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9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437篇
测绘学   427篇
大气科学   501篇
地球物理   643篇
地质学   700篇
海洋学   243篇
天文学   194篇
综合类   177篇
自然地理   66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An integrated groundwater/surface water hydrological model with a 1 km2 grid has been constructed for Denmark covering 43,000 km2. The model is composed of a relatively simple root zone component for estimating the net precipitation, a comprehensive three-dimensional groundwater component for estimating recharge to and hydraulic heads in different geological layers, and a river component for streamflow routing and calculating stream–aquifer interaction. The model wa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MIKE SHE code and by utilising comprehensive national databases on geology, soil, topography, river systems, climate and hydrology. 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s the modelling process for the 7330 km2 island of Sjælland with emphasis on the problems experienced in combining the classical paradigms of groundwater modelling, such as inverse modelling of steady-state conditions, and catchment modelling, focussing on dynamic conditions and discharge simulation. Three model versions with different assumptions on input data and parameter values were required until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inal, according to pre-defined accuracy criteria, model was evaluated as being satisfactory.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lated to establishment of performance criteria, parameterisation and assessment of parameter values from field data,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test schemes. Most of the parameter values were assessed directly from field data, while about 10 ‘free’ parameters were subject to calibration using a combination of inverse steady-state groundwater modelling and manual trial-and-error dynamic groundwater/surface water modelling. Emphasising the importance of tests against independent data, the validation schemes included combinations of split-sample tests (another period) and proxy-basin tests (another area).  相似文献   
52.
基于DEM的河流多尺度显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涛  苏山舞 《测绘科学》2003,28(2):20-22
进行了基于DEM的河流多尺度显示方法的研究和试验。采用斯特拉勒算法对河流线进行分级,通过DEM提取河流的高差、集水面积等属性信息,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对河流的主支流的自动判别的方法,最终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全国1∶25万数据库为数据源实现了实验区域河流的多尺度显示。  相似文献   
53.
平板载荷试验应思考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平板载荷试验中的几个问题:(1)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垫层的重要性;(2)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存在尺寸效应;(3)单墩或单桩平板载荷试验不完善。重点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复合地基荷载试验进行了讨论,以引起检测人员注意。  相似文献   
54.
We use high resolution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to study the dispersive mixing in two-phase, immiscible, porous media flow that results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the nonlinearities in the flow equations with geologic heterogeneity. Our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distinct dispersive regimes occur depending on 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nonlinearity and heterogeneity. In particular, for a given degree of multiscale heterogeneity, controlled by the Hurst exponent which characterizes the underlying stochastic model for the heterogeneity, linear and nonlinear flows are essentially identical in their degree of dispersion, if the heterogeneity is strong enough. As the heterogeneity weakens, the dispersion rates cross over from those of linear heterogeneous flows to those typical of nonlinear homogeneous flows.  相似文献   
55.
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8,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75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领域的研究工作,这些领域主要包括暴雨、中尺度低空急流、低涡、梅雨锋结构及梅雨锋生、对称不稳定和涡层不稳定以及暴雨等灾害天气的天气动力学及数值模拟研究等;总结了在次天气尺度及中尺度暴雨系统研究的不同时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这些成就在防止和减轻中尺度暴雨灾害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李浩  王越  廖仿玉 《气象科学》2003,23(3):339-345
用相关分析法从红外云图上提取云团平均尺度这一特征量,考察了云团平均尺度与合地面观测资料所估算的云厚以及实测局地降雨之关系。初步分析表明,所得的云团平均尺度具有明显的天气学意义。  相似文献   
57.
山东省龙卷风发生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藤田-皮尔森强度分类法对1950年~2000年山东省出现的351次龙卷风进行分类,其中F0级61次,F1级256次,F2级34次。山东半岛、鲁中、鲁南出现次数较多,鲁西北较少。1950~1972年发生次数明显高于1973~2000年。龙卷风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发生较多。龙卷风主要发生于午后至傍晚,多数龙卷风仅能维持几分到十几分钟。  相似文献   
58.
地表非均匀性对区域平均水分通量参数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次网格尺度地表非均匀性对于网格区平均通量具有重要影响。若将网格区视为均一地表 ,并不能真实描述地 气通量交换过程 ,且可造成很大误差。文中从理论上证明 ,区域平均水分通量的变化率可分解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区域水分通量的算术平均变化率 ;第二部分为非均匀性所引起的水分通量变化率扰动 ,它与区域内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变差系数有关。数值试验表明 ,地表土壤水分的水平空间变差系数集中反映了区域内土壤水分分布的非均匀程度 ,不同土壤对同样的非均匀程度其敏感性是不同的。变差系数愈大 ,非均匀性愈强 ,在相同的土壤水分平均值下 ,不同土壤类型对地表非均匀程度的敏感性并不相同。例如沙土和粘土受非均匀性的影响就可相差数十倍。  相似文献   
59.
西安市近50年来气候变化多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79,自引:4,他引:79  
利用Morlet小波变换法分析了西安市近50年月平均气温距平和月降水量距平变化的多层次时间尺度结构,发现西安市气候变化除1年的自然周期变化和20-40年尺度范围的周期变化信号在全时间域中都强小,其它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在时间域中分布很不均匀,具有很强的局部化特征,西安市月平均气温距平变化主要表现为随机振荡,无特征尺度,而月降水量距平变化则有显著的4~5月的时间尺度,西安市气候变化受地理条件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0.
地震前兆观测仪器标定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标定工作,在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的研究,使用及所得数据的处理中均已成为一个不可少的环节,但缺少有关标定问题的基石性研究和讨论。本文就标定的定义、种类、目的、要求、存在的问题等做一粗线的讨论,以期今后加强这一工作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