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测绘学   125篇
大气科学   103篇
地球物理   152篇
地质学   306篇
海洋学   76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吴荣涛  詹莉  朱嘉伟 《测绘科学》2006,31(5):129-130,109
新一轮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即将开始,SPOT-5遥感数据易获取、价格适宜,但是对其几何精度能否满足1∶1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要求存在争议。本文从遥感混合像元成像原理及随机误差的概率分布规律等方面定量分析了SPOT-5遥感数据的误差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应用SPOT-5遥感数据可解译识别宽度≥0.75m的线状地物,面积≥0.0225ha(公顷)的面状地物,面积≥0.75ha的图斑解译量算面积误差<5%,其几何精度能满足1∶1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要求。  相似文献   
882.
文章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和瞬变电磁法(TEM)工作原理、特点及工作方法,并举例示范两种物探方法查找场地内溶洞及岩溶发育带的工作程序.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圈定岩溶分布、断层破碎带的追索、管线调查、物探找水、采空区、岩溶、滑坡等问题非常有效,而且成果直观、易于判读;瞬变电磁法对探测低电阻目标物敏感,主要用于探测含水层、溶洞、陷落柱、含水断层等地质构造情况.两者综合应用,可以更好地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883.
本文重点介绍新型专利,自力式三叉形高效排气帽的设计原理,结构特性以及空气动力性能检测结果.和旧式风帽相比,此产品的突出优点,不但能保障在任何风向和风力的情况下,都不发生风雨倒灌现象,而且还利用了室外风力,形成排风主管的抽力(即产生负静压),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另外此产品的阻力较小,阻力系数仅为0.83.  相似文献   
884.
The endangerment of aeolian sand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eco-environmental problems facing the southern suburb of Beijing. To control wind erosion is thus a matter of great urgency. This paper chooses typical land-use types, i.e., cultivated land, wild grassland, drifting sandy land, etc. based on the fixed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conduct studies on the princip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eolian activities and measures controlling wind erosion in Daxing District of Beij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ar ground wind velocity yielded the logarithmic distribution with heigh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ground cover roughnes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rresponding friction velocities caused by different properties of the underlying surface;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threshold wind velocities speed in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and there are minus exponenti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sediment discharge percentage and the height at a range of 0–20 cm air flow layer.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result in various degrees of coarse componen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exponential relation between sediment transport concentration and wind velocity.  相似文献   
885.
叶片辐射等效水厚度计算与叶片水分定量反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叶片水分对叶片反射率光谱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叶片内部水、干物质、叶绿素等光谱吸收系数曲线特征,分析了975nm波长水气吸收特征处叶片与光线相互作用原理,并利用Beer定律和945nm,975nm波长光谱反射率差值,推导了975nm波长辐射等效水厚度REWT的计算公式。由于表面反射、杂散射光、非均匀介质和叶片内部多次散射等因素,光在叶片内部的辐射传输不能直接用Beer定律描述,且利用Beer定律计算的REWT与叶片等效水水厚度EWT之间会有较大的偏差。论文设计和获取了多植物、不同水分梯度的叶片光谱获取试验数据,整理和分析了欧盟Lopex93数据,利用这两组独立数据和论文提出的REWT计算公式,比对验证了975nm波长叶片REWT和叶片EWT的统计模型,结果表明:由于光在叶片内部的多次散射,REWT是EWT的3.3倍左右。论文研究结果一方面为叶片EWT定量遥感探测提供了一种快速、简单且有较强通用性的计算方法和模型,另一方面,探测叶片REWT和EWT的定量关系,有助于了解叶片内部的光辐射传输情况,特别是间接了解近红外波段叶片内部的多次散射情况。  相似文献   
886.
“天气-风障-产量”是一个复杂巨系统, 若想通过该系统取得最佳效益, 必须对林带结构做出优化决策。该文论述了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MDP) 在该决策中的应用问题。利用在沈阳市康平县对农田防护林带考察中所取得的资料, 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 计算出不同结构林带对玉米气象产量影响这一生态控制系统中有关状态的转移概率; 用MDP折扣模型计算出折扣率β=0.9条件下的最优策略并加以改进。结果表明:在当地天气、作物状况下所形成的复杂系统中, 采用透风系数为0.35的疏透结构农田防护林带具有最优决策结果。  相似文献   
887.
本文主要利用锦州义县地震站"十五"观测以来的地电场分钟值资料,对观测中常见的干扰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识别与归类,并对干扰特征和判别原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地电场观测过程中存在地电阻率同场观测干扰、磁暴干扰、雷电干扰、降雨干扰、游散电流变化干扰、电极不稳定引起的数据漂移及观测系统变化干扰、仪器死机、重启仪器造成数据丢失干扰等。  相似文献   
888.
本文以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南部为例,对地质历史时期的相对海平面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和估算,得到了研究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通过对比分析,INPEFA方法得出的曲线更能代表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区K系列沉积时期,海平面总体是上升的,但上升的速率在不同的位置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四级层序海侵体系域(TST)的上升速率要稍高于与其相邻的同级别高位体系域(HST)的速率。海平面主要以交替的快速上升(海侵)和缓慢上升(海退)为特点。Fischer方法得出的曲线在本地区不直接反映相对海平面(可容纳空间)变化,但可以指示富砂层段的位置。本文进一步分析认为,可以利用地层的层序结构、分形特性以及离散的地层年龄等数据,依据贝叶斯-拉普拉斯(Bayes-Laplace)原理构建数据驱动的迭代模型,进而从粗略到精细,实现相对海平面在时间域的高精度刻画,为小尺度古环境研究和精细油藏描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89.
重点介绍了数字式雹雨分测仪的工作原理:通过过滤的方式成功将冰雹和雨滴分离,再利用阿基米德定律测算出降雹量。该仪器充分利用了雨量测量、GPRS数据传输、太阳能供电等先进技术,具有全自动、数字化特点及良好的组网能力。经实际野外试验观测表明,该仪器性能稳定,使用便捷。通过野外试验观测数据分析,数字式雹雨分测仪观测的雨量与其他仪器观测的雨量相比,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由于该仪器能够实时观测到降雹量,为冰雹的观测研究提供了仪器支持。  相似文献   
890.
雷静  杨甘生  梁涛  胡驰 《探矿工程》2012,39(9):53-58
旋转导向钻井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和先进性的钻井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旋转自动导向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旋转导向钻井系统的发展概况,对各系统的导向机构工作原理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就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未来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