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9篇
  免费   1850篇
  国内免费   3210篇
测绘学   988篇
大气科学   1532篇
地球物理   1990篇
地质学   7199篇
海洋学   879篇
天文学   435篇
综合类   681篇
自然地理   99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436篇
  2018年   371篇
  2017年   451篇
  2016年   478篇
  2015年   548篇
  2014年   577篇
  2013年   651篇
  2012年   642篇
  2011年   634篇
  2010年   540篇
  2009年   713篇
  2008年   703篇
  2007年   760篇
  2006年   774篇
  2005年   639篇
  2004年   633篇
  2003年   551篇
  2002年   485篇
  2001年   394篇
  2000年   433篇
  1999年   379篇
  1998年   329篇
  1997年   293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西藏西南部达巴-休古嘎布蛇绿岩带中地幔橄榄岩的成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报道了西藏西南部达巴-休古嘎布蛇绿岩带中橄榄岩的矿物化学资料.橄榄岩中主要造岩矿物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表明,该区橄榄岩为残余地幔成因,但它们不是地幔简单熔化的残余物.尖晶石中Cr#及辉石中Ti的广泛变化表明它们具有复杂的熔融历史及地幔交代作用的印记,其形成过程可能经历了两种构造环境的转变.早期在MORB环境下形成低Cr#(尖晶石)橄榄岩;其后由于洋内俯冲作用,早先形成的低熔橄榄岩被消减到岛弧之下再度发生熔融形成高Cr#(尖晶石)橄榄岩.从而,在古大洋消失之后形成的碰撞带上同时保存了MORB型和SSZ型两类蛇绿岩.  相似文献   
992.
甘肃省错沟—寺大隆铜(锌)成矿带位于奥陶纪弧后盆地和岛弧扩张脊火山岩带内,沿成矿带分布有5个矿化集中区,区内典型矿床研究表明:矿床形成于强烈拉张的构造背景,赋存在蛇绿岩套中—上部的基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沉积岩中,受古火山机构和其原生构造裂隙控制,根据控矿条件分析,今后有必要对蛇绿岩套发育、存在以Cu为主的化探异常、海底热液喷流标志明显的摆浪沟地区和小砂石地区进行深入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993.
The gigantic fold-thrust fracture belt that ex-tends for 900 kmto the NWin the southern NorthChina plate strides across three provinces : Shaanxi ,Henan and Anhui .It is one of the most characteristicstructural deformations in the North China plate .Along this structural belt a series of i mportantcoalfields occur ( e . g. Pingdingshan, Queshan,Huainan) inthe southernmost edge of the North Chi-na coal-concentrating basin. Consequently ,this beltis not only of key value for research onthe…  相似文献   
994.
川青地块在地貌上为川西高原,亦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最重要的构造单元。新的GPS监测资料表明,在欧亚框架内,川青地块及其邻近的龙门山带和华南地块西缘的地壳运动水平速度,具有自西向东由25.66mm/a递变下降到6.99mm/a的总趋势。速度矢量表现出顺时针涡旋转动。川青地块内具有局部应变积累的非均一的区域剪切。横切鲜水河断裂带中段新的GPS测量结果揭示,两侧地块间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约8mm/a;由于局部应变积累,断裂系南西侧的主断裂的移动速率为9.3mm/a,其间为拉分盆地和小的横向伸展断裂。鲜水河断裂系的左旋断裂滑动作用,调节了川青地块与川滇地块之间的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995.
996.
牙形石作为划分地层的标准化石,具有确切的地层层位和较高的REE含量,并不容易受成岩作用的影响,因此作为研究古海水演化的指示剂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利用同位素稀释法对扬子克拉通三峡地区寒武纪一三叠纪海相碳酸盐岩中代表古海水化学组成牙形石的Sm/Nd比值进行测定,Sm/Nd比值在0.108-0.348之间,有较大的变化范围.建立Sm/Nd比值随时间的演化曲线,并结合已有沉积地层学和沉积地球化学的成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古海水Sm/Nd比值变化与海平面升降、古陆块的隆起有明显对应关系,同时,区域性构造运动,如海底地壳拉张产生的幔源组分和地幔柱活动也会影响古海水的Sm/Nd比值.因此,古海水的Sm/Nd比值对海平面的升降、古大陆的风化作用和区域构造事件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王文  蔡晓军  隆霄 《干旱气象》2007,25(4):5-11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V3的模拟资料对"99.6"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流动量输送(CMT)和视热源视水汽汇分析。CMT诊断分析表明,水平动量残差在切变低涡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中尺度低涡发生初期对流层低层动量残差X主要是加速西南气流的北上;在对流层中层动量残差在槽后加速冷空气南下,在槽前加速西南暖湿气流北上,非常有利于东亚大槽的发展。在低涡切变线强烈发展时,850hPa的X方向与发生阶段相反,此时西南气流受到了强烈的减速作用,同时500hPa东亚大槽的前部和后部出现了减速气流的动量残差,槽后冷空气和槽前的暖湿气流都已经受到减速作用,此后低涡切变线逐渐衰减。低涡切变线发展到最强的阶段,强X矢量几乎总是与强烈上升运动区相对应,能量转换E的水平分布表明,大尺度系统与中尺度系统之间的能量转换非常复杂,并不是简单的能量串级过程,但能量主要是从大尺度向次网格尺度转换。200hPa动能转换E的带状分布非常清楚,E的正负大值中心分布在高空急流的2侧,表明高空急流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视热源和视水汽汇的诊断分析显示,强凝结潜热的释放与低涡的发展相伴随,但视热源只与β中尺度系统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视水汽汇有和视热源非常相似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98.
利用TRMM/TMI资料反演青藏高原中部土壤湿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辐射传输理论提出的地表微波辐射极化指数PI的定义,分别指出了PI对土壤湿度、地面粗糙度、植被层和大气层的影响。用热带降水测量(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卫星上携带的微波辐射仪(TMI—TRMM Microwave Imager)的1B11的6年亮温数据,统计得到青藏高原中部地区PI值月平均分布。并用归一化距平,反演得到了该区域年、季以及干湿季土壤湿度变化的空间图像。结果表明,PI距平分布图可以很好地表征土壤湿度的变化,从而为大尺度评估高原土壤湿度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在同一时间段内,在已知区域平均PI值与平均土壤湿度的条件下,用归一化距平的方法可以定量反演该区域的土壤湿度。  相似文献   
999.
1000.
新疆额尔齐斯金矿带构造控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额尔齐斯金矿带位于新疆阿尔泰南缘。地质研究表明,发生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金成矿作用在整个额尔齐斯金矿带中广泛发育,明显受额尔齐斯韧性剪切带及其次级断裂的控制。通过对额尔齐斯构造带及其中发育的21个金矿床(点)尤其是多拉纳萨依、托库孜巴依、萨尔布拉克、科克萨依和马热勒铁等金矿床控矿构造的研究,作者提出如下新认识:额尔齐斯韧性剪切带总体上具有向东收敛、向西散开的基本形式,控矿构造具有向东单一(仅为韧性剪切构造)、向西复杂(脆韧性构造叠加于韧性构造和中酸性岩体上)的特点,由此控制的金成矿作用具有“东浅西深、东弱西强”等6条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EH4深部地球物理测量结果,指出额尔齐斯金矿带西部哈巴河地区和中部富蕴地区是形成大型金矿床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