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461篇
测绘学   306篇
大气科学   345篇
地球物理   326篇
地质学   1229篇
海洋学   249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15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随着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全面开展,出现了众多地理国情信息数据处理软件,数据的采集和制作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利用MapGIS平台对软件的内部模块和功能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2.
地理国情普查项目是全新的测绘地理信息项目,文章结合生产阶段及检查验收过程中地表覆盖数据生产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通过认真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从管理要素、生产过程、两级检查3个方面谈了解决该问题的部分质量控制措施,以便于更好地提高地理国情普查项目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73.
地理国情普查主要是查清我国地形地貌、地表覆盖等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建立普查成果数据库,为开展常态化的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正确理解吉林省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设计和作业指导书,以及国情普查的内容与指标,进行外业核查与遥感影像解译样本采集工作,为最终形成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和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4.
系统把智慧城市建设与地理国情应用完美结合,形成时空一体、二三维一体的集成多源数据的一张图;开发IPAD版系统,把PC端的数据处理向移动端适时展现。系统具有国情普查数据的展示和分析、专题地图展示、电子地图、三维模型展示、轨迹记录,以及其他GIS基本功能。在屏幕上任意点取闭合图形,就会实时显示选定图形范围内的国情数据及统计分析数据。辅助决策者又好又快地进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75.
The formation of Ca-rich myrmekites is described in syntectonic syenites crystallized and progressively deformed under granulite facies conditions. The syenites are found in high- and low-strain zones where microstructure and mineral composition are compared. Heterogeneously distributed water-rich, late-magmatic liquids were responsible for strain partitioning into dry and wet high-strain zones at outcrop scale, where contrasting deformation mechanisms are reported. In dry high-strain zones K-feldspar and clinopyroxene are recrystallized under high-T conditions. In wet high-strain zones, the de-stabilization of clinopyroxene and pervasive replacement of relatively undeformed K-feldspar porphyroclasts by myrmekite and subordinate micrographic intergrowths indicate dissolution-replacement creep as the main deformation mechanism. The reworking of these intergrowths is observed and is considered t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ylonitic foliation and banding. A model is proposed for strain partitioning relating a positive feedback between myrmekite-forming reaction, continuous inflow of late-magmatic liquids and dissolution-replacement creep in the wet zone at the expenses of original mineralogy preserved in the dry zones. Melt-assisted dissolution-replacement creep in syntectonic environments under granulite-facies conditions may extend the field of operation of dissolution-replacement creep, changing significantly the rheology of the lower continental crust.  相似文献   
76.
An analysis of lower Barremian invertebrate trace fossils at the El Hoyo dinosaur tracksite (Teruel, Spain) was conducted in order to interpret the macrobenthic tracemaker community and the palaeo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during bioturbation. Abundant bioturbation structures are characterized by meniscate, cylindrical, straight to sinuous, unbranched epichnia, showing the absence of lining, mantle and longitudinal striations. These structures are included in the ichnogenus Taenidium. Burrow width, distance between menisci, type of their fill, and general shape, allow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 ichnospecies Taenidium serpentinum and T. barretti. Dominance to near exclusiveness of Taenidium in the invertebrate trace fossil assemblage suggests assignation to the Scoyenia ichnofacies. This agrees with the presence of vertebrate tracks. Accordingly, a 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terrestrial and nonmarine aquatic environments, i.e., floodplain areas adjacent to rivers and affected by low energy conditions, could correspond to the El Hoyo site. The pervasive ichnofabric of Taenidium reveals an opportunistic behaviour of the tracemaker, bioturbating rapidly after deposition; bioturbation took place in moist to wet substrates—softgrounds—in shallow tiers, during favourable yet episodic conditions. The opportunistic strategy might owe to a rapid accumulation of nutrients buried within the sediment during alluvial discharges. After bioturbation, minor erosions during fluvial discharges or subaerial exposure may have caused differences in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Taenidium.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不同大尺度强迫条件下的暴雨个例中,考虑不同尺度特征的初始扰动与侧边界扰动相互作用构造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构建“自适应”于不同强对流天气的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系统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大尺度强迫显著的个例1中,以大尺度扰动信息为主的动力降尺度的增长趋势较集合转换卡尔曼滤波(ETKF)更为显著,且总扰动能量在预报中后期超过集合转换卡尔曼滤波,而在大尺度强迫较弱的个例2中,集合转换卡尔曼滤波扰动能量始终高于动力降尺度。此外,当大尺度强迫显著时,初始扰动与侧边界扰动相匹配会产生相互促进的作用,而不匹配时初始扰动会在预报中后期抑制侧边界扰动的发展,当大尺度强迫较弱时,即使是互相间不匹配的初始扰动与侧边界扰动也能在大部分预报时段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说明初始扰动与侧边界扰动的相互作用机制不仅与天气形势相关,也与二者是否匹配挂钩,另外,扰动的发展特征同样依赖于天气形势;从集合离散度的角度来看,当大尺度强迫明显时,侧边界扰动的作用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取代初始扰动,从而对离散度起到主导地位;两种初始扰动方法相比,集合转换卡尔曼滤波在多数情况下对总离散度的贡献均大于动力降尺度;从降水量预报及概率预报情况来看,大尺度强迫明显的个例可预报性更高,且各集合成员间的差异较小,大尺度强迫较弱的个例则相反,且当两种初始扰动方案与侧边界扰动相结合时,较仅侧边界扰动均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78.
江苏盐城地区一次持续雾-霾天气过程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2013年12月上旬江苏盐城地区出现了一次历史罕见的持续重度雾-霾天气,利用盐城市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1°×1°)及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污染物浓度资料等,对此次过程的环流背景、气象要素、大气层结特征以及动力条件、污染情况等进行了综合性分析。结果发现:12月上旬中高层冷空气势力弱,以纬向环流为主;低层弱的水平风场为雾-霾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稳定的层结特征,近地面高强度的贴地逆温和持续较低的混合层高度是此次雾-霾天气长时间维持的重要因素;边界层内弱正散度及负涡度是此次雾-霾天气得以维持发展的动力因子;通过后向轨迹分型和火点监测资料分析发现:污染物的长距离输送在此次重污染天气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最后,文中建立了能见度和PM_(2.5)浓度、相对湿度的非线性回归方程,对能见度的预报效果较好,为实际业务应用中雾-霾的预报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79.
多波束测量的精度控制与规范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多波束测量、辅助测量的数据精度,研究其对成果水深的影响程度,结合《海道测量规范》与《多波束水深测量技术规定》中的测量等级指标,以及IHO规范中对水深不确定度的定义和传播结构的介绍,建立数学模型反解出符合规范的作业环境与辅助测量数据的等级指标,提出明确的多波束测量作业精度控制的技术指标,为测量数据的质量监控建立更全面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0.
探索新型测绘的产生背景与科学内涵等问题,对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测绘发展新阶段、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测绘地理信息跨越发展4个方面阐述了新型测绘产生的背景;其次,从新型测绘关系角度给出了新型测绘的内涵与架构,从范围、内容、技术手段、体制机制方面描述了新型测绘的特征;再次,从新型测绘目标出发,描述了新型基础测绘的内涵、要求与主要任务,地理国情监测的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公共服务与应急测绘的新需求与主要任务;最后围绕测绘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处理、管理、分析、服务与应用主线,探讨了新型测绘需要着重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装备,旨在为新型测绘的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