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8篇
  免费   2257篇
  国内免费   2958篇
测绘学   3494篇
大气科学   2443篇
地球物理   2305篇
地质学   6529篇
海洋学   1845篇
天文学   952篇
综合类   1377篇
自然地理   236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491篇
  2020年   501篇
  2019年   614篇
  2018年   435篇
  2017年   595篇
  2016年   554篇
  2015年   688篇
  2014年   844篇
  2013年   845篇
  2012年   946篇
  2011年   1077篇
  2010年   844篇
  2009年   947篇
  2008年   964篇
  2007年   1188篇
  2006年   1149篇
  2005年   1061篇
  2004年   990篇
  2003年   848篇
  2002年   821篇
  2001年   642篇
  2000年   631篇
  1999年   508篇
  1998年   487篇
  1997年   399篇
  1996年   347篇
  1995年   298篇
  1994年   287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对郯庐断裂系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了介绍。郯庐断裂是多期活动、性质多次转换的巨型断裂。最初的启动时间在晚三叠世末,与南北大陆的碰撞有着直接的关系。早期以走滑(左行)运动为主,伴随挤压和拉伸,范围限于华北地块内部。断裂纵向伸展的高峰期为白垩纪到早始新世,这一时期也是裂陷作用最强的时期。始新世以来以挤压作用为主。东亚走滑断裂系各组成断裂性质复杂,不能以中生代左行平移运动简单概括。走滑断裂系的发展和演化与同时期大陆边缘所处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也就是与南北大陆的碰撞和古大洋板块的持续俯冲关系密切。新生代以来的构造事件使中生代的构造发生强烈变形变位改造。  相似文献   
992.
广州地区稻田甲烷排放及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的空间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93年在广州地区采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自动采集和分析系统测量了稻田甲烷的排放率,首次获得了占我国20-25%左右水稻收获面积的华南地区稻田甲烷排放特征值。从而宏观地使我国五个主要水稻生态区的甲烷排放率都有了实测资料。稻田甲烷排放率的季节变化主要与气温及灌溉水状态的变化的较大关系,日变化规律以下午出现极大为主。本实验田的甲烷排放率低。  相似文献   
993.
夜间气象能见度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能见度理论和双止偏光能见度测定仪原理,讨论了夜间气象能见度的测量原理和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并完成了初步的野外对比试验,得出了比较结论。  相似文献   
994.
在对珠江三角洲电力系统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给出了电力系统中网络节点和架空线路的平均破坏率矩阵,并结合地震危险性定数法分析结果预测珠江三角洲电力系统的震害情况。  相似文献   
995.
地震前兆资料的灰关联综合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门可佩  夏建平 《地震》1995,(2):137-142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从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对唐山地震的前兆资料进行综合处理。结果表明,震前前兆综合映震场与临震场的关联度随震源应力场的加剧而逐步趋升且逼近1,这一特征可作为临震状态的标志。该方法对于地震预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蔡煜东  杨兵  孙虹 《内陆地震》1995,9(1):49-53
运用三维T·kohonen自组织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地震综合预报,以云南多震区─滇西南地震区为例进行实际判别计算,预测成功率达100%。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性能较好,可望成为进行地震实际预报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97.
王道 《内陆地震》1995,9(3):276-285
1989年以来,在北天山重点监视区设立了6个地热观测站(3个热水井,3个温泉),采用分辨率为0.0001℃,精度为±0.005℃的石英数字温度计连续记录水温的动态变化。观测结果表明:水温有两类正常动态类型,即稳定动态和年周期动态。4次中强地震前后水温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震后变化更为剧烈。地热前兆异常形态各异,因井泉不同而不同。认为,深入研究活动断裂带和地热异常区的热信息不仅对寻找地震前兆,而且对地震危险区判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曲延军 《内陆地震》1995,9(4):363-368
从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两个不同角度来分析地震事件,把模糊数学的表达方式用于灰色灾变预测GM(1,1)中,建立了地震预测的模糊灰色模型。用此模型讨论了南北天山四个区(带)的震级序列,在等维情况下,对比了模糊灰色方法与单纯灰色方法的优劣,讨论了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最后给出了不同目标震级下各区(带)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999.
地震科技信息的积累和应用是我国地震科学事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地震信息工作在地震预报的探索和研究中以及地震工程应用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认识地震科技信息的重要性,发展这一事业,本文就地震科学研究与地震科技信息的内在联系,地震科技信息的运行机制及地震科技信息工作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00.
混沌系统的局域特征与可预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锦  纪立人 《气象学报》1995,53(3):271-280
讨论了混沌系统的时间和空间的局域特征。首先分析了研究时间和空间局域特征的必要性。接着引进了有限时间不稳定和局域时间不稳定的概念,并对有关的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对Lorenz系统的具体计算表明,随着轨线在混沌吸引子上的演变,局域不稳定特征有很大的变化,相应误差增长也有很大的变化。相应于误差迅速增长的轨线部分局限于很有限的相空间范围内,而且同误差增长缓慢的轨线部分占据的相空间区域截然可分。每一个例的可预报性依赖于轨线在相空间中所处的区域。混沌系统的这种局域特征可以是导致个例业务预报技巧之间有很大差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