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希尔伯特-黄变换是一种处理非线性、非平稳数据的方法,目前该方法已在遥感图像处理中得到高度重视。文中在介绍希尔伯特-黄变换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的不同频率信息进行分离,揭示了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对局部时间尺度的物理含义。通过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对不同空间尺度信息的分离,对SAR遥感图像滤波和SAR遥感图像信息提取开展了实例应用研究,展示了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可以通过遥感图像提供各种尺度信息现象的有效数据。最后讨论与分析了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的局限性与优势,并对其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2.
利用CFSR资料分析近30年全球云量分布及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向华  张峰  江静  彭杰  张喜亮  张春艳 《气象》2014,40(5):555-561
在利用MODIS卫星的云产品资料对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再分析资料云产品质量进行检验评估的基础上,采用CFSR资料对1979—2009年全球总云量及低、中、高云量的平均分布及其随纬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分析了近30年全球云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全球近30年平均总云量约为59%,全球总云量及低云量、中云量都有明显的纬向分布特征,全球总云量有3个峰值带和3个低值带。(2)低云量的海陆分布差异较明显,陆地上的低云量明显低于海洋上的,除了两个极圈附近,南半球各纬度的低云量都比北半球相应纬度上的都要多;高云量的高值、低值中心均集中在赤道附近到南、北半球30°之间的中低纬度,并且低值中心主要分布在大洋的东部。(3)总云量的总变化趋势为增长,具体表现为随时间呈现先略减少后大幅增加趋势,其突变点大致在1993年,在1993年之后,总云量显著增多。低云量和高云量均呈现增长趋势,中云量则相反,呈减少趋势。低云量增幅最明显,接近2%,中、高云量则增减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03.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高分辨率影像融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提出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 iricalMode Decomposition,EMD)的特征层影像融合模型。对多光谱波段影像进行IHS变换获得强度影像,采用行列分解实现一维经验模态分解的二维拓展,并用于分离高分辨波段影像与强度影像的细节特征信息,对高分辨率波段影像的高频与强度影像波段的低频进行重构获得融合后的强度影像,再通过IHS反变换获得融合影像。文章介绍了经验模态分解的基本原理,定义了经验模态分解的多尺度分解与合成结构,提出融合模型的技术路线。选择UICKB IRD影像的全色波段与多光谱波段进行融合实验,根据典型行(列)的EMD分析,确定经验模量的取舍尺度,按提出的融合路线获得融合影像,并与小波融合,IHS融合,Brovey融合模型获得的影像进行视觉及量化比较。选择信息熵、标准差指标对融合影像的空间细节信息进行评价,同时选择平均灰度值、相关系数、偏差指数评价融合影像的光谱扭曲程度,结果表明本融合模型最优。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采用经验模式分解 (EMD)与小波变换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非平稳机械故障信号的奇异性 ,进行机械故障诊断。与直接对原信号进行小波分析相比较 ,该方法提取的奇异性特征明显。数值模拟和对故障轴承的振动信号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5.
针对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降噪过程中不能直接确定分界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的K值,以及当高频噪声IMF分量个数少于低频IMF分量个数时,利用低频信号重构实现降噪的计算量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EMD降噪方法。采用平均周期与能量密度乘积指标的方法来自动确定分界IMF的K值,将高频噪声IMF分量进行重构,然后用原始信号减去重构噪声,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利用模拟数据和BJFS站的实测GPS高程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直接确定分界IMF的K值,降低计算量,在GPS高程时间序列降噪中较传统EMD方法更可靠。  相似文献   
106.
一种新的固体潮观测数据特征量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应用于固体潮观测数据的处理,通过对模态分量从频域上以及从固体潮调和分析结果上与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对比证明:经验模态分解可以将固体潮观测数据完整地分离成5种特征量:潮汐观测高频信号、半日波信号、周日波信号、潮汐观测低频信号和观测数据的长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107.
Here we used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 method to study seasonal variability and nonlinear trend of corrected AERONET Aerosol Optical Depth(AOD/Hi) and corrected PM10 mass concentrations(PM10×f(RH)) in Hong Kong during 2005–2011. AOD/Hi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PM10×f(RH) in semi-annual and annual time scales(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0.67 for semi-annual and 0.79 for annual component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n the semi-annual scale, both AOD/Hi and PM10×f(RH) can capture the two maxima in March and October, respectively, with much stronger amplitude in March probably due to the long-range transport of dust storm. On the annual cycle, the AOD/Hi and PM10×f(RH), which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ecipitation and solar radiation, vary coherently with the maxima in February. This annual peak occurs about one month earlier than the first peak of the semi-annual variability in March, but with only half amplitude. During 2005–2011, both AOD/Hi and PM10×f(RH) exhibit the pronounced decreasing trend with the mean rate of 14 μg m–3 per year for PM10×f(RH), which reflects the significant effects of the air pollution control policy in Hong Kong during the past decade. The nonlinear trend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decreasing of PM10×f(RH) is slower than that of AOD/Hi when the AOD/Hi is less than 0.44 but becomes faster when the AOD/Hi exceeds 0.44. Thes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AERONET AOD can be used quantitatively to estimate local air-quality variability on the semi-annual, annual, and long-term trend time scales.  相似文献   
108.
EMD分解与小波分析组合应用于VTEC周期探测,通过对多尺度分解后的IMF分量进行小波分析,探测可能存在的电离层活动周期,从而提高探测成功率。分别对高、中、低3个不同纬度的VTEC序列进行周期探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发现可能存在6 d、24 d等周期。  相似文献   
109.
将局部均值分解(LMD)方法应用在监测数据中。实验结果表明,LMD-GM(1,1)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比EMD-GM(1,1)模型和GM(1,1)模型好,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文章对地震波形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D),对分解后的内模函数(IMF)进行时域特征提取,由所提取的特征对天然地震和人工爆炸2类事件源类型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由IMF所提取的时域特征具有良好的区分识别能力.采用经验模态分解将原波形信号分解为7个内模函数和残差函数,对原波形、每个内模函数和残差函数分别提取26个时域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