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252篇
大气科学   161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71.
基于RS、GIS集成技术的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庆成  张波李采 《中国地质》2006,33(5):1118-1123
海岸线变迁是黄河三角洲地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之一。本文应用RS、GIS集成技术,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海岸线钓口段、黄河港段和河口段3个区段28年(1976—2004年)MSS和TM系列影像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了1976年黄河人工改道后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的总体规律与趋势,即北部钓口地区不断侵蚀、后退,东北部黄河港地区基本稳定,南部河口地区不断淤积、前进。这一发现对该区域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72.
研究基于3S技术的重要水源地生态保护技术,确定了保护区范围的划分、生态分析因子及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673.
遥感技术在银川市湿地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川市近年湿地生态系统较往年有较大的改善,主要体现在湿地面积的增长。本文主要运用RS技术对遥感图进行处理以及运用GIS技术,以银川市部分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结论,并依据此结论对银川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与研究,提出相应建议,并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参考并运用于银川市湿地生态健康的保护。  相似文献   
674.
从公路选线、工程地质勘察、工程设计到公路运行管理,3S技术的信息分析方法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遥感航测制图更有其速度快、质量高、节省人力物力的优势,而3维遥感数据是公路勘测设计自动化的基础,是体现设计思想、优化路线方案最先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75.
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中巴资源卫星TM图像为基本数据源,首先利用ERDAS IMAGINE 8.4对图像进行波段组合、优化、增强。接着利用Arcview GIS 3.2对图像进行解译。最后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典型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的宁夏炙武市2000~2006年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76.
公路规划设计的内容主要是对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经济、自然等方面的条件和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分析、研究和预测,为投资决策提供全面、系统、客观的依据。本文以连霍国道主干线星星峡至哈密改建工程为例,全面讨论了卫星影像图的制作过程,并对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研究,包括前期资料的收集、处理以及后期在规划中如何运用卫星影像图确定公路带的走向、如何进行工程量验算、如何进行地质灾害评价等等。  相似文献   
677.
以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FNL(Final)分析场为对比场,分析评估甘肃庆阳地区2017年5—9月的探空温湿数据的质量。通过分析,得出结论:1)探空的温度数据质量较高,表现了很好的一致性,细微结构清晰,误差基本在±0.5 ℃以内;2)探空的湿度数据质量较好,一致性相对温度略差,误差基本在±10%以内,夜间偏湿,下午偏干;3)无论是温度数据还是湿度数据,它们的观测余差都现随气压减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4)无论是温度还是湿度,02时误差最小,数据质量最佳,08时和14时的质量相当。  相似文献   
678.
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气候变化及下游灾害性天气形成、发展有重要影响,研究青藏高原云微物理特征有重要意义。但因高原台站稀少,对云微物理研究不充分。NPP(National Polar-orbiting Partnership)卫星ⅦRS(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 Suite)传感器包含17个中分辨率通道(750 m)和5个高分辨通道(375 m),具有反演初生小块对流云的优势,能够利用NPP/ⅦRS反演对流云的微物理特征。利用NPP/ⅦRS卫星格点对流云云物理自动反演(Automatic Mapping of Convective Clouds,AMCC)软件对高原地区2013-2017年夏季(6-8月)过境的ⅦRS资料进行了反演,得到了高原对流云的宏、微观物理特征,并计算了这些物理量在0.33°×0.33°格点上的平均值。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反演云底温度(Tb)与那曲探空计算抬升凝结温度(TLCL)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87,均方根误差为3.0℃。(2)高原对流云宏、微观物理特征为:一是云底冷(Tb为-5℃),云底离地高度为1800-2200 m,云内含水量低;二是云底云凝结核数浓度(NCCN)为200-400个/mg,最大过饱和度(Smax)为0.7%,NCCN少,Smax大,云滴凝结增长速率更快;三是降水启动厚度(D14)小,为1500-2000 m,雅鲁藏布江流域及藏南地区D14约500-1000 m,更加容易形成降水;四是云顶海拔高度为10-13 km,云厚度从南部5000 m逐渐减小到北部2500 m,云厚有限;五是晶化温度高,从中部、南部-30℃到北部-25℃,加之高原Tb < 0℃,使得云内降水粒子以冰相为主。(3)高原对流云的这些微物理特征决定了其降水具有多发、短时、量小、滴大的特点。这些结论进一步深化了对高原夏季对流云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679.
1引言 GFE(L)型雷达-GTS1型数字式电子探空仪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简称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此系统与59—701雷达探测系统相比较。具有基值测定方便快捷、操作系统自动化、数据准确率高、记录审对.多样等多方面的特点和优势,提高了人员的效率,减少了探测数据的出错率。但在实际运用中还会出现一些情况和问题,为进一步提高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资料的数据质量。为气象防灾减灾及社会各部门提供更好的气象信息保障,为此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80.
中亚阿拉套地区冰川退缩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1990-2011年的TM和ETM+遥感资料为信息源,通过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和目视解译方法提取冰川界限,应用GIS技术分析了阿拉套地区近22 a冰川面积变化。结果表明:1990-2011年阿拉套地区冰川呈退缩趋势,面积退缩了20.24%,大规模冰川分解使得小规模冰川的总面积和条数均有所增加,较大的变化率是由于研究区面积1 km2的冰川数量占总数的比重较大(近90%)造成的,依据研究区冰川空间结构特征,应用分形理论对未来冰川变化进行初步预测,认为研究区冰川的消融率仍保持比较高的状态。表明阿拉套地区冰川退缩的关键因素是气候变暖,年降水量的增加不能抵消由夏季温度剧烈上升导致的冰川消融。此外,地形条件、冰川规模都是影响冰川波动的重要因素,与西部其他区域相比,阿拉套地区冰川退缩表现出较快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