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374篇
测绘学   112篇
大气科学   321篇
地球物理   397篇
地质学   764篇
海洋学   15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09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3年   4篇
  1940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5 毫秒
961.
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表征岩石圈综合力学强度,对理解区域深部构造孕震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构造复杂,强烈地震活动频发.为进一步了解该区域深部岩石圈力学性质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本文利用基于Fan小波的谱方法,使用WGM2012重力异常数据、ETOPO1地形数据和CRUST1.0模型,通过导纳和相关联合反演计算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与荷载比(F).结果显示研究区Te整体呈明显的东高西低分布,青藏块体Te变化剧烈,西部高值(>40 km)和东部低值(<20 km)共存;鄂尔多斯地块Te较高(>30 km),变化相对平缓;荷载比F存在局部西南高,巴颜喀拉和羌塘地块荷载比F较高(>0.5),说明以地下荷载为主,其他地块荷载比F较低(<0.2),以地表荷载为主.鄂尔多斯地块结构稳定,岩石圈强度较大,Te值较高;内部构造活动性微弱,深部物质密度横向变化较小,岩石圈所受荷载以地表为主,荷载比F较低...  相似文献   
962.
扩张期洋中脊热液循环系统的热排出与岩浆系统的热注入共同控制着洋壳厚度的生成,而岩浆流体是热液循环系统的流体成分之一,往往与下渗海水混合参与各圈层能量和物质传递,但其能量传递对洋壳厚度的影响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利用有限元的数值模拟手段,对扩张期热液循环系统中岩浆流体与洋壳厚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相较于只有海水参与的对流循环,含有岩浆流体的热液循环造成的洋壳厚度的减薄量更大、热液喷口温度更高.(2)岩浆流体对洋壳厚度的二次减薄作用随其含量的增大而减弱,热液喷口温度随其含量的增大而升高.(3)南海岩浆水、地幔水含量和洋壳厚度的分布具有非均质性,东部次海盆的地幔水、岩浆水含量高于西南次海盆,前者的平均洋壳厚度也大于后者,并且在海盆残余扩张脊附近存在异常薄洋壳.结合模型结果分析认为,残余扩张脊附近的薄洋壳可能受到扩张期热液循环或后期岩浆流体的影响,而东部、西南次海盆的洋壳厚度差异可能是由于前者的岩浆流体含量高于后者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963.
论南沙海槽的地壳性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达权  黄慈流 《地质科学》1996,31(4):409-415
根据海上地球物理测量,对四条剖面的重力和地震剖面资料进行联合正反演推算,结合已发表的国内外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南沙海槽的地壳厚度及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沙海槽的地壳为一个减薄的陆壳,从南沙微陆块向婆罗洲方向厚度减薄,具有类似大陆边缘从陆壳向洋壳过渡部位的地壳构造特征。顺着海槽的走向,地壳厚度变化趋势是从东北向西南变薄。从构造演化的角度分析,南沙海槽是古南海洋陆交界的边缘,由于古南海的闭合及晚白垩世以后婆罗洲逆时针方向旋转,海槽的大部分是陆壳,其西南端可能有残留的洋壳。  相似文献   
964.
从居里等温面埋深和地壳厚度两方面论述郯庐断裂带渤海段的深部构造特征,根据航磁资料,运用三维磁性层演方法,计算了研究海区居里面的深度;又根据布格重力异常资料,运用三维重力正,反演方法,计算了研究海区的地壳厚度,参考了地热和壳幔电性结构的有关数据,提出了对郯庐断裂渤海段深部构造特征的认识;(1)向走陡倾斜,这里居里面埋深和地壳厚度两个较为一致的结果;(2)分段性明显,显示了沿断裂带新生代以来地壳动力不  相似文献   
965.
薄层厚度定量解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薄层厚度定量解释已成为能源勘探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目前薄层厚度定量预测方法繁多,本文简要地介绍薄层的基本概念、薄层理论以及国内外薄层厚度研究的现状,并重点介绍了道积分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正演模型和实际资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66.
以多煤层区采掘资料为依据,通过对不同煤层间小断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证了煤岩层岩性、厚度及组合在煤层小断层发育中的作用,提出了“岩层力学性质”的概念,对多煤层开采矿井中小断层的研究和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7.
从太阳总辐射信息反演云光学厚度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金桓 《大气科学》1996,20(1):12-21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从全波段太阳总辐射信息反演云光学厚度的一个新方法,并分析了引起云光学厚度解的误差的主要因子。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表明,在大气满足水平均一的条件下,本方法的云光学厚度解的精度主要取决于气溶胶光学特性的确定误差,如果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误差在30%以内,或折射率虚部的误差在0.02以内,云光学厚度解的误差一般在15%以内。本文还发展了一个二层模式的半经验的δ-Eddington近似,其精度优于Eddington和δ-Eddington近似,而且无须知道云和气溶胶消光系数的垂直分布,适用于本反演算法。  相似文献   
968.
成都大气混合层厚度的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国家标准GB/T13201中规定的方法计算了成都1980 ̄1991年的大气混合层厚度,并用干绝热法和罗氏法计算了成都1988年的大气混合层厚度,结果表明:成都大气混合层厚度逐年变化不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大气稳定度是决定混合层厚度的主要因子。3种方法的对比表明:罗氏法比国家标准法更接近干绝热法的结果,因此在有常规地面观测资料的地方用罗氏法更准确些。  相似文献   
969.
田永飞 《四川气象》2001,21(4):66-68
本文对修正海压的定义,气压高度表的原理,飞机用各种气压拨正高度的方法作了粗略介绍和讨论,并结合现阶段我国民用机场过高度层的改革,就《方案》中有关渡夹层的厚度问题作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970.
无锡着装气象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统计分析了无锡市温、湿、风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对着装厚度的影响,得出了计算着装厚度的经验公式以及与着装厚度相对应的着装建议,提出了增减衣气象指数。文中提出的增减衣气象指数与着装厚度气象指数的联合运用,提高了服务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气象指数应用软件可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自动生成着装气象指数,方便地应用于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