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6篇
  免费   1358篇
  国内免费   1610篇
测绘学   230篇
大气科学   1463篇
地球物理   1795篇
地质学   3727篇
海洋学   604篇
天文学   1003篇
综合类   361篇
自然地理   77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391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528篇
  2008年   483篇
  2007年   534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301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234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大民屯凹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笔者在对比多种方法的基础上,对大民屯凹陷的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进行了恢复。  相似文献   
102.
汶川5月12日8.0级地震在构造上起因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以每年约5 cm的速度聚敛,并因此而引起青藏高原的地壳物质向四川盆地及中国东南大陆运移.主震震源及余震活动集中于以龙门山为中轴的一条长约350 km、宽约100 km的地震活动带.震源深度一般分布丁地壳脆性-韧性转换边界以上约10~20 km区间的地壳震源层之中,属浅源构造地震.主要震源机制与龙门山构造运动方式密切相关,以其地壳厚度向西急剧加厚、重力梯度带、高波速比(Vp/Vs~2.2)等深部异常及逆冲断层兼具走滑性质的地质构造为特征.在震源辐射、路径传播和场地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并比较了岩石和土壤条件下的地震响应谱,特别强调了土壤条件下的场地放大效应;同时对与地震安全性有关的一些问题如地质灾害、地震频谱设计、地震早期预警系统及中、长期至短期地震预报等进行了探讨;特别提供了一个由加权平均计算、以岩石条件下震波衰减模式为基础的地震频谱设计参考实例.地震构造与动力学研究可融人工程地质与环境工程等学科发展.经历汶川地震考验的一些新近设计和建设的工程项目可为今后改进工程建筑规范与标准提供重要而有益的参考.地震预报是当今一大难题,但需探索研究,不可懈怠.地震减灾与预防足目前比较切合实际的安全举措.  相似文献   
103.
应用生烃动力学法研究川东上二叠统烃源岩生烃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现今川东上二叠统烃源岩生烃史研究具有局限性.首先,没有对上二叠统Ⅰ-Ⅱ1型灰岩生油、Ⅲ型泥岩的生气史分开评价;其次,海相镜质组反射率通过拟合公式换算成镜质体反射率评价烃源岩成熟度具有局限性.针对上述不足,笔者通过热模拟实验,利用化学动力学方法,标定出两类源岩生油、生气的动力学参数,并结合川东地区的埋藏史及热史,模拟出源岩有机质的成烃转化率曲线.研究表明:上二叠统灰岩、泥岩有机质在距今200 Ma和190 Ma分别进入了生油、生气门限,而在距今170 Ma和140 Ma生烃结束.  相似文献   
104.
Bohaiwan basin, covering an area of 200 000 km2,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il-bearing basins in Eastern China. Rifting processes formed the basin, and two evolution phases can be recognized. The rifting phase developed in Paleogene, and post-rifting phase occurred in Neogene. More than 200 oil field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onshore and offshore area in Bohaiwan basin in recent year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oil field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ich hydrocarbon depressions, and the Huanghekou depression is one of these rich hydrocarbon depressions. A number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oil and gas fields have been found in this area, such as BZ25-1, BZ34 etc., and the hydrocarbon was mainly from the Huanghekou depression. The formation of rich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depended on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rapid subsidence, favorable paleoclimatic conditions and paleolimnology environments. The effects of paleoclimatic condition on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are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07, 26(7): 830–840 [译自: 地质通报]  相似文献   
105.
为研究冲击钻机、打桩机、打夯机以及筑路机等设备工作时产生的震源,对开展工程地震勘探时的利用价值,在东庞矿2093工作面治水钻孔冲击钻进过程中进行了该项实验工作。试验采用WF-1006遥测数字地震仪及CGS-40型加速度检波器,接收排列之间方位角间隔20。,接收道数24道,道距5m,采样率1ms,记录长度2s。最近检波器距钻孔7m。利用SCHRAMM钻机产生的强大振动为被动震源,进行了250m、257m、183m、263m等不同钻井深度,以及与此相对应不同方位角(250°、250°、230°275°)的地震波接收试验。通过分析其地震记录,判定引发东庞矿矿井突水的陷落柱中心位于治水钻孔西南方向。该结论与三维地震勘探确定的陷落柱位置一致,可见通过选择合理的接收方式及参数,被动震源也能够用于地震勘探。  相似文献   
106.
金岭寺—羊山盆地北票组烃源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采集的岩样进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得出金羊盆地北票组为盆地主要烃源岩,为盆地油气生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北票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不高,属差一中等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以腐殖型为主,成烃母质为陆地高等植物:金羊盆地北票组烃源岩已经进入成烃门限.并处于成熟阶段中的低成熟到中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07.
研究“源兆”的若干问题及途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贵宣  张肇诚 《地震》1996,16(4):391-395
从位场理论的观点讨论了场和源的概念,建议将“场兆”改称为构造前兆,将“源兆”称为震源前兆。文中还分析了震源体与各种前兆观测方法探测的深度,并根据地磁与重力观测方法不同的物理基础和地质基础,指出震磁效应对于研究震源前兆的特殊意义,文中还介绍了1976唐山地震观测到震源前兆的部分实际地磁资料。  相似文献   
108.
符文侠  刘国贤 《沉积学报》1996,14(3):149-156
锦州湾泥沙主要来源于沿岸入海河流的输送,外海水体的携带与沿岸、岛屿蚀余物质的补给。每年进入湾内的泥沙总量约为33—35万吨,假如这些泥沙不再向湾外流出,在湾内作均匀分配沉积,则相当于在湾底铺上5mm厚的土。水准和水深重复测量表明,潮滩以稳定的弱堆积为主,水下浅滩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该湾在非正常情况下产生骤淤的可能性不大。综合建港条件良好。  相似文献   
109.
Complete relations are derived for energy and energy flux of elastic waves generated by an isotropic and double-couple source in a perfectly elastic, homogeneous, isotropic, and unbounded medium. In the energy balance of elastodynamic sources near-field wave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transforming static energy into wave energy, andvice versa. For explosive and dislocation sources, the sources surface radiates a positive wave energy that is partially distributed to the medium transforming into static energy. For implosive and antidislocation sources, the source surface generates elastic waves, but it does not necessarily imply that it also radiates a positive wave energy. The energy transported by waves can originate in gradu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atic-to-wave energy during propagation of waves through a stressed medium.On leave from Geophysical Institute, Czech Academy of Sciences, Boní II/1401, 41 31, Praha 4 Czech Republic  相似文献   
110.
黄志刚  任战利  陈玉林  郑庆荣 《地质学报》2022,96(11):3967-3976
为研究天环坳陷北段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规律,利用探井资料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评价了天环坳陷北段奥陶系烃源岩特征并恢复其成熟演化史。天环坳陷北段奥陶系乌拉力克组和克里摩里组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量相对较高,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以中等—好为主,少部分为差烃源岩;三道坎组和桌子山组烃源岩以差为主。干酪根组分鉴定表明,天环坳陷北段奥陶系烃源岩主要为Ⅱ1~Ⅰ型干酪根,热演化程度高,处于生干气阶段。成熟演化史模拟显示,古生代—中生代早期地温梯度低,地层埋藏浅,烃源岩成熟演化程度低。燕山期,由于构造热事件,地温梯度迅速升高,早白垩世烃源岩经历的最高温度超过200℃,达到生气高峰期,早白垩世是油气成藏的主要时期。早白垩世之后,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地温梯度减小,生烃作用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