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344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720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94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遥感大雾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年庆  蒋建莹  吴晓京 《气象》2007,33(10):73-79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卫星遥感数据大雾判识方法:首先通过对风云1D卫星大雾区域的各通道辐射值出现频次进行概率统计,利用其阈值来粗判识大雾;然后在粗判识的基础上通过支持向量机的方法进行大雾细判识;最后利用腐蚀和膨胀的图像处理技术对判识后的图像进行优化处理。在对我国2006年9-12月的65条监测到大雾的风云1D轨道的探测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大雾判识结果与专家标记吻合。检验结果表明,利用1、2、4、6、7、10通道组合进行粗判识的结果最好,5交叉正确率为89.9849%,TS评分为74.04%。利用上述方法对个例的分析检验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遥感大雾判识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2.
一个观测冰核的15 L混合云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型混合云室常用于自然冰核浓度的观测和人工冰核成核率的检测。使用表明:由于受云室容积、造雾方法和操作程序等因素的影响, 检测结果有很大差异, 难以相互比较。为提高检测数据的可信性, 设计并制作了15 L混合云室。云室由F22压缩机系统制冷, 最低能达到-28℃。为减小云室温度的波动, 在云室外围设计有装满乙二醇-水溶液的夹套。在溶液中, 安装了1个1 kW的电加热器, 接通后可使云室升温。在夹套外, 采用发泡技术形成约10 cm厚的绝热层, 以使云室与外界绝热。云室运行时, 可通过控制压缩机和电加热器得到实验温度。此外, 为拓宽检测冰核浓度的检测范围, 设计了玻璃片接取显微镜读数和糖盘接取目测读数两种可供选择使用的冰晶观测方法, 前者在冰晶浓度高时使用 (人工冰核), 后者在低浓度时使用 (自然冰核)。另一个重要改进是:先由一个超声雾化器产生常温雾, 而后使常温雾穿过一个低温狭缝进行预冷, 当雾温等于或低于云室温度后再进入云室。这一措施不仅避免了瞬时高度过饱和, 而且还减小了对云室温度的扰动。该云室在弹载催化剂成核率的改进实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曾用它对多个人工冰核复合配方进行了检测和对比。结果表明:云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整体性能优于以往的同类云室。这一结果是由于改进了提供过冷雾的设计和冰晶接取方法得到的。  相似文献   
73.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区地表反照率等下垫面物理特征和属性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进而会对城市热岛等大气环境形成影响。文中使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模式(GRAPES),针对2004年10月北京一次重空气污染事件中的典型城市热岛过程,分别设计了两种数值试验方案:(1)对照试验,使用模式缺省的城区下垫面反照率参数,取值0.18;(2)敏感性试验,参考同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铁塔280m高度下垫面反照率观测事实,将北京区域城市类型下垫面反照率减小至0.15。通过对比两种试验方案在1km水平分辨率下的24h模拟结果,研究了城市下垫面反照率变化对北京地区城市热岛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GRAPES模式可成功模拟此次热岛过程中城区和郊区近地面温度的日变化趋势;(2)城市下垫面反照率的变化对城市热岛的发展非常重要,城市反照率下降0.03会使城市热岛强度增强0.8℃左右,结果也更接近实况。这说明随着城市发展引起的地表反照率减小有利于城市热岛强度增加;(3)通过分析地表的长波辐射发现,在城市区域较小反照率情形下,城区的长波辐射始终比郊区大,有利于热岛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城区近地层的风场辐合增加,对此次污染过程的发展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74.
冀中滨海平原大雾的形成特征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冀中滨海平原区廊坊市1971-2000年9个观测站大雾资料,对该区域大雾、浓雾的形成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结果:(1)大雾尤其浓雾是冀中滨海平原区秋、冬季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性天气之一;(2)大雾、浓雾除具有低能见度外,其连续性、持续性和大范围同日出现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具有灾害性影响的特征;(3)自1990年以来,年平均大雾日的变化有明显加剧的现象,相比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浓雾日数有明显增加的趋势;(4)影响大雾日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天气、气候条件的变化,浓雾日数的增加还与城市经济化发展、空气污染程度加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5.
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恶劣能见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使用2003年10月-2005年3月南岭山地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云岩雾区路段5套能见度仪的每分钟能见度资料和3套自动气象站的每分钟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资料, 分析研究了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浓雾的能见度特征.结果表明, 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各月雾日频率以1月最多, 近一半的天数都有雾; 3月次之, 7月最少.11月到次年5月雾日占全年雾日的80%以上, 形成明显的"雾季".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浓雾存在日变化, 雾的频率在一天内凌晨最高, 午后最低, 明显比辐射雾的日变化小, 说明夜间辐射降温虽然不是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起雾的主要原因, 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虽然南岭山地雾区大气中含有丰富的凝结核, 南岭山地形成浓雾还是需要较高的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至少要达到91%以上才能形成雾.在雾区出现5.2 m/s的大风时仍然有雾, 有雾时90%以上的风速在3 m/s以下, 有几乎一半的浓雾出现时风速在2 m/s左右, 这与辐射雾形成时大都是静小风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照.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浓雾受地形影响比较大, 迎风坡出现雾的频率比背风坡高.  相似文献   
76.
辽宁省区域性大雾预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1994—2002年9年辽宁区域地面图的普查,得到了辽宁区域性大雾天气(大于等于5个地市,能见度小于0.5 km)共有73次。分析近10年区域性大雾天气过程得到了区域性大雾的时空分布特征。普查区域性大雾过程发生时的常规气象资料,进行区域性大雾天气分型。分析辽宁省各种区域性大雾的成因及要素演变特征,从中提取预报指标,建立预报流程,用PP法建立区域性大雾的客观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77.
Summary The scattering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from soft particles has been studied by a new method which allows to transform the Mie series into a simplified form through the use of some auxiliary expansions derived in the Appendix of this article. This simplified form (eq. 1) converts into the Hulst and Rayleigh-Debye-Gans' formulae if the parameters of eq. I are properly restricted. A further simplified form (eq. II), improves the well-known Hulst approximation.  相似文献   
78.
Nitrite oxidation in the tropospheric aqueous phase by freezing was evaluated by freezing a field sample. Nitrite oxidation by dissolved oxygen in the freezing process is much faster than by other oxidation processes, such as reactions with ozone, hydrogen peroxide or dissolved oxygen in an aqueous solution at pHs 3 to –6. At pH 4.5 and 25°C, the lifetime of nitrite in the aqueous phase is ca. 1 hr in oxidation by ozone (6×10-10 mol dm-3), ca. 10 hr in oxidation by H2O2 (2×10-4 mol dm-3), and 7.5 hr (Fischer and Warneck, 1996) in photodissociation at midday in summer.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at a temperature below 0°C, the lifetime of nitrite in the freezing process is estimated as ca. 2 sec when the droplets are frozen within a second. The reaction by freezing is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salts, such as NaCl or KCl, or orgnaic compounds, such as methanol or acetone. The results of freezing a field rain or fog sample showed that nitrite oxidation proceeds below pH 6, and the conversion ratio of nitrate from nitrite increases with decreasing pH. The oxidation of nitrite by freezing was also observed in freezing fog particles generated by an ultrasonic humidifier. The ratios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ions in the winter sample to those in the summer sample (or those in the fog sample) were almost the same values. However, 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ite in the winter sample was lower than that estimated by the ratios of other ions. From the present study, it seems that the freezing proc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itrite sink process in the tropospheric aqueous phase.  相似文献   
79.
Radiative Effects on Temperature in the Stable Surface Layer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ngwave radiation and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plays a role in the dissipation of temperature variance. This interaction is most easily described by spectral models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and a spectral radiative dissipation function which gives the intensity of the damping at each radiative wavelength and wavenumber k. We have used a Corrsin–Pao closure for the spectral budgets of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and temperature to study the coupling of radiation to turbulence. The spectral radiative dissipation function and a related integral have been fitted by analytical approximations with the correct asymptotic behavior. This resulted in a simple analytical formula for the dimensionless temperature spectrum as a function of Monin-Obukhov stability, and a new dimensionless parameter describ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radiation in the temperature spectral budget. The radiative effects both on the temperature spectrum and on the dimensionless temperature variance can then be calculated. Based on typical values of the radiative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 for the surface layer, we conclude that radiative dissipation is probably negligible there.  相似文献   
80.
地闪回击的微秒级辐射场特征及近地面连接过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利用1μs时间分辨率的慢天线电场变化仪在甘肃中川地区雷暴过程中测量得到的大量地闪辐射波形地地闪回击辐射场特征及回击的慢前沿过程进行分析,发现18次正地闪和85次负地闪产在周前沿过程上升时间为19.2μs和9.4μs,84次负地闪继后回击的前沿过程为4.3 μs。YY UDA O 3.1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