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734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利用天气图、FY-2云图等资料,分析了0508号热带风暴“天鹰”的高空环流形势及其演变;检验分析了国家气象中心WTPQ20 BABJ的路径预报。热带风暴移动路径的预报首先着眼于两个大型天气系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赤道辐合带(ITCZ),风暴内部结构也对移动路径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2004年末2005年初,由于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共计有68站次出现了零度以下的日最低气温,和1991年12月28-29日的大范围冰(霜)冻天气的过程环流特征演变及气象要素分析作对比分析,发现这两次过程均有欧亚大陆两槽一脊控制,高空盛行很强的经向环流,西北气流旺盛,冷平流明显,850 hPa温度低,850百帕和地面冷高压强度强,地面气温低、湿度干,露点低等特点。但由于受到西南低压云系东移的影响,700hPa和850 hPa广西的湿度都较大,云容易长起来,同时水汽本身就是一种温室气体,减少了辐射降温,所以虽然最低气温很低,但达到霜冻的站数都在40个站左右,持续时间不长。  相似文献   
103.
暴雨是我省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奉更对我省2005年8月12—14日出现的大范围暴雨天气进行了总结,主要从大尺度环流形势、卫星云图及其反演资料、物理量场、数值预报产品等几个方面分析此次区域性暴雨、大暴雨的成因及预报着眼点,为今后预报此类暴雨天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周小珠 《广西气象》2006,27(A01):7-7,17
利用天气图、FY-2云图等资料,分析了0508号热带风暴“天鹰”的高空环流形势及其演变;检验分析了国家气象中心WTPQ20 BABJ的路径预报。热带风暴移动路径的预报首先着眼于两个大型天气系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赤道辐合带(ITCZ),风暴内部结构也对移动路径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设计了一种多重处理的算法,从卫星云图提取定量信息,定量描述副高强度和演变趋势,并应用于预报业务。应用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具有客观、定量、自动等优点,在实际使用中可客观定量地跟踪和预报副高演变,对做好广西前汛期暴雨预报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6.
钱建华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11):1185-1190
将有限区域展宽网格方法应用于区域物理参数化大气模式中,来检验其模拟湿物理过程的能力。展宽网格模型旨在在一个大的有限空间区域中得到我们所关注的小区域的高分辨率。运用展宽网格模型对南美地区进行模拟的结果表明:当拥有充足的物理参数集时,模型模拟效果良好;并且,如果改进计算机功率,便可得到与始终保持高分辨率模拟具有可比性的输出结果。  相似文献   
107.
应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重点应用齐齐哈尔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着重分析了发生在呼伦贝尔市岭南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回波特征。指出在大尺度环流条件下,卫星云图资料和雷达资料的综合应用分析,对中小尺度天气有很好的监测作用,可以充分完善短时临近预报。  相似文献   
108.
2006年8月青岛一次强海风过程“人”字形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盛春岩  陈优宽 《气象》2007,33(8):35-39
利用2006年8月青岛奥帆测试赛期间的地面中尺度自动气象站、海岛站、浮标站、多普勒雷达以及风云2C卫星资料,对发生在2006年8月23日的一次强海风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青岛沿海有多支海风。东部沿海的海风锋为东北—西南向,胶州湾附近的海风锋为圆弧形。青岛东部沿海的海风锋向西推进,与胶州湾周围的海风锋叠加,使海风加强,在多普勒雷达上表现为特有的"人"字形结构:北段为东北—西南向的边界,南段为圆弧形。发展强盛的东南海风环流在垂直方向比较浅薄,主要位于1.5km高度以下。由于受高空云系的影响,海风锋在风云2C静止卫星云图上的结构较难分辨。  相似文献   
109.
2007年初一次雪后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曹治强  方翔  吴晓京  李小龙 《气象》2007,33(9):52-58
大雾天气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7年1月15日华北和黄淮地区的雪后大雾天气产生的天气背景及其形成的温湿条件和层结特征。结果表明:在这次大雾天气发生时,亚欧大陆中高纬度的环流形势为两槽一脊型,中纬度无明显冷空气活动,南支气流较为平直,天气形势比较稳定。华北和黄淮地区位于入海高压的后部,近地面层有弱的东北风或偏东风,即有利于海洋上暖湿气流的平流输送,又不至于破坏大雾形成的温湿条件。同时,大气层结是绝对稳定的,低层有深厚的逆温层,当暖湿空气平流到温度较低的下垫面上时冷却而形成雾,因而这次大雾天气属于典型的平流雾。这种形势的稳定维持,造成了这次持续时间较长的大范围的大雾天气。另外,华北和黄淮较低的海拔高度,有利于暖湿空气的平流进入,也是大雾形成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0.
利用2004-2006年FY-2C卫星云图资料,统计了云顶亮温与焦作市降水量的关系;并根据相邻两张云图中云顶低亮温中心移动的距离和时间,确定云的移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层状云和积状云降水估算方程。经对2005-2006年估算结果统计,层状云有无降水预报准确率为80%;对4次积状云降水的估算结果为1次漏报、1次降水量级误差较大、2次预报正确,准确率达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