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02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74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交通设计院所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的设计方案,并就计算机网络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Modelling the January and July Climate of 9000 Years before Present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ModellingtheJanuaryandJulyClimateof9000YearsbeforePresent¥WangHuijun(王会军)(LASG,InstituteofAtmosphericPhysics,ChineseAcademyof...  相似文献   
13.
李宁 《地球物理学报》1989,32(5):580-592
本文导出了电阻率-孔隙度、电阻率-含油(气)饱和度关系的一般形式--两个对称的表达式,并给予了实验证明。同时,本文指出,Archie公式、Winsauer公式和双水公式都是一般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的特例。在一般情况下,本文给出了14个能够逼近这两个表达式的函数类型,通过岩芯数据进行选优,可以得到适合不同地区或地层的最优方程。根据本文理论建立的解释方法和研制的软件已经在油田生产中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由于涉及内容较多,全文分两部分撰写。以下是本文的第(Ⅰ)部分,即一般形式的导出及实验验证;而最佳函数类型的确定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将作为本文的第(Ⅱ)部分发表。  相似文献   
14.
东亚冬季风环流异常与中国江淮流域夏季旱涝天气的关系   总被引:66,自引:5,他引:66  
孙淑清  孙柏民 《气象学报》1995,53(4):440-450
选取1951—1991年中的长江淮河流域夏季旱涝各10年,对它们前期的中高纬大型环流形势,低纬环流特征,垂直环流强弱,热带海洋状况等进行了对比诊断分析,其结果如下:长江淮河流域夏季旱年前冬(12—1—2月),欧亚中高纬呈经向型环流,东亚大槽较常年强且南伸,乌拉尔山及鄂霍次克海阻塞形势发展,寒潮活动频繁,东亚沿海中低纬冷涌活动强烈,至使该经度带上的跨赤道气流加强,而且使南海至菲律宾地区的对流活动趋于活跃。而涝年前冬则基本上为相反形势。本文的分析清晰地揭示了旱涝年前冬东亚冬季风环流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促使我们寻找冬夏季风活动的可能联系及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北极4个区的海水DQ%指数和全国160站7月份降水关系的诊断分析指出,6月份格陵兰海冰异常与黄河中上游7月份旱涝存在着明显的联系,6月份格陵兰海冰少(多)时,黄河中上游7月份易涝(旱)。产生这种联系的物理机制是6月份格陵兰海冰异常影响7月份欧亚大气环流,导致黄河中上游7月份降水产生异常。通过对相关场进行显著性检验,确认了6月份格陵兰海冰异常与黄河中上游7月份旱涝联系在统计上的可靠性。同时发现,有时随机数序列与气象要素场的相关场会达到很高的显著水平,而且这种相关场中的显著相关区的分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成片分布的。这项工作指出了把对相关场的显著性检验与相关场成因的物理机制分析相结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欧亚500 hPa月平均大气环流的年际振荡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敏  罗艳 《应用气象学报》1995,6(4):461-467
文章用主分量、功率谱、带通滤波及复主分量分析方法,对欧亚地区1951~1992年的500hPa月平均高度场进行分析,研究了欧亚大气环流年际振荡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欧亚500hPa月平均大气环流主要存在准2.5年、准3.5年振荡周期。副热带地区大气环流以准3.5年振荡为主要周期;中高纬地区以准2.5年振荡为主要周期。复主分量分析还表明了这两种振荡的传播方向和随时间变化各不相同。欧亚500hPa月平均大气环流的准3.5年振荡特征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变化及厄尔尼诺现象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子午线弧长公式的简化及通用高斯投影计算程序介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正才 《测绘工程》2001,10(1):55-56,62
通过简化子午线弧长公式,给出适用于各种椭球的通用高斯投影实用公式,并简单介绍依此编制的通用高斯投影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9.
对流层大气环流的甚低频振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晓红  王绍武 《气象学报》1996,54(4):427-436
对1951—1992共42a500hPa北半球高度场的月平均资料进行了纬圈谐波分析,计算了35°N与55°N超长波振幅及位相,以及35—55°N北半球月平均纬向风距平百分比。对超长波振幅及纬向风距平百分比做了小波转换。结果表明,对流层大气环流变化中存在3种准周期性的甚低频振荡:1.年代际的振荡;2.准2a周期振荡(QBO);3.半年韵律。同时发现对流层QBO和平流层赤道纬向风QBO之间可能没有联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