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0篇
  免费   532篇
  国内免费   590篇
测绘学   500篇
大气科学   738篇
地球物理   1388篇
地质学   647篇
海洋学   383篇
天文学   154篇
综合类   314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四川省自动与人工气压观测值差异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四川省135个台站在自动站与人工站平行观测期间的对比观测数据,对两种不同的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站的日气压差值不满足正态分布,人工观测比自动观测平均偏高0.35 hPa,标准差为0.48 hPa。自动站与人工站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99,大约3/4的对比观测台站的人工站气压观测值大于自动站气压观测值。自动站与人工站气压观测值的月平均差异在上半年逐步增大,6月达到最大,下半年开始逐步减小。2004年的自动与人工气压观测数据年平均值差异最小,2006年数据据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992.
在夜间灯光很弱或者没有灯光、星光、月光的情况下,云的目测是比较困难的。常规夜间观测云的方法是,根据视觉,结合星光疏密、空气清晰程度、云体的颜色、移动速度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和实测云高,参照傍晚时云的状况来判别云状。为了能够在夜间快速准确地识别所在测站云状,以现代化探测设备为手段,对夜间云的观测方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用大气辐射、大气电场、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来辅助观云,可较好地弥补夜间目测云的不足。  相似文献   
993.
阿克达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反应性气体在线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大气成分业务观测水平的提高,对阿克达拉区域大气本底站新建设的NO_x、SO_2、CO和O_3 4种反应性气体集成观测系统的构造、功能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在站址科学论证期间观测到的O_3和CO的浓度水平和变化特征,并与其他本底站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给出了新观测系统的一些初步观测结果。结果表明,阿克达拉站观测到的O_3和CO的浓度水平及其变化特征有别于中国东部几个大气本底站的观测结果,反映了该站与其他站的差异;新的观测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易于实现质量控制,其性能指标能够满足该偏远站点观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4.
新疆气象测报业务质量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气象测报业务质量直接影响到预报、服务和科研质量,基层气象台站的第一要务就是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监测数据。近10 a,由于全疆测报业务质量提高幅度不大,测报业务质量整体水平已处于全国下游状态。客观分析和准确把握新疆测报业务的真实状态,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新疆台站实际的改进对策,是当前全疆各级业务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近3 a全疆测报业务质量的实际出发,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当前全疆测报业务质量状况,并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995.
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条件和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秋龙  王道 《内陆地震》2001,15(1):39-48
在新疆现有仪器设备基础上,结合“九五”流体台网数字化技术改造要求,在不同观测点、不同观测条件下,利用不同方法对水温、压力、水氡、气氡、氦和断层土壤气氡等测项开展了多项对比观测实践验,找出 了稳定可靠、反应灵敏、信息量大、适用野外自动化观测的观测条件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6.
介绍DJY-2000A型地震电磁波脉冲观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功能、技术指标及软件,叙述了系统的安装、调试及其运行环境,指出了DJY-2000A型地震电磁波脉冲观测系统较DWMJ-89A(B)型微电脑电磁波脉冲记录仪的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997.
田静  张庆阳 《气象》2001,27(12):13-16
与双多普勒雷达联合观测相比,双基地多普勒雷达价格低廉,易于观测和维持,并且可以同时探测到不同方向的径向速度,利用它探测的资料可以很好地反演出风场的三维结构。但它的探测范围小,由于双基地多普勒雷达采用了低增益的天线系统,它易受到雷达波旁瓣和多次散射的影响;同时,它对频率的稳定要求更高,在时间同步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比基地多普勒雷达技术是一种很有应用潜力的探测手段。  相似文献   
998.
北半球中层大气中NOx的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简俊  陈月娟  郑彬  吴北婴 《大气科学》2001,25(5):697-706
对UARS卫星1992、1993、1994、1995、1996、1998年夏季的HALOE观测资料分别进行客观分析,把卫星观测资料插值到5°×5°的网格点上.并分别做了30°N和40°N多年平均NO2和NO混合比的垂直剖面分析,各年同纬度不同经度及同经度不同纬度处NO和NO2混合比的垂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NO混合比含量在1hPa和l×10-5hPa高度处有两个峰值,0.1hPa处是一个极小值,50hPa到0.3hPa之间NO混合比含量非常稳定,而0.1hPa以上NO含量向上增长.在热层中的NO混合比分布有一定起伏.NO2混合比含量在l00hPa及0.5hPa高度处是极小值,从5hPa到10hPa则为最大值.但l00hPa以下进入对流层后含量急剧增加,往往会超过10-8.在平流层中NO2分布廓线基本吻合,同纬度不同经度极值出现的位置变化不大,但不同纬度极值的位置有一定差异,低纬区极值位置偏高.在中层大气中NOx(NO+NO2)和O3具有非常相似的分布特征,尤其在平流层,它们几乎在同一高度达到极值,说明它们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9.
1000.
耿杰  王忠民 《高原地震》2001,13(2):24-29
对聊古一井SD-3A数字化氡观测资料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该井原有的模拟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数字化氡观测资料的应用与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尽管SD-3A自动测氡仪所测为逸出氡与模拟观测溶解氡的物理量有所不同,但两具有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且数字化氡具有较强的映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