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7篇
  免费   611篇
  国内免费   992篇
测绘学   263篇
大气科学   1020篇
地球物理   593篇
地质学   862篇
海洋学   456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205篇
自然地理   3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移动GIS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GEOXT的出现正是符合这一发展趋势的产物。GEOXT这一款仪器将GPS与GIS结合在一起,利用GPS技术得出GIS的成果。文中在说明天宝GEOXT数据采集系统配置及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总结了数据采集的3种模式:单机码相位测距、后差分改正和实时差分改正数据采集,并对数据采集的技术流程、点位精度、特点和应用范围进行了阐述。最后对不同采集时间间隔对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2.
本文将信号处理领域的经验模式分解算法应用于变形信息的提取中,通过引入阈值函数,建立了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尺度阈值滤波模型,采用优化模型确定了经验模式分解的次数。分别通过模拟试验和实测数据与小波阈值法和多项式拟合法进行了比对,分析表明:在低噪声情况下,三种方法都有一定的滤波效果;在高噪声情况下,经验模式分解的尺度阈值滤波法具有与小波阈值去噪法相等的精度,而且瞬时强噪声识别能力更好,优于多项式拟合法。  相似文献   
53.
GIS正在从传统意义上的地理信息系统向地理信息服务偏移,地理信息服务已成为信息服务业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中归纳总结了地理信息服务概念、技术体系、服务模式以及我国地理信息服务发展的差距、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4.
区域矿产评价模型——以赤峰红花沟金矿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中,区域矿产评价模型包括远景区圈定要素组合、远景区优选要素组合、矿床数估计要素组合和资源量估算要素组合,它们成功地解决了矿产预测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知识驱动和数据驱动相结合的问题.通过对赤峰燕山期红花沟式岩浆热液型金矿资源的定位、定量预测,共圈定远景区11个,其中A类远景区4个,B类远景区3个,C类远景区4个;预测潜在矿床数8个,潜在资源量306.532 t.本区该类型金矿资源潜力巨大,具有很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55.
土木大类测量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木大类的测量学实习在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分析了目前实习模式的特点,指出现有实习模式存在的缺陷,认为测量实习环节应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辟具有专业特色的实习项目,针对公路工程、桥梁工程、建筑工程和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提出新的实习模式,在教学实践改革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6.
57.
Microlaminated sediment cores from the Kalya slope region of Lake Tanganyika provide a near-annually resolved paleoclimate record between ∼∼2,840 and 1,420 cal. yr B.P. demonstrating strong linkages between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lacustrine productivity. Laminae couplets comprise dark, terrigenous-dominated half couplets, interpreted as low density underflows deposited from riverine source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alternating with light, planktonic diatomaceous ooze, with little terrigenous component, interpreted as windy/dry season deposits. Laminated portions of the studied cores consist of conspicuous dark and light colored bundles of laminae couplets. Light and dark bundles alternate at decadal time scales. Within dark bundles, both light and dark half couplets are significantly thinner than within light bundles, implying slower sediment accumulation rates during both seasons over those intervals.Time series analyses of laminae thickness patterns demonstrate significant periodicities at interannual–centennial time scales. Longer time scale periodicities (multidecadal to centennial scale) of light and dark half couplet thicknesses are coherent and in some cases are similar to solar cycle periods on these time scales. Although laminae thickness cycles do not strongly covary with the actual Δ14C record for this same time period, two large Δ14C anomalies are associated with substantial decreases in both light and dark laminae thickness. In contrast to the multidecadal– centennial time scale, significant annual to decadal periodicities, which are broadly consistent with ENSO/PDO forcing and their impact on East African climate, are not coherent between light and dark half couplets. The coherency of light–dark couplets at decadal–centennial time scales, but not at shorter time scales, is consistent with a model of a long-term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cipitation (recorded in wet season dark laminae thickness) and productivity (light laminae thickness), which is not manifest at shorter time scales. We hypothesize that this coupling results from long-term recharging of internal nutrient loading during wet periods (higher erosion of soil P) and reduced loading during drought intervals. The relationship is not expressed on short time scales during which the dominant control on productivity is wind-driven, dry season upwelling, which is uncorrelated with wet-season precipitation. Our record greatly extends the temporal record of this quasi-periodic behavior throughout the late Holocene and provides the first evidence linking decade- to century-scale episodes of enhanced productivity to enhanced precipitation levels and nutrient recharge in a productive tropical lake.  相似文献   
58.
层次化网络SCADA通讯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在大型网络分布式SCADA(Super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应用系统中解决诸如电力、通信、石油、化工、制造业等行业或领域,在过程、流程、状态方面的数据监视、数据控制、数据采集与数据管理的高效、实时问题,解决各级子系统之间人工逐级汇接的问题,提高应用系统的稳定性、可维护性,这里提出了一种层次化网络SCADA通讯模型。该模型是通过在层次化网络SCADA模型中,引入基于TCP/IP协议的客户机/服务器查询方式数据通讯技术和点对点主动数据传递技术而建立的。根据该模型所设计的产品,经过生产实践证明,应用该模型可以较方便地构造分布在不同区域计算机上的SCADA系统,进行高效的实时通信。该模型为具有多层结构的大型分布式网络化集中SCADA系统的设计、开发,探索出了一条十分有效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9.
青海气候条件对牧草再生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如英  汪青春  陈芳 《气象》2005,31(5):21-25
选取1994~2001年河南、甘德两站牧草再生草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通过分析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及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牧草再生性的影响,建立了牧草再生草产量气候模式,讨论了再生草增、减产的气候条件。研究得出: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因气候条件不同,割草不一定能增产。  相似文献   
60.
全球陆地年降水量与ENSO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PREC/L),研究了1948-2000年期间的ENSO事件与全球陆地年降水量的关系,对全盛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蒙特卡洛模拟经验。结果表明,暖事件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大范围地明显减小,显著的地区是:赤道西太平洋区,中国的华北,赤道中美洲区,孟加拉湾北部及尼泊尔,东澳大利亚区,印度西部及巴基斯坦南部,勒拿河以东地区,西欧及南极的威尔克斯等区域。在暖事件年,陆地年降水量增加地区不多,主要是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东非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亚,中东的土耳其,伊拉克及伊朗,北非的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西南非的纳米比亚及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统计检验表明,暖事件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减少的面积比降水量增加的面积要大,而且更为显著,将本文结果与早期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还指出,ENSO的年代际变化对上述地区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影响不明显。但是80年代以后的暖事件对东澳大利亚干旱,中国的华北的干旱的影响比80年代前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