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199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141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设E是实Banach空间,P是E中的锥,在E中引入半序:u≤v(u,v∈E),如果u-u∈P。这时,称E是有序Banach空间,记做(E,P)。若存在正数N,对任何的u≥u≥θ(θ表E中的零元),  相似文献   
402.
本文讨论了一类非线性二阶常微分方程 (um+ 1(x) )″+(x- 1) p(x) u′(x) =0 ;x∈ (0 ,1],m>0 ,非平凡解的存在问题 ,用非线性算子方法证明了非平凡解的存在性以及惟一性。从而使W.OKRASINSKI发表于《数学分析与应用》的论文“一类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非平凡解”中的部分结果成为本文的 1个推论。  相似文献   
403.
在利用函数映射计算模型间对应关系时,提出了一种校准三维几何模型之间基矩阵的新方法,将模型间对应关系的构建转化为由模型特征函数构建的基矩阵之间的校准运算。首先计算三维模型的Laplace算子,获得模型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利用所得到的特征向量构建基矩阵;其次,提出了协方差的最小值校准算法,以计算模型基矩阵之间的校准矩阵 S ,并用矩阵 S 对两个模型的函数基进行校准;最后,计算校准模型所有点的高斯曲率来采样源模型尖端特征点,并在校准后的目标模型上遍历所有点,以寻求最优对应点来构建等距变换(或近似等距变换)的三维模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计算采样点与最优对应点的测地错误,以衡量所提算法的匹配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本算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构建两个或多个模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也克服了模型自身对称性影响对应关系计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4.
灾后建筑物损毁检测有助于灾后的迅速救助,因此,开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灾后建筑物损毁检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拉普拉斯算子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灾后建筑物损毁检测的方法。首先,利用局部拉普拉斯算子将灾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为平滑表面类和粗糙表面类,然后,根据灾害前建筑物数字线划图提取灾害后未损毁建筑物得到检测结果。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采用两组纽约市2012年飓风后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取得超过92%的总体精度。  相似文献   
405.
在GIS环境下研究最优路径问题具有很多优势,本文研究的最优路径问题是基于传统粒子群算法存在的早熟收敛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在后期引入变异算子,变异操作能够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同时又保持了前期搜索速度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406.
经典平差函数模型的概括形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典平差函数模型的两种概括形式进行回顾和总结,基于零空间投影算子导出经典平差函数模型的第三种概括形式-等价条件平差模型,教授学生理解该概括形式平差模型的作用及特点。提出在本科教学实践中以不同的平差模型概括形式开展课堂讨论,有利于启发学生对平差模型内在联系的自觉发现。  相似文献   
407.
岩石中常含有裂缝、岩脉等细小而重要的微观结构,需要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来提取其特征。在岩石图像处理中,特征提取可以提取出岩石的主要结构信息从而极大降低数据量,然而某些细线状岩石特征(如裂缝、裂隙等)往往无法被完整识别出来而存在间断现象。本文在采用蚁群算法修复岩石细线状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利用蚁群算法、DBSCAN聚类算法和Canny算子提出一种新的岩石图像修复算法。根据设定的阈值,对提取的图像间断部分进行搜索并连接,以修复在图像特征提取过程中缺失的部分重要信息,同时去除修复过程产生的多余特征。实际结果表明,利用混合算法处理的岩石特征提取图像得到了较好的修复,能够提高岩石裂隙特征提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08.
张聪 《国土资源》2015,(3):56-57
随着3S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遥感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航空、航天等技术手段获取地球信息,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反演解译地球信息,从而达到实时掌控地物、地貌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美国QUICKBIRD、IKONOS等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的出现,使城市的发展变化能够更客观的展示在我们面前。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采用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快速  相似文献   
409.
直接从起伏地表开始进行叠前深度偏移的波场初始化时,应用了同步边界处理策略和深度误差校正策略。前者可以消除起伏地表非波场传播区域的成像,后者可以消除起伏地表规则采样时深度误差对地下构造成像带来的影响。利用以上处理策略,优化了常规基于单程波波动方程延拓算子的起伏地表叠前深度偏移算法,从而更好实现了复杂条件下的构造成像。基于FFD延拓算子的波场下延法,用SEG起伏地表模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各种基于频率域波动方程深度延拓算子的起伏地表深度偏移方法。   相似文献   
410.
面向目标的控制照明叠前深度偏移属于面炮偏移方法的一种特殊情况.通过对目标区域波场照射方向的控制,实现波场在目的层的最佳入射,提高目标区域成像质量.将目的层定义的目标合成算子外推到地表形成地表合成算子,应用地表合成算子进行波面源和记录的合成,最后通过地表合成算子的一系列旋转,实现旋转控制照明叠前深度偏移.本文系统阐述了面向目标的合成曲面波控制照明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通过数值模型试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将其应用到某探区实际资料的处理中,并进行了实际资料的应用效果分析,总结了其在实际资料应用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