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509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80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1674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成相 《贵州地质》2001,18(1):60-63
本文根据探矿权人的具体情况,阐述了引资勘查的重要性;结合现行法律,法规,论述了利用探矿权引进外资勘查项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并就西部大开发和招商引资的要求,对贵州省的探矿权招商引资政策和法规出台,促进我省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2.
陈佑德  卿三惠 《贵州地质》2001,18(3):191-195
茅台滑坡的产生受控于该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降雨、地震和人类工种活动、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遥感技术手段对滑坡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分析了赤水茅台滑坡地形地质条件,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工程手段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3.
梵净山区格林威尔期造山带与Rodinia超大陆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王砚耕 《贵州地质》2001,18(4):211-216
贵州梵净山区有保存完好、发育齐全的中元古代的地质记录 ,是扬子陆块晚前寒武地质研究的理想场所和重要窗口。现有地质和同位素年代学等资料表明 ,该区存在格林威尔期造山带 ,其形成时间为ca 10 0 0Ma±。它同原始江南造山带一起成为华南Rodinia超大陆的组成部分 ;对其进行探讨 ,必将促进我国Rodinia超大陆聚合、裂解及其演化的研究 ,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杨光忠 《贵州地质》2001,18(4):224-227
在隆里地区新元古界下江群中发育有剪切变形的构造,形成脆-韧性剪切带(过渡性剪切带)。按其产状可分为切层和顺层过渡性剪切带两类,具有较典型的脆性-韧性变形的宏观和微观特征。此类变形是地壳浅层次剪切构造作用产物,显示了江南造山带外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5.
滇黔桂微细粒金矿床开发利用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立贤 《黄金地质》2001,7(4):66-71
根据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可把微细粒金矿分为原生矿和氧化矿。原生矿难选,成本高,尚未有效开发利用,氧化矿易选冶,成本低,是目前主要开采对象,也是今后勘查重点,根据产出特征可把氧化矿分为原地,残积,塌积氧化矿,其中塌积氧化矿毫无例外地产出碳酸盐岩喀斯特洼地第四系风化土中,习称“红土型”金矿,经深入研究后认为是以碳酸盐岩为底板的整合原生矿,因岩溶塌陷而形成的塌积氧化矿,其成因与国外典型红土型金矿不同,不宜称为红土型金矿,因其首先发现于大厂地区,可称之为“大厂型”金矿,矿床规模一般为小型,个别可达中型,产出形态受控于下伏微喀斯特起伏面,复杂多变,只宜边探边采。  相似文献   
106.
贵州紫云晒瓦晚二叠世深水相地层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高勇群  杨逢清  彭元桥 《地层学杂志》2001,25(2):116-119,124
通过对晒瓦晚二叠世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的初步研究 ,认为晒瓦晚二叠世地层属于深水相沉积 ,可划分成4段 ;并根据双壳类、腕足类延限和发育特征 ,分别建立了一个双壳类化石带 (Claraia primitiva- H unanopecten exi-lis组合带 )和二个腕足类化石带 (N eochonetes substrophomenoides- Orthothetina ruber组合带 ,Acosarina dorsisulca-ta- Crurithyris speciosa组合带 ) ;在对牙形石、双壳类和腕足类等典型化石的综合研究基础上 ,首次划分出吴家坪阶和长兴阶 ,改变了以往本区晚二叠世年代地层未细分的状况 ,提高了划分对比精度。  相似文献   
107.
论卡以头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尚彦 《地层学杂志》2001,25(2):129-134,149
卡以头组为介于宣威组和东川组之间的一个岩石地层单位 ,主要为黄绿色、灰绿色、褐黄色夹紫红色砂岩、砾岩和泥质岩组合 ,海相层底部夹少量灰岩 ,不含煤层和 Claraia。该组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沉积 ,海相多为早三叠世地层。建议以威宁哲觉剖面为卡以头组的标准剖面  相似文献   
108.
贵州石阡地区热矿水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世从  陈履安 《地质论评》1992,38(5):457-466
根据石阡地区热矿水分布区的水文地质、构造、岩相资料和热矿水的水化学及同位素的研究成果,可将本区热矿水分成Ⅰ、Ⅱ、Ⅲ三个小区:Ⅰ区位于印江至石阡的袍木寨背斜、石阡断裂带北段上,含水围岩为咸化海相白云岩含膏盐建造,为矿化度高,Sr~(2+)、SO_4~(2-)、δD、δ~(18)O较高的SO_4~(2-)型水。Ⅲ区位于红石走滑断裂束,含水围岩为浅海灰岩建造,为矿化度低,Sr~(2+)、SO_4~(2-)、δD、δ~(18)O较低的HCO_3~-型水。Ⅰ、Ⅲ区热矿水年龄较低。Ⅱ区位于上述两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其热矿水为Ⅰ、Ⅲ区热矿水混合而成。为年龄较高的水化学和同位素组成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SO_4~(2-)·HCO_3~-型水。  相似文献   
109.
贵州中三叠世岩隆沉积史及地球化学相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童金南  黄思骥 《地球科学》1992,17(3):319-327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