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4篇
  免费   617篇
  国内免费   796篇
测绘学   160篇
大气科学   939篇
地球物理   531篇
地质学   1439篇
海洋学   331篇
天文学   87篇
综合类   173篇
自然地理   27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晚前寒武纪重要生物事件与事件地层界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2.
冯宝华 《地层学杂志》1994,18(4):262-266
系统而扼要地介绍有关火山事件岩层中放射性元素和40K含量及自然γ测井的基础知识及应用概况。对缺乏古生物化石和疑难地层有条件时可采用酸性火山事件岩层及其自然γ测井资料作为地层学研究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993.
天体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体化学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天体化学,元素丰度与起源,太阳系化学,灾变事件1天体化学的诞生天体化学又称宇宙化学(Cosmochemistry)或空间化学(SpaceChemistry),是地学、空间科学与天文学之...  相似文献   
994.
995.
胶北蓬莱群的变形与变质及其区域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构造与变质研究及伊利石结晶度和同位素年龄测定。分析胶北蓬莱群的变形,变质及其区域大地构造意义。作为胶北唯一盖层的蓬莱群,在晚石炭世(299±4Ma)北北东—南南西区域挤压下首次遭受了强烈的蓬莱事件变形及低绿片岩相变质。其后的后蓬莱事件在胶北地区仅造成了局部的北北东—南南西向变形构造。作为华北板块南缘的胶北带,其上的蓬莱事件是华北与扬子板块沿胶南带碰撞的结果。这表明郯庐断裂带以东这两扳块碰撞发生在晚石炭世。在秦岭—大别山碰撞带以北的华北扳块南缘,由于碰撞也出现了类似胶北带的挤压变形。  相似文献   
996.
刘洪林  邹辰  梅珏  张介辉  李晓波 《地质学报》2022,96(7):2562-2572
海陆过渡相煤系地层已经发现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煤系地层为例,通过开展微观特征分析及物理模拟实验,查明山西组主要孔隙类型为有机质孔隙、残余原生孔隙、不稳定矿物溶蚀孔、黏土矿物层间孔,认为黏土矿物层间孔和有机质纳米孔隙是页岩储集空间与常规砂岩储层的显著区别;山西组煤系地层广泛发育的有机质纳米孔,经过模拟实验认为形成于早期液态烃裂解气,随着原油沥青化,气泡被固化在沥青条带中形成纳米孔隙;集中发生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末的异常热事件控制了裂解气生成的强度和范围,在此过程中沥青化产生的有机质纳米孔大幅度提高煤系地层非常规气储集空间和资源丰度。这一认识对于深入了解山西组煤系地层孔隙结构特征及非常规油气地质评价选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讨论了几种成煤作用观点或理论,运用突变或灾变的思路对海侵事件成煤作用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我国华北晚古生代陆表海盆地的特殊古地理背景(如极为低平的盆地基底等),海侵过程常具快速侵进的特点,与普通的海侵过程相比具有"事件"性质,在沉积记录上表现为水体深度截然不同的沉积组合直接接触,其间具明显的相序缺失(非侵蚀间断缺失),海侵层在时空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等时性.同时提出不同成煤作用形成的煤在煤岩、煤质、煤的生烃能力上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998.
依据共和至兰州黄河河谷大量的实测数据,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认为构造作用对该区河谷地貌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河谷地貌的抬升速率揭示出两次新构造事件:一次发生在20万年B.P.至15万年B.P.;另一次发生在1万年以来。黄河阶地纵剖面反映出青藏高原第四纪挤压力向北东方向逐渐减小,在兰州出现挤压力在某时段消减的情况。  相似文献   
999.
分析了从1955~1999年45年热带、副热带太平洋地区次表层温度距平资料,在分析沿赤道距平极值曲面的深度分布后,认为它基本接近气候温跃层的深度分布.由此分析了1994~1999年该曲面上温度距平的演变发现:1997/1998年El Nino产生时,在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160 m附近)的温度正距平,是从1994/1995年El Nino在Nino 3区的最大正距平信号传播或演变过来的,整个最大正距平信号的传播轨迹形成一似"8"字的形状.与此同时,当正的温度距平开始从暖池向东传播时,一最大温度负距平信号在Nino 3区出现,并伴随赤道最大正距平信号的东传,在其北部(5~10°N)向西传,然后又向东传最后到达Nino 3区,其传播轨迹形成一扁"0"字形状.分析表明,1997/1998年这次完整的El Nino/La Nina事件主要是在热带流系的温跃层附近形成并传播的.  相似文献   
1000.
北京奥运期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背景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叶殿秀  陈峪  张强  高歌 《气象》2004,30(8):31-35
利用北京市 1 951~ 2 0 0 1年 51年 7月下旬至 9月上旬的日最高气温、降水量、风、天气现象等观测资料 ,分别以旬为单位统计了高温、洪涝、大风、大雾、雷暴等对体育竞赛影响较大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分布特点 ,以期为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气候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