- 1 。所拟方法用于环境水样及维生素B1 2 注射液中的微量钴测定 ,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相符 ,5次测定的RSD <1 %。  相似文献   
33.
90年代长江中游异常多雨的气候变化背景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小波变换技术, 对与长江中游地区夏季降水密切相关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温、西太平洋副高、南海夏季风等物理因子进行时间变化的尺度分离.通过对年代际变化和长期趋势等不同尺度变化的分析, 揭示出90年代长江中游异常多雨和频繁洪涝产生的气候变化背景.  相似文献   
34.
以 6-甲氧基 - 8-氨基喹啉为原料 ,经重氮化后与间苯二酚偶联 ,合成了有机试剂 4- (6-甲氧基 - 8-喹啉偶氮 ) -间苯二酚 (简称 MQAR) ,用 DMF重结晶精制。通过TL C、EA、UV- VIS、IR、1 HNMR等分析手段 ,对合成产物进行分析和结构鉴定 ,确证得到了 MQAR纯品 ,产品熔点为 1 94℃。  相似文献   
35.
虽然关于一些重要参数值仍然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地学家们一致认为断层分布遵从幂律标度关系。本文我们把这些标度关系和地震分布的幂律标度关系结合起来获得了区域板内地震复发间隔对断层长度的标度关系式,再对其进行局部校准进而得到某一具体小地方的地震危险估计方法。小断层(未跨越孕震层与断4层)的标度资料表明地震复发间隔和断层长度的负幂成比例变化。由于最近认识到了大震标度中参数的不确定性,对于大断层(跨越孕震层的断层),其地震复发间隔是和断层长度的负幂还是和正幂成比例变化的问题是不确定的,这个问题对地震危险估计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6.
曾佐涛  徐其亨 《岩矿测试》1992,11(3):207-210
报道了新试剂8-氨基喹啉-5-偶氮-对苯甲酸(AQBA)的合成及分析应用。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Au(Ⅲ)与AQBA在碱性介质中反应形成蓝绿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608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11×10~4L·mol~(-1)·cm(-1),Au量在0~1.8μ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所建立的新分析方法已应用于测定矿石及阳极泥中的痕量Au,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7.
GBPP-100型地面雨滴谱仪测量的可靠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GBPP-100型地面雨滴谱仪与吸水纸斑,点法进行同步观测,对比分析GBPP-100型地面雨滴谱仪测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两种方法测量雨滴谱所得资料除平均直径、均立方根直径相似性稍差外,其它特征量的线性相关显著性水平均为0.005;(2)两种方法所得雨滴谱资料除平均直径、均立方根直径、降水强度稍有差异外,其它特征量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8.
A new multi-anvil type high-presure apparatus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sintered diamond anvils to generate pressures over 30 GPa and temperatures up to about 2000°C. A maximum sample volume of about 1 mm3 is available in this system. The pressure was confirmed by dissociation of forsterite into Mg-perovskite and periclase. The basic techniques and problems in utilizing sintered diamond in the MA8 type high-pressure apparatus are discussed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future prospect of incorporating simultancous X-ray diffraction observation.  相似文献   
39.
在ANUSPLIN薄盘光滑样条插值中,高相关协变量的选取决定了插值结果的精确性。本文选取2017—2019年大雾和霾能见度较差的天气过程,利用183个能见度观测站点对能见度进行插值,引入Himawari-8卫星的通道数据和DEM数据作为协变量对能见度的插值结果进行改进,并对能见度插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引入Himawari-8数据和DEM数据作为协变量的能见度插值结果在精度上有显著提高,尤其对雾区和霾区的边界范围和纹理的反演更为准确,基于Himawari-8卫星数据和气象监测站点的观测数据,使用协变量的方法进行能见度插值可以做为能见度监测网格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0.
传统数据采集方法严重制约了土壤侵蚀评价实时、快速的要求。文章以福建花山溪流域为例,基于“通用土壤侵蚀方程式”(USLE)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模型,利用多时效、多光谱的遥感数据,在ERDAS8.5软件平台上,研究提取流域动态最易变化的植被、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证实,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提取影响土壤侵蚀的基本参数.进而实现对区域流域土壤侵蚀的实时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