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305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12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采用多层次分析(AHP)法,以北京密云水库上游部分库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库区实际情况,选取植被覆盖率、土壤类型、坡度、高程、降雨量、土地利用六种影响滑坡灾害发生的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对区域滑坡风险进行分析。同时,在ArcGIS的空间分析环境中运行权重叠加,将研究区域划分成无危险区、低危险区、中危险区、高危险区和极危险区。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大部分地区比较稳定,最易发生滑坡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密云水库东北部的河谷、山谷地带,呈零星状分布。  相似文献   
772.
1960-2010 年贵州省喀斯特山区陡坡土地利用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GIS 与RS技术, 以贵州省喀斯特山区坡度大于25°的区域为研究对象, 利用1960 年1:50000 地形图、1990 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以及2010 年的环境减灾卫星(HJ-1A/1B)影像, 解译获取1960、1990、2010 年3 个时间点的土地利用数据, 并结合贵州省水文地质图、坡度图进行陡坡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表明:①1960-1990 年的30 年间, 有林地、灌木林、水体呈减少趋势, 其中灌木林减少的最多, 其次是有林地;而草地、建设用地、裸岩和耕地呈持续增长趋势, 其中草地增加的最多, 其次是耕地。②1990-2010 年的20 年间, 灌木林、裸岩、耕地呈减少趋势, 其中耕地减少的最多;而有林地、疏林地、草地、水体呈增长趋势, 其中疏林地增加的最多。③随坡度增加覆盖比例呈降低趋势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有林地、疏林地、水体、建设用地和耕地;随坡度增加覆盖比例呈增加趋势的土地利用为灌木林、草地和裸岩。  相似文献   
773.
地震烈度是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强弱程度的度量。地震烈度在地震区划、建筑物与生命线工程抗震设计、灾害防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震后评定的地震烈度图是地震应急救援、恢复重建等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震后快速确定地震烈度具有重要救灾与减灾意义。本文在论述地震应急及其对遥感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回顾了遥感技术及其在地震应急研究与应用中的发展历程,概述了中国地震应急遥感应用的基本思路、地震灾害和地震烈度遥感定量评估方法,展示了该方法在巴楚-伽师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鲁甸地震等震后实际应急应用效果。最后,指出了目前震害遥感定量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震害遥感定量评估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774.
多光谱数据的最佳波段选择直接影响图像的目视解译和信息提取。在分析TM影像各波段间的标准差、相关系数和最佳指数因子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最佳指数因子与蚀变信息光谱特征相结合的方法选择遥感影像的最佳波段组合。研究表明,最佳指数因子与蚀变信息光谱特征相结合是多光谱数据最佳波段选择的理想方法;TM4+TM5+TM7波段组合获取的合成图像构造清晰,岩性差异显著,最有利于蚀变信息的提取。  相似文献   
775.
中国东北样带生态环境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内外生态区划、生态土地分类和生态-生产范式的研究和发展入手,从生态利用的角度出发,以生态要素区划为基础,依据自然生态因子(如:气候、地形地貌、植被、土壤)和人类活动(如:土地利用)的特点,运用经验判别法和RS与GIS技术进行生态环境综合区划,将中国东北样带分为5个生态环境区,命名方式采用地理位置+地貌类型+干湿状况+土地利用组合状况。即:长白山中低山湿润针阔混交林生态环境区、牡丹江-辽源低山丘陵湿润农林交错生态环境区、大青山-大黑山山前台地湿润半湿润农业生态环境区、松嫩平原半湿润半干旱农牧交错生态环境区、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干旱半干旱牧业生态环境区。  相似文献   
776.
基于ALOS遥感影像,采用10m×10m的栅格精度,以乡镇行政区划作为综合评价单元,在G IS的支持下,获取了18种评价因子信息。通过建立生态安全指数模型,计算出每个栅格和每个乡镇区域的生态安全指数并将其划分为6个等级,即Ⅰ级到Ⅵ级(生态安全状况由非常安全到极不安全)。结果表明,新丰江流域内的生态安全状况整体上较好,但安全等级分布不平衡,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生态堪忧地区为居民及工矿用地密集区,主要分布在流域的北部、东南部和中部的采矿区,如上坪镇、元善镇和上莞镇等;生态较为安全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流域中部,如新丰江库区附近的锡场镇、半江镇等。该方法为流域的生态安全评价、预警、保护及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具有积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7.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erosion,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an overbank deposit formed by the flooding of the Abu River on July 28, 2013, in Yamaguchi City, Japan. At the study site, river flows overtopped the levee revetment upstream of a meander bend cutting it off and flowing back into the main channel downstream. In this sequential process, it deposited large amounts of sediments, ranging from mud to cobbles, on the floodplain. The surface of paddy fields adjacent to a railway line, located at the center of the affected floodplain, was severely eroded by the flood flows. Overbank deposits composed of both upstream finer sediments and eroded coarser terrestrial sediments are laid down in the affected area. Large amounts of pebbles and cobbles originating from the eroded terrestrial area formed a gravelly pile on top of the sand and gravel sediments derived from the river. This finding indicates that sands and gravels were deposited prior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gravelly pile, probably before and during peak flood flows. An inverse grading structure is evident in the lower to middle part of these comparatively thick deposits, most likely due to differences in transport pattern between entrained terrestrial gravels and upstream finer sediments.  相似文献   
778.
数据可视化是遥感应用的重要服务出口。针对静态的预生成瓦片地图难以满足数据查看、地图配置、空间分析等专业应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面向遥感大数据的实时渲染与交互可视化的解决方案。在渲染节点构建影像的渲染瓦片结构,以提高数据的读取速度;在可视化服务上,提出“数据-计算”相一致的负载均衡策略,优化地图的渲染效率;在可视化服务方面,设计交互的地图服务接口。与传统技术的对比分析表明,该解决方案不但实现了遥感大数据的实时渲染与交互可视化,并且达到了与预生成瓦片地图服务相当的服务性能。基于这一解决方案,研发了遥感大数据的动态可视化原型,并在影像数据实时查看、可视化计算、可视化分析等方面开展了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779.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latitude planetary waves (PWs) in the troposphere and lower stratosphere (TLS) are studied by using the data from radiosonde observations during 1998 to 2006 at three Alaskan stations in USA (Nome, 64.50°N, 165.43°W; McGrath, 62.97°N, 155.62°W; Fairbanks, 64.82°N, 147.87°W). It is found that strong PWs exist in two regions. One is around tropopause, and the other is in the polar night jet (PNJ) in winter. The PW activities are rather intermittent, and their lifetimes are no longe...  相似文献   
780.
Automatic change detection of geo-spatial data from imager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y of current change detection tech-niques are presented. Then, according to whether image registration is done before change detection algorithms,the authors classify the change detec-tion into two categories:the change de-tection after image registration and the change detection simultaneous with image registration. For the former,four topics including the change detec-tion between new image and old im-age, the change detection between new image and old map, the change detec-tion between new image/old image and old map, and the change detection be-tween new multi-source images and old map/image are introduced. For the latter, three categories, i. e. the change detection between old DEM,DOM and new non-rectification image,the change detection between old DLG, DRG and new non-rectification image, and the 3D change detection between old 4D products and new multi-overlapped photo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