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50篇
  免费   5307篇
  国内免费   6815篇
测绘学   2710篇
大气科学   6025篇
地球物理   4420篇
地质学   13519篇
海洋学   3816篇
天文学   3086篇
综合类   2489篇
自然地理   5407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12篇
  2022年   859篇
  2021年   1088篇
  2020年   1055篇
  2019年   1281篇
  2018年   1019篇
  2017年   1262篇
  2016年   1240篇
  2015年   1397篇
  2014年   1715篇
  2013年   1608篇
  2012年   1894篇
  2011年   1855篇
  2010年   1658篇
  2009年   2070篇
  2008年   1851篇
  2007年   2219篇
  2006年   2200篇
  2005年   1939篇
  2004年   1770篇
  2003年   1655篇
  2002年   1422篇
  2001年   1262篇
  2000年   1022篇
  1999年   959篇
  1998年   868篇
  1997年   637篇
  1996年   594篇
  1995年   497篇
  1994年   442篇
  1993年   384篇
  1992年   329篇
  1991年   244篇
  1990年   165篇
  1989年   207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21篇
  1976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从理论与模型算例两方面对一种以Parker公式为基础的频率域位场反演方法做了进一步深入研究。表明它是一种能够更有效地引入低通滤波因子的迭代方法。与改进的正则化稳定因子相结合,提出新的快速正则化反演方法。除了将其用于反演求解均质界面以外,它也被推广至变物性的界面反演以及物性反演  相似文献   
942.
三角洲平原上网结河的发育与聚煤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陈代钊  张鹏飞 《沉积学报》1996,14(3):103-112
龙潭组上段(24#煤顶板到12#煤)是盘县地区含煤最好的层段,对该区西北部本段地层的研究表明其中发育有网结河体系。河道沉积由多层叠置的鞋带状砂体组成,湿地沉积主要由菱铁质泥质岩夹薄层板状细砂岩(决口扇沉积)和煤组成。河流的发育和聚煤作用都显示幕式性,可能主要受海平面变化的控制。网结状河道被认为是海侵期对低位下切河谷充填过程中经侧向冲裂水道并相互连通形成的;稳定、连续的厚煤层发育于河道大范围废弃后的海侵晚期,其次是高水位早期。  相似文献   
943.
滇中昆阳群火成碳酸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武定西矿带发现的已大理岩化的滇中昆阳群(Pt2k)火成碳酸岩富含钠长石、更长石、金云母、黑云母等硅酸盐矿物,发育火成结构构造,如斑状结构、隐晶结构,流纹构造、带状构造、气孔、杏仁构造等,与沉积围岩相比,岩石高Si、Al、Fe、Mg、Mn、P,富K2O Na2O,低钙,轻稀土富集,富含Nb、Zr、Hr、U、Th、Sr、Ba、稀土等不相容元素,与粗面质、粗安质等碱性硅酸盐岩共生。(铁)白云石(>50%)内,含有粗面南、碳酸质熔融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可达450℃以上。其发现证明滇中元古代曾有碳酸质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944.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两大指标体系;简评了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提出了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系统的设想,并简要介绍了该信息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及值得重视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45.
多期褶皱和构造置换是华北地台北缘太古宙鞍山群岩石中的主要变形特征,也是对太古宙鞍山群铁矿的形态、规模、产状和分布规律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46.
东秦岭北缘煤的变质作用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建坤 《地质论评》1996,42(1):7-13
以河南省东秦岭造山带北缘山西组二1煤层的煤岩、煤质、煤有机地球化学和“晶核”结构的综合研究为前提,结合板块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的研究分析,认为该区二1煤的变质热源主要与长期复杂的板块俯冲、A型碰撞所引起的地壳结构调整而使前陆盆地区岩石圈结构变化,大地热流急增的结果有关。二1煤的变质主要经历了早期(印支期前)的区域深成变质(达肥-气煤)和后期(印支-燕山期)的典型异常热变质作用(达无烟煤-高阶无烟煤)。  相似文献   
947.
北秦岭古聚会带壳幔再循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同构造期代表古洋壳残片的蛇绿岩及产于古岛弧的玄武岩为基础,通过Nd,Pb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示踪及岩浆源区分析,揭示出北秦岭元古宙上地幔以强亏损(εNd(t)+6.3~+7.3)和高的Yb/Hf,Nb/La和Th/La比值为特征,北秦岭地壳和上地幔明显具有Pb同位素比值高的特征.北秦岭丹凤群岛弧火山岩、二郎坪群弧后玄武岩以及松树沟蛇绿岩中变拉斑玄武岩εNd(t)、放射成因Pb同位素、Y/Tb和Ti-MgO研究表明,本区玄武岩存在两类性质不同的岩浆源.一类与亏损的北秦岭岩石圈上地幔源区有关;另一类与携带海洋沉积物的洋壳板块俯冲参与有关.由此,论证了北秦岭古聚会带壳幔之间物质再循环  相似文献   
948.
在中国北部边疆西起天山东端的北山,东至大兴安岭北段的4200km地域内,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第四系地下水是主要供水源之一。本文首次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区第四纪堆积物的分布和地下水的赋存规律。文中依据不同地貌单元、地层岩性及气候条件诸因素将本区第四系地下水划分为枝状沟谷砂砾石层孔隙水、河谷冲积平原砂砾石层孔隙水两种主要类型,并着重对有重要供水意义的河谷冲积平原砂砾石层孔隙水的分布、埋藏条件、富水性及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49.
祁连山西段及酒西盆地区第四纪构造运动的阶段划分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通过沉积地层、地貌、构造形变等的综合研究,对祁连山西段及酒西盆地区第四纪构造运动的期次和阶段进行了划分。上新世晚期以来,这一地区至少经历过6次显著的构造变动或构造事件,其中以玉门、酒泉和白杨河运动最为强烈。针对上述构造事件进行了古地磁、孢粉、红外释光和热释光等方法的综合研究和年龄测定,论述了各阶段构造运动的方式、性质和其它有关特征。  相似文献   
950.
海洋中磷的循环与沉积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磷在海洋中的循环与沉积主要是靠生物作用进行的。海洋表层水中的溶解磷几乎全部被海洋植物摄取,海洋植物及动物死亡后最终以生物碎屑的形式沉入海底,在其沉降和到达深层水的过程中大部分被分解、破坏,变成可溶组分又重新返回海水,使深层水中磷浓度提高。含磷浓度高的深层水被上升洋流带到表层后又被生物吸收,重复循环。当上升洋流抵达大陆边缘,特别是遇有陆缘坻存在时,磷等营养物质滞留,导致磷质生物大量繁衍,死亡后沉积,并经成岩作用,便形成大规模的工业磷块岩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