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478篇
测绘学   125篇
大气科学   1067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176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14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利用水汽图象分析中尺度云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新江  李献洲 《气象》1996,22(1):42-45
利用NOAA卫星提供的水汽图(6.7μm),配合GMS云图、多普勒雷达照片,分析了中尺度暴雨云团发生的位置、演变及其结构,最后给出了有关方法的预报框图。  相似文献   
82.
我国可降水量同地面水汽压关系的经验表达式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杨景梅  邱金桓 《大气科学》1996,20(5):620-626
本文根据1992~1993年全国20个台站地面及高空气象要素资料,拟合出各个站所在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和有效水汽含量同地面水汽压之间的经验关系式。计算结果表明,可降水量和相应的地面水汽压之间,存在着良好的数值对应关系。仅利用地面水汽压计算出的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和有效水汽含量,同实际情况符合得很好,平均相对误差普遍小于15%。因此,这些经验关系式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In this paper, a new model for a single reservoir operation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model can design the optimal operation policy of a reservoir with explicit consideration of drought duration. The authors model this problem by formulating a single-stage loss function as a function of both the reservoir release and drought duration. Thereby the expected loss per period which i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above extended single-stage loss function is minimized in infinite time horizon on the basis of Markov decision process (MDP) theory. The reliability indices are estimated as expected loss per period for specified extended loss functions. Finally, the features of the proposed model are illustrated through numeric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84.
魏重 《大气科学》1995,19(1):21-30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三波段(0.86,1.35,3.2 cm)地基微波辐射计联合反演雨天大气的水汽总量Q,云路径积分液水含量L和雨的垂直路径参数的物理迭代方法。134份样本数值检验结果表明:当雨强小于20 mm/h时,反演的Q,L及雨参数值与模拟真值的相对误差分别在4%,18%,13%以内;当雨强超过20 mm/h时,相对误差分别是25%,57%和3%。文中还特别指出,单独用3.2 cm辐射计测小雨雨强时,相对误差很大,而联合反演能大大提高测雨精度。最后,讨论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可能性,表明三波段联合,为全天候监测大气中的水,提供了实际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85.
胡鹏  黄观文  张勤  燕兴元  李哲 《测绘学报》2020,49(5):557-568
利用GNSS三维水汽层析技术全天候地获取高时空采样率的水汽垂直分布信息,已成为GNSS气象学中一大研究热点。当前,基于单一导航系统的传统层析方法存在观测数据利用率低、观测分布不均等不足。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种顾及边界入射信号的多模水汽层析方法,采用香港CORS网观测数据和无线电探空产品进行精度验证,并详细分析边界入射信号和多模层顶信号的引入对层析水汽结果的改善程度。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GPS层析方法,本文采用的融合两类多模层顶信号和边界入射信号的新水汽层析方法,兼备边界入射信号和多模层顶信号的优点,可得到更高精度和更可靠的三维水汽信息。  相似文献   
86.
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水汽监测的关键参数。针对中国区域地形起伏较大的特点,本文构建了顾及精细季节变化的Tm垂直递减率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2007—2014年的Global Geodetic Observing System(GGOS)atmosphere格网数据建立了中国区域的Tm格网新模型(简称为CTm模型)。以2015年GGOS格网数据和无线电探空资料为参考值,对CTm模型进行精度检验,并与常用的Bevis公式和GPT2w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以GGOS格网数据为参考值,CTm模型的年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RMS)分别为-0.52 K和3.28 K,相比于GPT2w-5和GPT2w-1模型,精度(RMS值)分别提高了27%和13%;②以探空数据为参考值,CTm模型的年均偏差和RMS误差分别为0.26 K和3.75 K,相对于GPT2w-5和GPT2w-1模型,精度分别提高了21%和16%,尤其在中国西部地区,CTm模型表现出更为显著的优势。此外,将CTm模型用于GNSS水汽计算,其引起的水汽计算RMS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29 mm和1.36%。CTm模型不需要实测气象参数,因此,在中国区域的GNSS实时高精度水汽探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87.
全球水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桂华  何海 《水科学进展》2006,17(3):419-424
以国际组织围绕全球变化问题执行的一系列与水循环相关的研究计划为背景,总结了近40年来陆地-大气间水循环研究的重要成果,并探讨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水循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8.
用神舟三号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数据反演大气水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3月中国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所携带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获取了一批940nm波段的遥感数据。本文用其中的部分资料做了反演水汽的试验,给出一些结果和分析。  相似文献   
89.
利用太阳光度计测值估算北京上空水汽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CE318自动跟踪太阳光度计水汽通道(936nm)和一个窗区通道(870nm)的北京上空太阳直射辐射观测数据,利用修改的兰勒方法对大气柱水汽含量的估算方法,开展了太阳光度计的标定和北京上空水汽含量的计算等。利用探空观测结果对太阳光度计测量水汽量的标定显示,二者的线性相关性为0.986,定标不确定度为0.024g/cm^2。利用该方法对从2002至2004年观测的北京地区水汽含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在1,2,3,11,12月份,北京地区大气柱的水汽含量基本上小于0.5g/cm^2,三年中同月份水汽含量的平均值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0.
刘旭春  张正禄 《北京测绘》2006,(3):10-13,40
随着GPS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研究的不断深入,GPS的定位精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其在测绘、交通、林业资源、石油勘探、精细农业等行业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GPS气象学(GPS/Meteorology简称GPS/MET)的诞生改善了原有大气监测技术的局限性,极大的提高了气象监测的时空分辨率,但是在将这项技术由试验阶段向推广普及应用的过程中,单站地基GPS监测的有效范围以及水汽解的精度一直为广大气象学家们所忽略,本文在对以往GPS气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际验算,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