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59篇
  免费   2898篇
  国内免费   5332篇
测绘学   907篇
大气科学   4358篇
地球物理   2403篇
地质学   7609篇
海洋学   3155篇
天文学   5409篇
综合类   938篇
自然地理   2210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528篇
  2021年   617篇
  2020年   683篇
  2019年   759篇
  2018年   661篇
  2017年   681篇
  2016年   717篇
  2015年   821篇
  2014年   1191篇
  2013年   1334篇
  2012年   1223篇
  2011年   1363篇
  2010年   1276篇
  2009年   1661篇
  2008年   1609篇
  2007年   1575篇
  2006年   1495篇
  2005年   1234篇
  2004年   1130篇
  2003年   943篇
  2002年   815篇
  2001年   694篇
  2000年   660篇
  1999年   645篇
  1998年   454篇
  1997年   305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18篇
  1954年   2篇
  18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复兴屯银铅锌多金属矿是近两年在大兴安岭成矿带中生代陆相火山盆地里首次发现的特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在矿床普查与勘查期间开展了地面高精度磁测、时间域激发极化法面积性测量、AMT电磁测深等物探方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①通过地面磁异常数据RGIS软件处理解释判定了普查区构造构局;②综合利用地磁异常和视电阻率异常特征,结合地表出露岩性判定了破火山口断陷盆地位置;③利用激电测深判定了断陷盆地形成过程与构造特征及断裂构造的多期次与硫化物沉淀的多期次性;④依据视极化率异常特征,结合地质构造环境判定了场源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⑤利用AMT电磁测深资料圈定了筒状次火山岩侵入体。本文在上述研究结果和钻探基础上,还研究了该矿床形成机理,给出了一套寻找该类矿床的物探方法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992.
低山头一带花岗岩体归属东昆仑弧盆系北昆仑岩浆弧带,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伯喀里克—香日德成矿亚带东昆仑造山带中段,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闪长岩、正长花岗岩及二长花岗岩。为了加强该地区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与成岩成矿背景探讨,对花岗岩体开展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矿质元素研究。主量元素组成上,石英闪长岩具中硅(57.64%和58.47%)、富钠(Na2O/K2O均为2.57)特点,正长花岗岩具高硅(75.45%~75.99%)、富钾(Na2O/K2O为0.74~0.94)特点,二长花岗岩具高硅(66.80%~73.45%)、富钠(Na2O/K2O为1.50~2.13)特点;花岗岩体铝饱和指数A/CNK<1,为准铝质岩浆岩;碱饱和指数NK/A集中在0.26~0.69之间,属钙碱性岩石;里特曼组合指数σ43在1.18~2.31之间,属钙碱性类型。花岗岩体轻稀土元素相对重稀土元素富集,岩浆分异特征明显,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Rb、K、Ba、Th、Sr、Nd,仅正长花岗岩Sr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富集Zr、Hf、Ce,而Nb、P、Ti明显亏损,源区物质为壳幔混合物质,属挤压应力环境中同碰撞I型花岗岩。在岩体实测剖面中获得11种元素分析数据,与青海全省、东昆仑成矿带及其亚成矿带平均元素丰度值进行对比,初步划分不同岩性、不同类型、不同时代花岗岩,以及富集的含矿元素为Au、Zn、Y、Pb等。与区域有成矿事实且为I型花岗岩成因进行对比,认为研究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3.
陈瑞红  赵锴 《矿产与地质》2021,(1):70-75,89
昆阳磷矿位于滇池西南部,为探讨该磷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及其沉积环境,从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两方面对磷矿石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磷块岩矿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胶磷矿,矿体w(P 2 O 5)平均含量为26.16%,磷块岩P 2 O 5含量由地表向地下沿倾向逐渐降低,酸不溶物含量逐渐增加,在垂直剖面上,矿区中部P 2 O 5含量相对上部和下部要高。矿石结构由下至上为砾屑结构、粒屑-鲕状结构、粒屑-粉晶结构,反映了磷块岩沉积时水动力条件由高能向低能过渡。磷块岩中发育的粒序层理、潮汐层理、火焰状构造等说明其是在强海流、强风浪的冲刷簸选过程中形成,随后,水动力条件减弱,富集成矿。综合研究表明,本区磷矿床磷的初始物质来源是富磷的陆源碎屑物和富磷质的海洋生物,其沉积环境主要为浅海浪基面以上的陆缘坻、台地、浅海盆地等。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地下水资源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地下水资源发生了显著变化,全面摸清地下水资源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是治理和管理地下水资源的基础。基于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中国水资源公报等资料,对中国60余年来地下水资源的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总体稳定,但区域演变趋势差异明显,海河区、辽河区、黄河区呈明显衰减态势;地下水补给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自然补给演变为自然与人工补给并存的模式;地下水排泄结构发生巨大变异,由天然排泄逐渐演变为以人工排泄为主。海河区、松花江区、黄河区、西北诸河区等区域地下水补给排泄关系严重失衡,超采问题突出;降水变化、下垫面条件改变、人类活动干扰是地下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5.
张建明  肖涛  张家嘉 《江苏地质》2021,45(3):247-253
系统采集安徽五河地区天井湖铅金矿床16个钻孔的岩石、矿石样品,选择钻孔数量较多、矿体连续性较好的90勘探线为研究对象,绘制原生晕地球化学剖面图,建立了5个铅金矿体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结合相关指示元素的分布规律,对铅金矿体的深部延伸进行预测。通过研究,总结出矿床前缘晕元素为As,主成矿元素为Au、Pb,尾晕元素为Bi。根据矿体原生晕特征和相关指示元素的分布规律,推测该矿床为多期成矿的中低温热液矿床,预测Ⅰ号和4号矿体的延伸方向及ZK9004、ZK9006孔深部As异常的延伸方向有盲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996.
详细介绍了8 Ma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地球上主要发生过3次冷气候事件:第一次冷气候事件大约发生在距今7 Ma,一股强烈的干冷气流刮过欧洲大陆,穿越赤道地区直达非洲大陆,使得原始森林开始萎缩,面积的缩小导致古猿与人类发生演化分异;第二次冷气候事件大约发生在距今4.2 Ma,那时干冷气候持续发展,非洲大陆的原始森林进一步萎缩,并逐渐演化为稀树草原,出现了南方猿人和傍人;第三次冷气候事件大约发生在距今2.3 Ma,全球气候变化波动较大,冷-暖气候交替发育,地球上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属),并逐渐演化成现代人。根据目前的研究,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与古地理、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人类演化历史大致可分为7个时期:撒海尔猿人—原初猿人时期、地居猿人时期、南方猿人—傍人时期、能人—鲁道夫人时期、匠人—直立人时期、先驱人—海德堡人时期和智人时期。  相似文献   
997.
王鹏 《江苏地质》2021,45(4):349-365
南秦岭柞水银洞子—山阳桐木沟铅银锌矿带地处陕西柞山地区中部,位于中秦岭晚古生代弧前盆地的柞水—山阳矿集区内。该带东西长约71 km,南北宽1~7 km。对带内银洞子(铜)铅银菱铁矿床、黑沟铅锌菱铁矿床、桐木沟锌矿床、南沟(银)铅矿床和松林沟铅矿点的地质、矿体、蚀变、矿化规律进行总结,发现矿体均严格产于中-上泥盆统青石垭组,具有明显的时控、层控、岩控及后期热液改造成矿特征,属典型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热液改造层控矿床,构成与晚古生代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热液改造作用有关的铅锌银成矿系列。建立以层控+热液改造为主控矿条件,以青石垭组热水沉积岩+断裂+化探异常+硫化物、重晶石、菱铁矿蚀变分带为组合的找矿模型,对柞山地区金属矿的找矿突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九户林陶瓷土(瓷石)矿床为碱长花岗岩脉型矿床,矿体赋存在晚白垩世碱长花岗岩体中,严格受张性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两侧具钾长石化带-纳长石化带-云英岩化带等蚀变分带,矿体与岩体、断裂构造组成了三位一体的成矿条件,属岩浆期后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热液型矿床,成矿条件独特,晚白垩世碱长花岗岩(κργK2)岩体中,是该区瓷土(瓷石)找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999.
云南师宗县高良码头公路西侧古滑坡为一中型推移式土质滑坡,滑坡体规模30.8万m3。该古滑坡曾造成南盘江短期堵塞,之后古滑坡堆积体处在临界稳定状态。由于修建的省道S207公路从滑坡下部通过,古滑坡堆积体开始蠕动,2013年8月滑坡堆积体加剧蠕动变形,后缘弧状拉张裂缝及错台变形强烈。通过多次实地调查,激发古滑坡堆积体蠕动因素有降水、地震、动荷载等,目前古滑坡堆积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建议一是采用抗滑桩及滑体外围设置排水沟等工程治理,二是搬迁避让,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00.
云南鹤庆县小天井锰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局部透镜状赋存于上三叠统松桂组第三段(T3sh3)灰岩、钙质泥岩中,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矿体顶板的硅钙质层是该矿的直接找矿标志。矿床成因属沉积-改造型锰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